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货币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如何控制货币总量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正因为如此,流动性过剩才最终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大危机。中央银行或者其指定的发钞银行,收购储备物资而投放货币。中央银行直接对政府提供透支或购买政府债券,或者直接购买企业股票、债券、票据等等。
中国银行副行长 王永利(资料图)
如何控制货币总量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正因为如此,流动性过剩才最终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大危机。要控制货币总量,要正确制定货币政策,首先必须准确把握货币投放有哪些渠道。
但非常遗憾的是,当问到社会上的钱(货币)是怎么出来的,很多人都会一下子愣住,甚至是在银行工作或从事货币金融研究的专家们,也往往不能给予圆满的答复,很多时候听到的答案就是:那是中央银行印出来的。而且当人们议论一国扩大货币投放时,一般也都形象地说“某某国家或中央银行开足马力印钞票”,电视在报道时,也都习惯于配以印钞机哗哗地印制钞票的画面。但这并不够准确,很容易产生误导。
实际上,中央银行印制并投入到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只是货币总量中所谓的“流通中现金”,也就是社会上通常所讲的“现钞”(包括辅币,也就是硬币),现在,在整个社会货币总量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例如,在中国,流通中现金占广义货币总量的比重约为6%,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仅仅约为3%。而且这一比例仍呈下降趋势。现在,全社会的货币绝大部分都表现为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居民个人等在银行的存款。显然,说货币都是中央银行印出来的,是不够准确的。
梳理一下,当今社会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五个。
第一,中央银行或者其指定的发钞银行,收购储备物资而投放货币。
历史上,纸币的出现首先是以黄金或白银为本位制的,因此,货币的发行最常见的就是通过收购或者收押黄金或白银实现的,而出售或抵押金银的人再用纸币对外支付,使得货币在全社会流通起来。这样,金银,特别是黄金就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货币储备物。
除金银外,不同的国家可能还有其他不同的货币储备物,如解放初期中国曾以粮食、棉花、食盐等战略物资作为货币储备物。而今天,很多国家都将外汇(具有较强流通性的主要国家的货币)作为重要的货币储备物。例如中国,到2011年1月末,中央银行因购买外汇(形成国家外汇储备)而投放的货币(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外币占款”)已达23.08万亿元,占整个货币总量近三分之一。
第二,中央银行直接对政府提供透支或购买政府债券,或者直接购买企业股票、债券、票据等等。
在中国,这种做法在1995年中央银行法出台之前是很普遍的,之后得到了严格控制。世界各国基本上也都禁止中央银行直接对外融资。只有在应对危机、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殊情况下,中央银行才可能直接对政府或企业融资。
第三,商业银行等贷款类金融机构,对政府、企业等非金融机构类筹资人提供的间接融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贷款发放因此增加了借款人的货币购买力,实际上就增加了货币投放和货币总量。只有将贷款收回后,这部分新增的货币才能收回。在当今社会,各国货币投放中,贷款都是最主要的渠道。
当然,随着融资渠道的不断丰富,从增加货币投放的角度看,只看到银行贷款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包括银行直接购买(投资)非金融机构发行的股票(当然,这一般都是严格限制的)、债券(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或公司债、企业融资券等)、应收票据(票据贴现)、应收账款等。也还应该包括非银行类贷款机构提供的贷款或类似的间接融资,如小额贷款公司或者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融资公司等提供的贷款,以及典当行提供的典当款等等。
因此,中央银行在控制货币投放时,不能只盯住银行贷款,还应该将所有提供间接融资,甚至包括银行假借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代客理财等方式发放的贷款纳入考量。这应该得到严格审查,要求银行如实进行账务处理,不允许弄虚作假。这些都应纳入货币投放的统计和监控范围。因此,完全有必要考虑在监管上将间接融资统一归类为“广义贷款”。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货币的投放渠道与社会的融资渠道并不完全相同,货币投放渠道只是社会融资渠道的一部分。货币投放到社会之后,就会像血液一样不断流动,不断变换所有者和持有者,改变货币的表现形态,这其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投融资方式和渠道。
其中,按照投、融资双方是否直接转让货币所有权,是否增加社会货币总量区分,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如果属于社会上投、融资双方直接办理并转移货币所有权和购买力的,即属于直接融资,是不会增加新的货币购买力并影响货币总量的,因此,并不属于货币投放渠道,不应纳入货币投放监控的范围。
明确货币投放渠道与社会融资渠道的不同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融资渠道中准确区分出和把握好货币投放渠道,才能有效地实施货币投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