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刑事白皮书:骗子太多,监管部门不够用
来源: APD自贸区观察
今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首次发布《2014年度自贸试验区刑事检察白皮书》。《白皮书》内容显示,2014年上海自贸区检察室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63件78人,涉及逃汇、信用证诈骗、骗取出口退税等18个罪名。
在对刑事检察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白皮书》还分析指出,虽然自贸区内刑事案件数量仍以传统型犯罪为主,但与自贸区设立前相比,犯罪已呈现粘附自贸区载体、政策、要素等特质的四方面新动向。
利用“负面清单”解读差实施犯罪
2014年2月起,路某利用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的特殊管理措施,针对一些公众对相关自贸区“负面清单”不甚了解的情况,故意对“负面清单”进行错误解读,谎称其公司可以在自贸区从事“负面清单”未涉及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取得多名被害人信任后非法吸收2000余万元投资款并挥霍。
检察机关办案中发现,之所以一些不法分子能够利用对“负面清单”的解读差异取得公众信任,进而犯罪得逞,主要是因为 彰示“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是上海自贸区特有的管理新政策,涉及门类众多、专业性强,一般非专业从业人员只闻其名、不知其详。
为此,《白皮书》强调,“负面清单”之外的经贸活动同样也要受到监管,只是监管方式由原来的事前注册制改为事后备案制,而绝非无需任何监管的随意经营,对于任何违反行政法规、触犯刑事法律的经贸行为都会受到依法处置。
虚构跨境贸易背景实施非法牟利
上海自贸区设立后,为推进自贸区建设快速发展,尤其为有力促进跨境贸易发展,制定和实行了有关外汇汇率、外贸税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跨境贸易成本降低、便捷高效,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在上海自贸区入驻。
检察机关调查还发现,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非法利益,假借转口贸易等跨境贸易活动的环节复杂、真假难辨、境外取证难及境内外经贸制度的差异等因素,故意虚构跨境贸易项目,实施逃汇、信用证诈骗、骗取出口退税等犯罪行为。
在被查获的一起逃汇案中,入驻在上海自贸区的外商独资公司实际控制人尼某为非法牟利,以该公司的名义与自己所控制的一家离岸公司签订虚假跨境购销合同,并将相关商业发票、提单等对外付汇单证提交相关银行通过书面审核,从而将巨额外汇资金非法转移至境外实施逃汇犯罪。
《白皮书》认为,虚假跨境贸易不仅会引发我国对外贸易和外汇统计的数据失实,而且还会带来洗钱、逃税和热钱涌入等一系列衍生问题,建议司法机关和相关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
利用区内“自贸”要素实施犯罪常发
《白皮书》还揭露个人企业利用保税仓库等“自贸”便利贸易措施实施犯罪的情况。据了解,此类案件目前已发生2起。
在一起信用证诈骗案中,嫌疑人李某谎称存储于自贸区保税仓库中的一批化工原料系自己实际控制的一家境外公司所有,后以委托进口的名义并办理相关单证手续后,让被害公司通过银行为其开具远期信用证,共骗取信用证项下资金人民币4000余万元占为己有。
目前,上海自贸区已建设成以投资贸易便利化为核心主导,保税仓库、货物权证、信用证、离岸公司或离岸帐户等具有跨境、涉外、资金流动自由等典型特征的“自由贸易”因素的发展环境。
这一系列要素组成的区内独特经贸环境,有效促进了区内贸易快速“自由”发展,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自贸”要素实施犯罪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为此,《白皮书》建议相关金融、行政监管部门对涉及上述相关要素领域的监管措施和衔接需进一步加强。
知识产权纠纷频发叠加扩区或增相关刑案
2014年检察机关共查办4起自贸区内侵犯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这样案件以区内小商品交易市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为主。但随着自贸区高精产业发展以及国际知名企业的不断入驻,跨境贸易特别是品牌商品跨境贸易量增长,知识产权的民商事纠纷也明显增加。
资料显示,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自贸区法庭共受理知识产权纠纷34件,包括侵犯涉外、涉国际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出口商品涉嫌侵犯商标权和电商非自营商品涉侵犯商标权和著作权等。
《白皮书》分析指出,自贸区内知识产权民事纠纷频发,并积聚较多存量。此类纠纷一旦其行为性质和数额达到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程度,就可能从民商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
尤其今年自贸区在扩展陆家嘴、金桥、张江等开发区后,涉及大量关于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互联网软件等方面的知识产权权属保护。这些行业涉及的知识产权很可能成为不法分子重点侵害的对象。
在《白皮书》中,检察机关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应未雨绸缪,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措施,有力保障自贸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