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银行之危=亚洲同行之机?
欧洲银行的融资压力逐步缓解,人们对亚洲将爆发信贷危机的担忧也随之减弱
欧洲银行的融资压力逐步缓解,人们对亚洲将爆发信贷危机的担忧也随之减弱。这进而缓和了欧洲银行所承受的、通过抛售远离欧洲本土市场的资产来收缩自身资产负债表的压力。
这对整个亚洲而言是个好消息,因为亚洲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仍依赖于信贷市场,尤其要指出的是,亚洲各地的债券市场还处于欠发达状态。
不过,即便欧洲银行退出亚洲的规模没有那么大,它也将为银行业参与者、尤其是亚洲本地的银行业参与者带来机会。不仅如此,它还将使亚洲的信贷格局发生改变。欧洲银行流动性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欧洲央行(ECB)以诱人的利率向欧洲银行提供3年期贷款的意愿——摩根大通(JPMorgan)的经济学家们认为,该计划是面向银行施行的定量宽松政策。
但欧洲银行同时也发现,大举抛售资产可能适得其反。按照规定,如果贷款属良性资产,那么银行仅需拨出相当于资产3%的资本金作为准备金。因此,当资产按照面值标价时,若资产的售价低于面值的97%,银行的资本金将会减少,而目前正是银行急于增加资本金之时。一位法国银行家说:“只有在不会导致资本金减少的情况下,欧洲银行才会出售资产。”当然,如果资产的标价已经低于面值,那银行出售资产的动机就更强一些。
欧洲银行并没有大规模贱卖资产,而是推出了一些工具,凭借这些工具,它们能够以诱人的利率从同行手中借得廉价贷款。通过将自身最优质的贷款作为担保品打包到这些工具中,它们便可从亚洲银行、尤其是日本银行手中借得贷款——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它们就得支付更高的利率。
虽然银行的短期融资状况已不再那么糟糕,但它们的长期融资形势却依然严峻。对欧洲大陆的许多银行来说,是增加资本金,还是收缩资产负债表,依然是它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选择。有些行业会因银行收紧银根而感受到格外的痛楚,其中包括现金拮据的航空公司、航运企业和周期超长的基础设施项目。
于是,本周在香港,包括日本和中国的银行、新加坡的保险公司、香港的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在内的潜在买家,正在对法国农业信贷银行(Crédit Agricole)一笔12亿美元的贷款组合进行仔细研究。该组合中约有四分之一是面向问题企业发放的贷款,这些企业需进行耗费大量人力的财务重组,通过财务重组,债务很可能会转化为股份。这种贷款引起了信贷机构和倍感苦恼的对冲基金的兴趣,它们表示,在当今收益率普遍较低的市况中,这类资产充满了吸引力。事实上,这种贷款的潜在收益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们不需要使用杠杆,也不需要使用出售资产的银行在数年前常常提供的卖方融资。
与此同时,日本银行却采取了截然相反的做法,它们的目光大都投向了最优质的资产。个中缘由,不难理解。它们有着充裕的流动性——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日本贷款组合的净息差仅为0.09%。相比之下,若是在亚洲(不含日本)发放贷款,它至少可以多挣整整一个百分点。
避险情绪依然浓厚的日本银行,普遍更愿意从现金更为拮据的欧洲银行手中购买资产或向它们提供贷款,而不是在亚洲发放新的贷款。以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为例,它已在考虑欧洲银行价值800亿美元的贷款,它不仅以8.5折买下了爱尔兰银行(Bank of Ireland) 8亿美元的资产组合,还出资73亿美元收购了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航空租赁业务,这些明智的交易表明,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或许是最精明的买家。
的确,日本银行“三巨头”均承认,它们希望在亚洲大展拳脚。包括马来西亚的马来亚银行(Maybank)和新加坡的星展银行(DBS)在内的亚洲银行也在寻觅“猎物”,而澳大利亚银行的角色则在买家和卖家之间来回转换。汇丰(HSBC)和渣打(Standard Chartered)很可能会接手欧洲银行不愿再去开展的业务,尤其是在贸易融资等领域。
中资银行仍然是最大的未知因素,部分原因在于它们不必向追踪跨境贷款活动的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提供报告。尽管中国工商银行(ICBC)去年成功收购了东亚银行(Bank of East Asia)的美国分支机构,但中资银行在美国雄心勃勃的收购计划仍大多以流产告终。不管中国人最终是否会利用欧洲银行的麻烦捞取好处,他们都无疑正在仔细考虑这一机会。毕竟,亚洲是一片更加友好的土地,另外也依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对亚洲银行来说,这片土地的吸引力要比美国或欧洲大得多。
本文作者为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国际金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