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家地方性银行的跨省分行设立和综合化经营情况

任涛 |2018-05-31 14:0021176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性银行(主要为城商行和农商行)一直在尝试突破自身经营网点铺设范围和综合经营牌照的限制,例如通过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和异地专营机构、借助业务团队、借助互联网渠道、控股或参股异地银行、设立非银金融机构、借助交易平台(如地方资产交易所、银登、北金所等等)等形式。

来源:博瞻智库 作者:任涛


【正文】

一、地方性银行天然具有突破跨区域经营限制和综合经营牌照限制的动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性银行(主要为城商行和农商行)一直在尝试突破自身经营网点铺设范围和综合经营牌照的限制,例如通过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和异地专营机构、借助业务团队、借助互联网渠道、控股或参股异地银行、设立非银金融机构、借助交易平台(如地方资产交易所、银登、北金所等等)等形式,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一)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了起点的不公

地方性银行通常作业区域只能集中在地方,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经营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地方性银行的竞争起点有所分化,有些银行可能身处北上广深等地,能够很快的发展起来,更好地当地经济发展服务,而有些基于本地经营作业质量和发展动力的限制,踟蹰不前,甚至成摆烂状态。

(二)区域作业无法提供全国性服务

地方性银行通常在当地面临来自其他区域性银行、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竞争,而从之前城信社、农信社演变过来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虽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能够获得一些资源,但金融服务的便利化又使得地方性银行面临较大约束。例如,当地老百姓拿着地方性银行的银行卡在异地进行消费等行为时,不得不借助于国有大行、股份行的ATM平台及其它渠道,这使得地方性将会损失很大一部分中间业务收入和本地客户。

(三)地方性银行在危机时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由于地方性银行没办法提供全国性金融服务,那么客户选择它们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它们的服务更优质低廉(例如存款利率更高、贷款利率更低等等),这些均是以牺牲地方性银行的利益为代价,进一步降低了它们的竞争能力,否则客户根本就没有选择地方性银行的必要,因为选择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可以享受到同等的服务,并且这种服务将更为便利。

这种现象会导致在发生危机时地方性银行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客户无法调度全国性资金,银行只能通过拆借同业资金等等,很容易造成风险集中发生以及被挤兑的状况。同时,由于地方性银行的客户通常比较集中,且在本地,而其能够提供的金融服务又比较局限,这意味着地方性银行通常的作业对象是当地非优质客户(优质客户被国有大行和股份行抢走),这些潜在的风险要素会在危机时进一步放大。

(四)一些地方性银行甚至沦为政府的融资平台

地方性银行的大股东通常为当地的财政局、国资委等,具有典型的地方政府背景,和地方融资平台等同属一系,这使得它们将很难保持独立自主,不得不向政府性质的企业拓展业务,甚至沦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

(五)金融抑制很容易造成地方性银行畸形的资产负债表

监管约束将地方性银行锁在地方,使得它们的资产负债表在变得简单的同时(回归传统存贷表),又变得比较畸形。服务当地实体经济意味着资产端的期限需要被不断拉长,金融脱媒的外围竞争压力又使得负债端的期限不断缩短,资产负债两端的期限错配变得愈发严重,这既限制了资产端的收益率,也提升了负债端的成本,期限错配愈发严重、利差空间不断被压缩等等均是地方性银行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地方性银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得不通过同业资金或发行债券来大量弥补,资产端也不不通过信用下沉等方式来缓解,使得地方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变得越来越脆弱。

(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对地方性银行而言是一种奢侈

监管机构总是以地方性银行应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来安慰地方,然而无论媒体怎么宣传,官方怎么渲染,地方性银行业务服务的专业性其实很难弥补全国性银行带来的竞争压力,相对而言,全国性银行仍然属于躺着赚钱的阶段。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说起来容易,做越来很难,难在它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不易在短时间内见效,且很容易被国有大行和股份行模仿甚至赶超,既便会产生优势维持的时间也会比较短,使得地方性银行成为全国性银行的一种附庸。

二、城商行异地作业的简要回溯

城商行的异地扩张真正从2005年4月的上海银行设立宁波分行开始算起,先后经历了2006年的放开、2009-2010年的大规模扩张、2011年的叫停以及2013年的部分放开等几个阶段。

