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开启贸易战——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都说特朗普没谱儿,刚刚过去的几天里,可能两国里处处是“中美不会打贸易战”的喜上眉梢,这才几天,白宫的声明让前段时间的“会谈”似乎变得毫无意义了。
来源:投资者报综合自观察者网
都说特朗普没谱儿,刚刚过去的几天里,可能两国里处处是“中美不会打贸易战”的喜上眉梢,这才几天,白宫的声明让前段时间的“会谈”似乎变得毫无意义了。
先看看白宫的声明:
5月29日,白宫周二早间发布声明称,美国将对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技术。最终清单将在6月15日之前公布,名单一旦发布,该关税将“很快生效”。
此外,白宫称,将在6月30日之前宣布对与“工业重要技术”有关的中国个人和实体实施投资限制和出口管制措施。
之后我们商务部极速回应:
针对美国白宫29日发布的声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迅速回应表示,我们对白宫发布的策略性声明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这显然有悖于不久前中美双方在华盛顿达成的共识。无论美方出台什么举措,中方都有信心、有能力、有经验捍卫中国人民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中方敦促美方按照联合声明精神相向而行。
对此状况可能很多人都摸不清特朗普以及白宫的思路,或许白宫内部也是一样——如此“简单”地结束贸易战的话,我们可还没有达到利益最大化!
重温李若谷这篇《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继续理顺下美国人的思路:
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作者:李若谷 来源:观察者网
5月12日至13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暨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第三届年会(2018年)在中信国安第一城成功举办。本文为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丁奎淞的发言。
李若谷(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我的工作部门不是使馆、外交部,商务部,也不是外办,对中美关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的接触相对来说了解较少。不过我最近主持召开了一次中美关系研讨会,我的发言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
美方大概来了十多个专家,都是研究中国问题的顶尖的人物,其中包括前任驻华大使芮效俭先生,还有基辛格研究所成员、佩特森和美国商会的代表等等。中方有与会的学者有二十多个,一共加起来四十多人。
我们获得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美关系不会沿着过去40年所走过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即使是美国的知华派、友华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二,美国国内无论什么党派,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无论什么阶层,是白领还是蓝领,他们都主张对华采取强硬的态度,尽管他们的目的并不相同;
第三,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这两个文件我从头到尾仔细看过英文原版。它是美国政府、国会及民间各个方面整体对华态度的反映。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专家现在已经不愿意站出来为中美关系说话了;
第四,美国认为我们的发展方向与美国的期望不符,认为我国是有意用军事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认为我们所确定的建立世界一流的军队的目标与中国的防务需求不符,指责我们试图建立与美国同样的全球军事存在;
第五,在意识形态上,美国过去主流观点认为,中国不会挑战美国的意识形态,但是现在他们认为中国目前的意识形态回到过去的模式上去了;
第六,在经贸问题上,美国认为中国故意拖延不解决美国的有关关切,口惠而实不至,所以华盛顿现在弥漫着对华失望情绪,逐渐失去了耐心的态度;
第七,美国认为,它的市场经济体制无法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竞争,因为中国的政府和国家强力介入市场,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WTO的原则,他们特别对“中国制造2025”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政府主导,不是市场主导。
第八,美国的“一中”政策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内部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台湾旅行法》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反映。这说明美国国会和特朗普政府对“一中政策”的理解已经降到了原来的最低点。
第九,美国虽然没有说要改变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但是如何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创建一个可以公平竞争的体制,这是个难题。
我们现在有不少报纸、新闻评论、专家学者都把当前的中美贸易争端,看成是一种纯粹的贸易问题或者是赤字问题,我认为这是个严重的误解。中美这次争端完全是关于中国发展方向的争议。
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向不符合美国的期望值,还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倒退。美国过去40年容忍了贸易不平衡,现在它认为中国和美国渐行渐远,无法再容忍了;他们对中国的这种“非市场经济的竞争”表示了不满,认为中国现在做的一切需要取代美国的位置。
如果中国不能按照美国的期望值进行市场化的竞争,美国就要和中国在经贸上脱钩。脱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美国有可能重返TPP,同时和欧洲搞TIPP,然后架空WTO。
因为中国不是TPP、TIPP的一份子,这就等于美国重新建一个世界经济贸易的规则和体系。我们过去几十年所做的融入世界贸易的努力,可能要付之东流了。
去年年底,美国正式向世贸组织(WTO)提交文件反对赋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之后,中美商贸谈判陷入僵局。
我们目前并不具备另立一个市场和美国相抗衡的能力。我们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包括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制造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17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等等,有可能会大幅度回落。
如果我们每年260亿的芯片进口、200多亿的石油进口等等被美国“脱钩”的话,会出现很多问题。
因为这个市场还是美国和西方主导的。我们将来面对的恐怕不光是美国,而且还有整个西方市场。
有的人也许会说,西方也不是铁板一块的,我们可以争取一部分国家。西方到底是不是铁板一块,这有待观察。
从美国、日本、欧洲都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样一个事件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他们实际上态度是一致的。在解释中国为什么不是市场经济方面,欧盟有400多页的文件,美国的“301政策”有200多页的文件,加起来有700页左右。
当然,即使出现这种状况,我觉得也不必过分担忧和可怕。美国不是曾经封锁了中国22年吗? 1927年红军上了井冈山,毛主席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回应红旗还可以打多久的质疑。后来被迫长征,后来也走到了延安,并且建立了根据地。
后来蒋介石封锁延安,我们又搞了大生产和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中国不会被它整垮,也不会被封锁死、我觉得中国人民、中国是不怕这些困难的。关键我们现在是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更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和未来。
李若谷,原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生导师、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1981年获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83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国际金融论坛(IFF)常务副理事长。2003年4月至2005年9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15年2月,不再担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兼行长、党委书记。曾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