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Libra代表数字货币的趋势 中国应未雨绸缪
7月9日,在“中国外汇管理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表示:“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一种货币,是一种强势的货币,导致主要货币和它产生兑换关系。
来源:新浪财经
7月9日,在“中国外汇管理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表示:“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一种货币,是一种强势的货币,导致主要货币和它产生兑换关系。
这个东西并不一定是Libra,但从最近几年的趋势看,会有不少机构和人员试图建立一种更有利于全球化的货币。”
并且建议,对这样的趋势的研究应该趁早,也可以借鉴香港“货币局”的港币发行制度,对数字货币的发行方,要求100%担保。这样的研究非常的有意义。
Libra相比此前的数字货币存在两大进步
周小川表示,Libra在过去加密货币的基础上,至少做出了两方面的改进:
第一,它吸收了以往加密货币尝试急于求成的教训,能够避免币值的大幅波动和投机成分;
第二,Libra瞄准了跨境领域的硬需求,尤其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跨境汇款仍然存在时间、成本方面的障碍,因此它瞄准了这个难点。
具体而言,第一个进步是避免了加密货币急于投机赚钱的弊端。
人民银行如果搞加密货币研究可以参考香港的经验,香港金管局发钞可以是由商业银行发行(不一定是中央银行)。但是,要按照一定的港币汇率,准备100%备付证明书。
第二个进步是改善跨境支付的问题。Libra在发达国家似乎优势不大,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大一些。
Libra抓住了过去跨境汇款不方便的一个弱点,提出了自己的跨境方案。在发达国家之间,随着swift的应用,跨境支付的问题并不显著。
但是对一些小型国际组织以及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汇款,尤其移民和移民劳工的汇款,办理跨境支付确实存在交易费率较高,时间较长的问题。
周小川认为,虽然存在进步,但也存在问题。Libra就存在反洗钱的问题,此外Libra的储备资产如何托管?向什么机构托管也存在可以讨论的地方。它能不能成功现在不知道,但有了这个想法就会对现有制度产生冲击。
未来也可能会出现新的全球化货币,在全球流通和使用。可能不是Libra,Libra也可能会被更好的、更严格的,更有效率全球化货币取代。
Libra的发展方向代表数字货币的趋势
周小川指出,Libra被重视跟全球的美元化趋势是分不开的。未来他可能成为一种强势货币,从而侵蚀弱势货币,这跟美元的动态有些类似。实际上是一个强势货币取代、侵蚀弱势货币的问题。
在强势货币的影响下,弱势货币国家的资本可能会流向强势货币地区,寻找安全港。
就现阶段来说,全球的强势货币主要是美元,美元化的过程也一直在进行。极端一些的例子比如非洲某国,已经废除本币,转而使用了美元作为货币了。我们观察到,在中东欧,中亚等地区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美元化趋势。
周小川表示,Libra本身能不能成功仍然要打一个问号,但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想法,这就会产生冲击。这不仅是对传统业务和支付系统的冲击,它企图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想法,代表了未来可能出现一种全球化货币的趋势。在人民币本外币趋同和一体化的进程中,需要考虑这种趋势对我们的压力。
保持强势货币地位,在人民币在未来整个国际化过程中,在全球化过程中或许会让我们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周小川强调。
中国研究机构应当“未雨绸缪”
人民币应当如何应对这一未来趋势呢?周小川认为,未雨绸缪提前做政策研究很是必要。
回想中国的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金融体系较为健全。
我国在危机之前恰好经理了一轮重大的金融改革,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得以处于较好的状态。
正因如此,我们能够相对顺利地抵御金融危机。这意味着如果能提前排查潜在的风险,对我们是大有益处的。我们需要在政策研究和储备上有前瞻性的准备,在可能发生的危机中尽量减少自己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