(一)2006年2月,银监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只对省内设立异地分行进行约束,但没有明确跨省设立分行,不过这也拉开了城商行省内异地作业的序幕。

(二)2009年4月,银监会出台《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放宽要求,当时甚至只要评级达到要求,便可以申请异地分行。各城商行开始大肆扩张,据统计,在2010年这1年期间,62家城商行设立了103家异地分支行。

(三)不过,2011年,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点名批评北京银行总想跨区域扩张,认为有“不平衡、不持久、不匹配”的倾向,异地设立开始被叫停。

(四)但是,城商行异地经营的动力始终没有减弱,很多银行开始曲折前行,通过在上海、北京等地招揽人才,或直接总行派驻部分人员,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设立办事处,直接开展业务,当地监管机构也无法进行监管。后来,监管机构相继明确鼓励设立专营机构(持牌)的方式来规避这种行为,不过对非持牌机构仍然没有限制。

(五)2018年银监会4号文中将以下情形定性为“违法违规”,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网点,包括异地事业部、业务部、管理部、代表处、办事处、业务中心、客户中心、经营团队等,并从事业务活动;村镇银行跨经营区域发放贷款、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不含转贴现)业务;分支机构或专营机构超法定范围开展业务;超范围授权分支机构开展同业、票据业务等。

(六)今年2月以来,监管机构对异地非持牌机构进行了严格监管,一些地方性银行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流动作业团队、部门、代表处、办事处等相继被打回原籍。

监管部门一方面是在高层的压力下做出限制的决定,另一方面则考虑到地方性银行可能会存在掏空地方资金的行为。例如,地方性银行通常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而资产投向如果选择全国范围,那么意味着该银行是拿地方的资金去服务全国,这不仅会引起地方政府的不满,也会引起地域错配,特别是对于农商行、村镇银行尤其明显,它们不仅存在掏空地方甚至存在掏空农村的问题,使得国家不得不警觉。

然而,细想来看,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即为什么不能用全国的资金来服务地方性呢,因此真正问题的关键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金融政策。在实体经济经营全国性、经营范围综合化的大背景下,那么服务它们的地方性银行也应顺势而为,没有理由被限制,有关地方性银行的金融压抑应该尽快释放。

三、35家地方性银行的异地经营和综合经营现状

笔者整理了35家地方性银行设立的分行数(包括跨省)和控股或参股公司情况,以便分析国内地方性银行在这个两个被约束作业领域的现状。这35家银行经常出现在各类排名榜单上,且总资产也具备一定的规模,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

(一)只有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天津银行的跨省分行数在5家(含)以上

在我们所统计的35家地方性银行中,只有5家银行的跨省分行数量在5家(含)以上。分别为

1、拥有2.3万亿元总资产的北京银行虽然是城商行,但依规模来论已经超过一些股份行(如恒丰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等),北京银行这几年累计设立了10家跨省分行和1家香港代表处,这10家跨省分行分别为上海、天津、西安、深圳、杭州、南京、济南、长沙、南昌、乌鲁木齐等10个地方,覆盖范围非常大。

2、上海银行为第二大城商行,资产规模达到1.81万亿元,拥有7家跨省分行,分别为北京、苏州、深圳、成都、天津、杭州、南京、宁波,和北京银行相比,仅相差西安、济南、长沙、南昌、乌鲁木齐等5个地方,但比北京银行多了一家宁波分行。可以说在跨省分行方面两家银行相差不远。

3、宁波银行拥有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苏州等5家跨省分行,同处浙江省的杭州银行则拥有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合肥等5家跨省分行。

4、天津银行当初被寄于厚望,目前拥有北京、上海、石家庄、成都和济南等5家跨省分行,整体上也可以。

(二)一些规模较小的地方性银行也迈出了跨区域经营的步伐(例如包商银行)

