中国外汇管理新规有利中资企业境外发债
购买中资企业在境外所发行债券的投资者一直面临一项风险,那就是如果发债企业在境内的母公司发生违约,他们将无法收回本金。中国政府上周末宣布,将放宽境内中资企业向境外子公司发放贷款和股息的管理,简化审批流程和材料提交。
购买中资企业在境外所发行债券的投资者一直面临一项风险,那就是如果发债企业在境内的母公司发生违约,他们将无法收回本金。不过,中国政府上周末宣布,将放宽境内中资企业向境外子公司发放贷款和股息的管理,简化审批流程和材料提交。
这对于那些近几年购买了数十亿美元中资企业债券的投资者是好消息。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简称:外管局)上周五表示,允许境内中资企业向境外子公司放款,并只需到所在地外管局办理境外放款额度登记便可,无须审批,前提是放款规模不超过其所有者权益的30%。与此同时,境内中资企业的境外子公司(其中许多向境内企业进行过资本注入)从境内企业(通常为母公司)获得股息也将变得更加容易。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 Services)驻北京的高级信贷官胡凯称,上述新政策有利于中资企业在境外所发行债券的信用评级,因为该政策加大了这些企业进行跨境支付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应该能让债券投资者更加相信,境内企业能够及时向遇到财务困境的境外发债子公司或担保人提供资金。
中资企业通常通过境外子公司筹集资金,方式为发行债券或股票。对于相关债券持有者来说,境内企业是债券的担保人;不过要想被指定为担保人,需要从包括外管局在内的监管部门获得多项审批,而这具有相当难度。
两年前,为绕过将境内子公司指定为境外债券担保人的困难流程,中资企业开始使用具有创新性的举措来让境外子公司在信用方面显得更加可靠。这些企业会向海外子公司所发债券的持有人提供“支持协议”,即一份境内企业承诺将确保境外子公司维持运转的合同。此外,还会提供一份“股权契约”,约定境内母公司将购买境外子公司一定股权,从而能够向后者注入现金用于债务偿付。
例如,中国首富王健林旗下的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Dalian Wanda Commercial Properties Co.)上周通过旗下香港子公司发行了6亿美元债券,所筹资金部分用于购买地块。这批债券并未由总部位于北京的母公司提供担保,而是由支持协议和股权契约来增强信用质量。万达在2012年收购影院连锁公司AMC Entertainment Holdings之后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投资者面临的问题是外管局不认可这些协议,等到向香港子公司注资的时候会面临更多监管审批。更为重要的是,在采用这些新做法后是否会出现违约还有待检验。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债券资本市场亚洲董事总经理David Yim说,上周末公布的新政策允许境内中资企业向境外子公司发放股息和贷款,这对于在境外发债融资的中资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
外管局的这一新规是中国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最新举措。中国一直在提高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等制度的额度。整体来说,对于中国而言,开放资金流动渠道也意味着面临的风险敞口和热钱流动会随之增加。
一些分析师称,随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缩减购债计划,此前涌入中国的大量热钱可能会流出,就像近期其他新兴市场出现的情况一样。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驻上海交易部门主管Patrick Wu说,随着中国加快开放资本帐户,潜在的资金流出风险也仍然存在,不过,预计中国会通过保持人民币兑美元稳中有升来化解这些挑战,而且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且金融体系坏账问题引发担忧,但中国仍是最吸引外资的市场。
转自华尔街日报 作者 Fiona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