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侧记

曹元水 苏兰 |2012-03-05 11:331404

聆听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记者发现,“质量提升”和“分类监管”成为今年质量监督工作的两大亮点。

图一为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在2012年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上作专题发言。(摄影: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 



  图二为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梅建华在2012年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上做工作报告(摄影: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

  “今天,我们千远万远聚首一起探讨质量强国、质量监督的工作源于我们内心对质量监督使命的担当;今天,我们千言万语诉说的除了感谢各级领导对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外该反思的也很多,产品质量安全触点多、燃点低、处理难度大不亚于食品质量安全,我们每个人工作压力大,建设质量强国的形势不等人,一个人、一项事业都要在有为中才有位,一切事在人为…….”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梅建华一边深情地阐述对当前质量监督工作的认识一边至诚地向与会者鞠了一躬,此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质量监督系统与会者对时代赋予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者使命的强烈共鸣 。

  做实、做深、做透“质量提升行动”

  “来到监督司近一年时间,深感同事们工作的艰苦尤其是地方省局、市局的同志们克服资金少、人员少等诸多困难做了大量默默无闻的艰苦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你们辛苦了!”此时,梅建华又深深鞠了一躬说:“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该如何不辱使命?中国产品质量的提升匹夫有责”当梅建华第三次郑重鞠躬时,会场上掌声雷动。

  这感人的互动一幕发生在2月29日在武汉召开的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上。这一幕让参会记者感受到中国产品质量监督系统——全国产品走出厂门前把门者们强大的质量责任感。

  “我们就是要把质量提升做实、做深、做透,做成品牌。”出席此次会议的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对质量提升行动充满信心。他要求各地质检部门要抓住一些行业的“症结”,找准质量提升的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为早日实现质量强国贡献力量。

  聆听此次在武汉召开的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质量提升”和“分类监管”成为今年质量监督工作的两大亮点。会议将全年工作定调为“质量提升年”,并提出质量安全约谈制度等五项制度建设,突出体现了“以质量监督促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行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据梅建华司长介绍,2011年,质监系统共对19328家企业生产的156类20965批次产品开展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企业数和批次数分别比去年增加26%、28.2%,抽样合格率为87.5%;全年共审查61类工业产品生产企业10472家,发放证书9781张,不予许可1030家企业。

  “抓质量是质监部门永恒的主题。”上海市质量监督局监督处处长赖晓宜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过去也讲质量提升,但真正把具体产品的质量提升行动作为工作主题,今年还是第一次。回去后我们会认真传达此次会议的精神。尤其是分类监管方面,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综合处处长赵梓均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全面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是2012年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之一。质检总局确定将电线电缆、电力变压器、车用汽柴油、电动自行车、自镇流荧光灯、节水器材、建筑防水卷材、化肥、儿童用品、眼镜等10类产品,作为全系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重点产品。各地质监部门要把本区域涉及以上产品的企业作为促进质量提升的工作对象,并且做到统一行动、步调一致。”

  而上述10类产品的质量提升,只是地方质监部门的“必选动作”。据有关人士介绍,为落实总局要求,各地还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针对支柱产业特点,选择社会关注度高、质量问题突出的产品,做好质量提升的“自选动作”。

  根据会议部署,今年全国质监系统将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每类产品的特点、质量状况和行业现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对每类产品、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行动措施,要做到精心设计、周密安排。通过质量提升行动,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我国产品质量的日益改善,让相关行业的发展真正走上快车道。

  分类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加快推进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监管工作,是本次会议明确的又一项目标任务。按照这一目标,我国将充分运用各项监管手段、监管信息,对产品分级、企业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和企业实行差别化监管。

  “分类监管不仅是破解当前质量监督工作难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新时期质量监督工作创新发展的长久之策。”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梅建华认为,这项工作既有利于督促企业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降低和防范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也有利于基层局落实监管责任,增强产品质量监管效能。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许可证管理处处长王军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加快修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探索建立生产许可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如在电线电缆、电动自行车、水泥、建筑防水卷材等产品风险较高、涉及国家产业政策、社会影响较大的重点产品领域,建立生产许可专业技术委员会,开展产品标准、产业政策和制度规范专项研究,不断完善生产许可支撑平台,有效防范生产许可管理风险。

  根据会议部署,从今年开始,各省将按照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点面结合的原则,将生产许可获证企业年度审查与分类监管结合起来,在年内将所有生产许可获证企业纳入分类监管范围。同时,在全面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分类监管工作的基础上,选择1至2个市县开展区域性试点,实现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全覆盖,然后逐步实现对所有重点工业企业基本实施分类监管。

  五项制度创新开创质量监督新模式

  在整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体系中,制度创新始终是重中之重。据梅建华介绍,2012年,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将探索建立五项制度。

  首先是企业不安全产品强制报告制度。当企业生产销售的产品存在设计、制造方面安全隐患,或其产品经3次以上诉讼以及依法实施的质量仲裁、鉴定等其他形式确认是造成人身伤害主要原因时,企业必须向质检部门报告。对于不履行报告义务的,将依法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产品安全消费预警制度,是对抽查发现的涉及安全项目不合格产品及生产企业,及时向社会发布该批次产品的消费预警,提醒消费者慎重选择、科学识别;对风险监测发现的或社会关注的产品安全问题,结果研判存在安全隐患或明确不可以使用的,将向社会发布该类产品的消费预警,提醒消费者慎重选择或不要购买使用。

  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约谈制度,是对抽查严重不合格企业,由质监部门约谈企业法人,加强其质量安全法制教育;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地区的质监部门,由上级质监部门约谈其分管领导,加强监管责任教育;对存在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或抽查合格率连续两年低于70%的市县,由省级质监部门约谈地方政府分管领导,推动地方政府履行领导责任,其教育警示和督促指导作用可见一斑。

  此外,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也是2012年质量监督工作制度建设的内容之一。据统计,在过去的2011年,质监系统就已加强了产品质量分析工作,组织编制了重点产品质量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引导消费、促进质量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绩效考核制度和相关考核指标体系,也在按计划推进之中,并将于2013年正式实施。

  “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让国家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让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健康,让百姓消费更加安全。”

  梅建华在分组讨论会上最后总结说:“任何事情都有规律,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质量监督工作者必须准确研判:”第一,在第一时间节点上准确判断是否是职权范围内,属于我们的事绝不能推诿,该出手就要出手;第二,快速反应研判是否会发酵否则事态演变成不可控将会贻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点。比如,豆浆机、作为一个案例,很快就调查出事实真相;第三要敢于硬碰硬,面对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我们总是有办法。比如,去年底的‘蒙牛超标事件’,当时查出来后,报还是不报,我们的工作人员承受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当时总局领导高度重视,力主实事求是曝光问题企业。

  梅建华自豪地说:“后来西方主流意见领袖说:‘及时曝光问题牛奶这是中国人民送给世界人民的最好圣诞礼物。敢于正视这个问题,这是时代的进步’。”

  在时代进步的洪流中,质量监督工作者们脚踏实地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工作会让更多的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享受到质量强国带来的美好生活。  
 

0
标签:质量监督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质检总局2016年将对170种产品开展质量监督抽查

2015-12-28 12:23
2399

在广州召开的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提出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008-02-26 18:10
1153

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督查的通知》

2022-04-14 11:04
427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第1000号

2008-03-28 10:12
4481

拉萨第二季度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全部合格

2007-10-07 17:11
101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