这里不考虑异地持牌专营机构和非持牌业务团队等。跨区域经营并非规模较大地方性银行的专属待遇,一些规模较小的地方性银行在跨区域经营方面也值得一提。例如,

汉口银行、富滇银行和厦门银行分别在重庆设有分行,包商银行在北京、宁波、深圳和成都拥有4家跨省分行,江西银行(广州和苏州)、河北银行(天津和青岛)、昆仑银行(西安和大庆)和东莞银行(长沙与合肥)也分别拥有2家跨省分行。

(三)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地方性银行有的需要努力,有的值得期待

目前资产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的地方性银行有20家,城商行有13家。但在跨区域经营上却分为三种情况:

1、跨区域经营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天津银行等,它们的跨省分行数已经达到5家甚至以上。

2、那些跨省分行数在3-4家的银行也非常值得期待,例如江苏银行拥有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四家分行,南京银行拥有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家分行等等。

3、仍有一些银行的跨省经营起点较低,需要努力,例如徽商银行只有1家跨省分行(南京),中原银行和广州农商行等尚没有跨省分行。

(四)具有境外经营资格的地方性银行仅厦门国际银行、上海银行、富滇银行、北京银行和东莞银行5

1、在笔者所统计的35家地方性银行中,仅4家银行具有一定的境外经营资格,分别为厦门国际银行、上海银行、富滇银行、北京银行和东莞银行5家。其中,北京银行和东莞银行在香港分别有1家代表处,富滇银行设立了一家中外合资银行(老中银行)。

2、上海银行在香港设立有上海银行(香港)和上银国际(100%),但占比较低。

3、这里有一家银行需要重点着墨,即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目前资产规模已经超过0.71万亿元,虽然在境内仅拥有北京、上海和珠海3家跨省分行,但如果从全口径来考虑得话,则潜力无穷,因为其附属公司澳门国际银行拥有13家澳门本地银行和1家广州分行,集友银行则拥有24家香港本地分行和内地两家分行。因此综合来看,厦门国际银行合计共有43家分行(其中境内6家、香港和澳门共37家),随着金融业双向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有理由对厦门国际银行充满更多的期待。同时,厦门国际银行的两家境外机构在全口径中的占比远高于其它银行,可以吸纳全球资金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金融租赁和消费金融牌照成为多数地方性银行的共同选择

目前很多地方性银行均申请设立了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这两个牌照在政策的鼓励下逐渐成为多数地方性银行的共同选择。在这35家银行中,已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银行有22家 ,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银行有11家。

这里也有一些银行申请了其它不常见的牌照,如徽商银行参股奇瑞徽银汽车金融、西安银行参股设立了比亚迪汽车金融等。

(六)一些地方性银行有参股其它银行

在控股或参股非银金融机构外,一些银行还开始尝试参股甚至控股其它银行,如北京银行持股廊坊银行(3.57%)、南京银行持股芜湖津盛农商行(30.09%)和日照银行(20%)、杭州银行持股石嘴山银行(19.8%)、成都银行持股西藏银行(5.3%)、重庆银行持股三峡银行(4.97%)等等。

(七)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的牌照相对比较齐全,均拥有基金牌照

除上面所说的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和汽车金融等非银金融机构牌照外,有4家银行的其他非银牌照更加值得一说,这四家银行分别为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

1、北京银行目前拥有保险、基金、消费金融、金融租赁等四类牌照。

2、上海银行目前拥有基金、消费金融和境外业务资格三类牌照。

3、南京银行目前拥有基金、资产管理、消费金融、金融租赁、农商行等几类业务资格。

4、宁波银行目前拥有基金、资产管理、金融租赁等三类业务资格。

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均以基金机构的名义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资管新规下,资产管理业务公募基金化,意味着拥有基金牌照的这4家银行在未来的银行资管业务中,将非常有竞争力。


12
标签:地方性 分行 情况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首部地方性法规提请审议

2021-06-30 15:50
89155

海南废止14件地方性法规:包括禁止赌博、彩票罚款等规定

2019-06-03 13:35
23061

极光大数据:2017年中国地方性特色棋牌游戏研究报告

2017-11-21 20:55
1273

十多家地方性银行参股消费金融公司,河北银行拟出资1.53亿入场

2016-08-23 14:04
1293

欧元危机促地方性替代货币出笼

2012-02-27 11:41
93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