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法人银行扩张势头表现"亢奋" 存贷额持续放量
4月2日是首批外资法人银行成立一周年。从公司治理、网点到人才扩张、人民币业务、高端财富管理、中小企业业务、还有私人银行服务,外资法人银行在这一年里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本报尝试从多家外资行高管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年来发展最快的业务、未来的市场变迁和挑战。与此同时,中资行的高管们能够更为清晰、准确地评价曾被视为“狼来了”的竞争对手。更为微观的层面,中外资银行的理财顾问、高端客户们也在中外银行的对比中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本报也邀请到了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阎庆民,试图从监管的视角来追寻、评价外资行由“分行主导”向“法人主导”平稳过渡的进展以及问题。
外资法人银行落地后的这一年,伴随中国银行业改革进程中的高速发展,表现出“亢奋”的扩张势头。仅以上海地区为例,截至2007年末,外资银行资产总额的市场占比已经达到15.88%,当年同比增长48.53%。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刘淑英表示,外资银行在成立法人银行前的多年里,一直在研究、分析、判断中国市场,法人银行成立是给予外资银行验证这种判断的机会,外资行一定是首先专注于优势领域进行重点市场开拓,希望为目标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存贷持续放量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贷部人士在谈起对外资银行业务拓展印象时这样评价,“去年中资银行拼命做个人信贷的时候,外资银行补了企业贷款的缺口。今年中资银行谨慎放贷的时候,外资银行在外汇存贷方面一直都很积极”。
从央行上海总部历月公布的货币信贷报告数据来看,至2007年末,上海市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已经占到全市人民币贷款市场份额的10.7%,比年初上升3.5个百分点。全年外资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832.7亿元,同比多增347.9亿元,占全市人民币信贷增量的31.8%,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在2007年10月,其人民币贷款增速及月度增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在央行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之后,外资银行外汇存贷业务仍然表现出不同于中资银行的持续猛增。今年2月份,上海市外资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存款5.2亿美元,同比多增4.6亿美元。外汇各项贷款增加5亿美元,同比多增3.6亿美元。
初来者专注优势领域
外资银行在过去一年中积极扩张,可谓收放有度。迫于网点铺设和现有规模的限制,外资银行多数选择了“重点市场+重点业务”的作战方式。所谓重点市场,历数以京沪粤为中心地带抢占一线市场的市场份额。所谓重点业务,自然是集中在外资银行的传统优势领域——零售银行业务。
资深业内人士评价,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拓展讲求节奏和策略,即使是实力雄厚如花旗、汇丰也不是一开始就全面铺开的。“各家银行都会选取各自传统的强项业务争取尽可能多的市场,这与中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时有雷同的地方。”他说。
在这方面,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刘淑英尤其感触。她说,在新加坡在香港,星展银行在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领域都占有排名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星展银行是个初来者。初来者就应当静心了解市场、寻找目标客户、关注优势领域。”她说。
“我们带来的是理念”
肖桐(化名)目前就职于一股份制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中心,三年前他是花旗贵宾理财部的理财专员。谈起中外资银行在理财服务中的不同,肖桐说,外资银行的优势在于他们带来了财富管理的理念。“外资银行的前段客户经理都经过专业、全面的训练,对于客户需求的把握有成熟的体系和完善的系统做支持。这是多数中资银行欠缺的。”他说。
过去一年中,伴随外资银行以“国民待遇”身份参与市场竞争,中资银行在压力下亦尽显动力。在财富管理领域,陆续有5家中资银行开设了私人银行,宣布进驻高端理财市场。招商银行(600036行情,股吧)副行长唐志宏对此称,国内的私人银行还刚刚起步,探索在目前阶段适合中国客户金融需求的、适合中国经济金融环境的私人银行发展模式,是各家银行共同的目标,“外资银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