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出口回升 市场风险仍存
2011-07-01 16:04
687
今年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我国汽车出口也开始强势反弹。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杨爱国就表示,2011年汽车出口量将保持平稳,全年总出口量有望超过历史最高的2008年。
今年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我国汽车出口也开始强势反弹。1~4 月,我国共出口汽车23.14 万辆,累计同比增长54.43%。
出口形势的迅速回升,也让业内对于今年的海外市场充满希望。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杨爱国就表示,2011年汽车出口量将保持平稳,全年总出口量有望超过历史最高的2008年。
商用车作为我国整车出口的主力车型,扛起了出口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其中,载货车又占据了大头。统计数字显示,1~4月,载货车共完成出口8.75万台,占我国出口整车总量的37.7%,占商用车出口总量的75%。5吨以下的轻卡更成为“明星车型”,在整个载货车出口中占据了47%的份额。
困难依然存在
虽然目前商用车出口形势一片大好,但风险仍然存在。这其中有企业自身的因素,也有国际市场环境带来的影响。
首先,我国商用车出口目的地还较为集中。一旦这些地区的局势不稳,需求下降,就会加大我国整车出口的风险。现阶段,利比亚、埃及、叙利亚等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政局动荡,就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一直以来中国车引以为傲的“低价优势”,也可能会随着人民币升值而逐渐被抵消。再加上中国汽车产品的大量进入,已经引起了不少国家的警惕,其纷纷开始采取政策性的壁垒来限制中国汽车。如俄罗斯、伊朗、阿根廷等国最近就采取了一些政策性的措施,限制进口汽车。
除了环境的影响,企业自身也面临很多问题。与跨国企业同类产品相比,我国大部分出口产品依然集中在低端市场。以目前出口的“明星”车型——轻卡为例,我国出口的平均价格为4500美元,而进口均价却高达4.1万美元,两者相差近10倍。而大中型客车的进出口均价也相差近一倍。这种状况,对于企业来说,容易形成出口市场的“叫好不叫座”。
杨爱国在调研中还发现,目前一些中小整车企业由于尚未完成布局,或者在海外的网络建设不足,导致信息获取渠道狭窄,从而影响了对国际市场的判断。
此外,国内企业对于国际市场的渠道控制力也有待加强。据了解,目前多数企业仍通过选择当地的代理商、或者经销商进行出口。这使得后续的服务配件实际掌握在外方手中,容易造成服务跟不上的现象,对企业品牌、市场维护等都造成一定的伤害。
多种问题待解
在杨爱国看来,中国的汽车企业,尤其是商用车企业,要想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亟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其中,加强重点市场建设首当其冲。目前,中国车企的出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几大市场。在这些区域,汽车企业在渠道建设、售后服务、市场信息获得等方面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因此,在进一步开辟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应该把这些地区作为“根据地”,以点带面地向四周的国家或地区渗透。
对部分企业来说,由于目前的出口量相对较少,给后续服务造成一定困扰。而这一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无疑将会影响到企业在这一市场的后续发展。对此,杨爱国建议,汽车企业可以考虑与零部件企业开展合作;同时,他也呼吁政府部门对此给予支持,打破目前的服务瓶颈。“车企在做强国内市场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可以考虑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在国外建立整车厂、组装厂或者直接收购。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布局的实力,有利于快速走向国际市场。”杨爱国强调,“当然,在此过程中,企业应该把握好度,量力而为。”
此外,为了维护“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汽车企业在扩大自身国际市场份额的时候,还应该避免与国内企业“自相残杀”,避免用恶性竞争手段换取暂时收益。“企业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性能和质量的提升,以及品牌的树立上。这才真正符合整个汽车产业以及企业的长远利益。”杨爱国说。来源:现代物流报 李卫卫
出口形势的迅速回升,也让业内对于今年的海外市场充满希望。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杨爱国就表示,2011年汽车出口量将保持平稳,全年总出口量有望超过历史最高的2008年。
商用车作为我国整车出口的主力车型,扛起了出口市场的大半壁江山。其中,载货车又占据了大头。统计数字显示,1~4月,载货车共完成出口8.75万台,占我国出口整车总量的37.7%,占商用车出口总量的75%。5吨以下的轻卡更成为“明星车型”,在整个载货车出口中占据了47%的份额。
困难依然存在
虽然目前商用车出口形势一片大好,但风险仍然存在。这其中有企业自身的因素,也有国际市场环境带来的影响。
首先,我国商用车出口目的地还较为集中。一旦这些地区的局势不稳,需求下降,就会加大我国整车出口的风险。现阶段,利比亚、埃及、叙利亚等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政局动荡,就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一直以来中国车引以为傲的“低价优势”,也可能会随着人民币升值而逐渐被抵消。再加上中国汽车产品的大量进入,已经引起了不少国家的警惕,其纷纷开始采取政策性的壁垒来限制中国汽车。如俄罗斯、伊朗、阿根廷等国最近就采取了一些政策性的措施,限制进口汽车。
除了环境的影响,企业自身也面临很多问题。与跨国企业同类产品相比,我国大部分出口产品依然集中在低端市场。以目前出口的“明星”车型——轻卡为例,我国出口的平均价格为4500美元,而进口均价却高达4.1万美元,两者相差近10倍。而大中型客车的进出口均价也相差近一倍。这种状况,对于企业来说,容易形成出口市场的“叫好不叫座”。
杨爱国在调研中还发现,目前一些中小整车企业由于尚未完成布局,或者在海外的网络建设不足,导致信息获取渠道狭窄,从而影响了对国际市场的判断。
此外,国内企业对于国际市场的渠道控制力也有待加强。据了解,目前多数企业仍通过选择当地的代理商、或者经销商进行出口。这使得后续的服务配件实际掌握在外方手中,容易造成服务跟不上的现象,对企业品牌、市场维护等都造成一定的伤害。
多种问题待解
在杨爱国看来,中国的汽车企业,尤其是商用车企业,要想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亟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其中,加强重点市场建设首当其冲。目前,中国车企的出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几大市场。在这些区域,汽车企业在渠道建设、售后服务、市场信息获得等方面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因此,在进一步开辟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应该把这些地区作为“根据地”,以点带面地向四周的国家或地区渗透。
对部分企业来说,由于目前的出口量相对较少,给后续服务造成一定困扰。而这一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无疑将会影响到企业在这一市场的后续发展。对此,杨爱国建议,汽车企业可以考虑与零部件企业开展合作;同时,他也呼吁政府部门对此给予支持,打破目前的服务瓶颈。“车企在做强国内市场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可以考虑通过资本输出的方式,在国外建立整车厂、组装厂或者直接收购。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布局的实力,有利于快速走向国际市场。”杨爱国强调,“当然,在此过程中,企业应该把握好度,量力而为。”
此外,为了维护“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汽车企业在扩大自身国际市场份额的时候,还应该避免与国内企业“自相残杀”,避免用恶性竞争手段换取暂时收益。“企业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性能和质量的提升,以及品牌的树立上。这才真正符合整个汽车产业以及企业的长远利益。”杨爱国说。来源:现代物流报 李卫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