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品种开始“分道扬镳”
8月上旬,国内商品市场化工品种均达到自去年年底反弹以来新高,但最近两个月以来,国内化工品种演绎着一波大幅回调行情。可以把8月上旬作为一个重要分水岭:以前的大幅上涨主要取决于全球范围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金融属性影响;而8月上旬以后大幅下跌,是市场对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微调或转向的预期所致。
8月上旬之前由金融属性所带来的商品价格泡沫经过大面积挤压后,四季度商品走势将重返各自基本面。
8月上旬,国内商品市场化工品种均达到自去年年底反弹以来新高,但最近两个月以来,国内化工品种演绎着一波大幅回调行情。可以把8月上旬作为一个重要分水岭:以前的大幅上涨主要取决于全球范围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金融属性影响;而8月上旬以后大幅下跌,是市场对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微调或转向的预期所致。
去金融化进程加快
国内长假以来,国内外黄金期货价格再创历史新高,表明商品去金融化进程正在加速,流动性缩减将是后市基本趋势。G20峰会关于美元地位的讨论表明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及国际贸易货币地位受到挑战,美元计价作用将被削弱。而G20成员国澳大利亚率先加息,则令维持极低利率水平的美联储难以力挺美元,使得美元兑亚洲货币和欧洲货币纷纷走低,美元竞争力下降。在此背景下,多元化的货币品种和结算结构,也必将加快全球商品去金融化的进程。在去金融化进程中,商品将回归商品属性,而基本面也将成为影响商品各自走势的主导力量。
原油继续震荡
近三个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在65-75美元/桶的区间内震荡,疲弱的供需基本面是根本原因。从其历史走势来看,三季度是原油需求的淡季,夏季出现的汽油消费旺季已经结束,而冬季取暖油需求旺季又没有到来,在此需求空当期,原油价格难有突破。就目前而言,原油价格能否突破前期75美元的重要技术阻力位,将取决于11月份开始的冬季取暖油需求状况。
就供给而言,原油供给压力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国际能源署(IEA)9日称,9月份欧佩克原油产量为2893万桶/日,较8月份的2881万桶/日增加12万桶/日。IEA估计9月欧佩克对去年底做出的420万桶/日减产协议的执行度已下降至62%,欧佩克减产执行力度已呈逐月下降的趋势。对于非欧佩克国家,IEA估计9月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增加20万桶/日至5060万桶/日。这意味着,全球石油供应量已达到8490万桶/日,较前一个月增加30万桶/日。
因此,就供需结构而言,原油走势仍不容乐观,后期将取决于四季度的冬季取暖油需求状况,近期亦将延续区间震荡行情。原油价格难以突破,对于国内化工品种而言,其走势并不乐观。
国内化工品处于弱势
对于LLDPE、PVC、PTA等化工品种而言,产能过剩是通病。
就LLDPE而言,今年下半年,新增产能主要包括已于8月中旬正式投产的福建联合40万吨低压装置,新疆独山子石化于9月20日新增的100万吨乙烯和30万吨低压及60万吨全密度装置,沈阳化工10万吨线性装置已经开车,目前已经有货源销售。产能过剩问题是制约LLDPE走势的瓶颈,能否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是LLDPE能否摆脱弱势的关键因素。
对PVC而言,产能过剩问题同样突出。有PVC生产商表示,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超过80-85美元/桶,乙烯法PVC装置将不再具备竞争力。就目前原油处在70美元的位置而言,国内PVC生产企业仍在加大开工率,扩大产量。从季节性来看,10月份之后是PVC传统的消费淡季,市场对于PVC的需求将进一步减少,需求不振局面将持续,从而拖累其价格继续走低。
对PTA而言,近几年也是PTA产能大扩张时期,2008-2009年,我国PTA产能增加330万吨左右,新增产能仍需继续消化。作为决定PTA成本的PX,由于前期供应压力增大,进入9月份后,贸易商不计成本抛售,使PX价格一路急剧回落。PX生产利润逐步缩小已令亚洲地区部分生产企业开始限制开工率,压缩产能。如金陵石化、镇海石化10月有削减开工的计划;中海油(惠州)正考虑将其80万吨/年的PX装置开工率下调至70%左右。如果PTA产能得以有效抑制,结合近期棉花价格的不断上扬,这将增加对涤纶短纤的需求量,进而提升对PTA的需求量,那么PTA将是化工品种中最强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