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重重糖价二次探底 不宜继续过分杀跌
除了巴西和印度的情况至关重要以外,今年的关键问题将是来自中国的进口需求,国储补库和糖商的进口,市场估计中国2010年的糖进口量为150-200万吨。甘蔗新苗已经种植,生长期的天气因素,同样不可小视,最近的南方大旱,是否会对下季糖产量形成一定减产预期。
新的欧债危机带动美元强劲反弹,系统性风险集中释放,引发整体商品大幅回调;主产国的增产对糖市持续施压,国内糖市依旧处于消费淡季,生产结束,产区库存充足,糖价连续下行,郑糖主力1109连续下跌,上周期价累计下跌168元/吨,跌幅2.53%,周五报收6472元/吨,逼近月初回调低点,形成二次探底趋势。
国际糖市供应过剩
受巴西、泰国、印度等主产国增产推动,10/11制糖年国际糖市供过于求的局面得以确立,估计10/11制糖年全球食糖产量有望从09-10制糖年增长5.67%,达到1.66985亿吨;国际机构也纷纷上调全球产量预测,ISO对全球食糖供给过剩量将超过2月份预测的19.6万吨四倍之多,达到300万吨.11/12制糖年的供应过剩量预测340万吨;巴西Itau BBA银行更是大胆预测下年过剩600-800万吨,市场各方对今明两年全球糖市供应过剩的局面达成共识,这也是推动国际糖价从30美分到20美分大幅调整的主要因素。
目前国际糖价呈现出底部反弹迹象,进入5月,国际糖价已反弹接近10%。主要受到主产国天气因素影响,尤其是降雨对巴西港口运输的阻碍,历年成为阶段性推高糖价的主要动力。2010年,印度的过量降雨和巴西出口物流受阻引发糖价的一轮上涨行情。除了巴西和印度的情况至关重要以外,今年的关键问题将是来自中国的进口需求,国储补库和糖商的进口,市场估计中国2010年的糖进口量为150-200万吨。
国内糖市淡季筑底行情
从近几年的产销数据分析来看,2季度历年都是国内糖市的产销淡季,进入5月全国食糖生产结束,阶段性供应充足,现货市场成交非常清淡,整个市场处于季节性淡季,国内糖价顺势下行。国内郑糖期价连续四个月下跌,从高位至今已调整过千元,5月糖价已下跌4.4%(-300元/吨),截止上周五郑糖主力1109报收6472元/吨;反观现货市场,糖价一直维持坚挺,主产区报价依旧维持7000以上的高位,期现持续倒挂,价差已经扩大至600-800元/吨。
随着夏季的来临,饮料和冷饮的用糖需求明显增加,近年来6、7月食糖用量明显增长,单月销量处于年中高位,糖市夏季需求逐步启动,淡季进入尾声。受此推动,糖价也开始筑底。观察近几年糖价走势发现,5月糖价筑底震荡,6月糖价走强的特征较为明显。这一特征,是由糖市消费的季节性因素决定的。
后续影响糖价的主要因素:
进口糖的价格压力
相比于国内6500的期货糖和7000以上的现货糖,进口糖价价格优势明显,以22美分/磅的原糖价格测算进口到岸价,泰国进口糖到岸价为6039元/吨,6124元/吨,进口糖价格明显倒挂,国内外期货价差在300-400元间,和现货价差更是超过1000元。本榨季国内供需缺口在300万吨左右,加上上季大幅抛储带来的国储补库需求,本季国内进口糖在200万吨以上几成定局,市场更有乐观预测在300万吨左右。进口糖的输入,必然给国内糖市带来更大的压力。
国储施压
近3年减产周期中,国储糖成为了糖价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连续提高的抛储量和抛储频率对市场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榨季国内糖市同样面临着供应偏紧的局面,国储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而其中抛储量和频率的变化,将是左右糖价的关键因素,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持续抛储预期,会给糖市更多的压力。
此外,甘蔗新苗已经种植,生长期的天气因素,同样不可小视,最近的南方大旱,是否会对下季糖产量形成一定减产预期。
综上所述,国内糖市仍处于淡季之中,目前期现倒挂局面严重,郑糖期价已经跌破成本价格区间,不宜继续过分杀跌。操作策略上,中线多单考虑逢低试仓买入,止损位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