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允许保险资金进入商业贷款领域

2011-03-04 08:50 385

全国政协委员、合众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戴皓近日递交了五份提案,在其中一份提案中,戴皓建议进一步拓宽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允许保险资金进入商业贷款领域。而目前,保险公司中的寿险负债期限平均超过15年,但目前保险资金可运用的投资渠道,平均期限不超过10年,寿险资产运用存在着比较大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

  全国政协委员、合众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戴皓近日递交了五份提案,在其中一份提案中,戴皓建议进一步拓宽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允许保险资金进入商业贷款领域。

  据相关统计,2010年末,全国银行业总资产超94万亿元人民币,在金融机构资产中占比约90%,而保险业总资产仅5万亿元,在全部金融资产中占比不超过5%。

  显然,“我国金融机构间资产分布很不均衡,过度集中于银行,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安全。”戴皓认为。

  而从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看,金融机构资产占比相对比较均衡。英国、日本银行资产通常占比为55%左右,保险和养老金资产占比在25%左右;韩国目前银行资产占比为62%,保险业资产占比为16%,都没有“一枝独大”的问题。

  资产分布不均

  目前,从我国金融资产的配置上,存在一些明显的错配现象,“银行资金短期长用,保险资金长期短用”,资产负债错配的现状无形中提升了两大金融行业的风险。

  具体而言,银行存款结构中,活期比重较大,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新增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需求量大,增长的也较快,贷款结构长期化。

  中长期贷款增多,形成了银行存贷结构的错配,大量的中长期贷款是建立在短期存款的基础上的。戴称,这种错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积累了大量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而目前,保险公司中的寿险负债期限平均超过15年,但目前保险资金可运用的投资渠道,平均期限不超过10年,寿险资产运用存在着比较大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

  国内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投资人士告诉记者,保险业大量资产配置在资本市场,或者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投资品种,增大了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而保险资金投资的最大偏好是稳定性,因资本市场大起大落而造成的冲击应该尽量弱化。

  而我国保险资金运行特点是:资金来源由合约决定,相当确定;可以精确的预计在未来年度中必须向受益者支付的资金规模及时间,因而资产的流动性不十分重要;资产管理上着重于长期运用。“这种特性正符合中长期投资的需要。”戴皓称。

  而且从我国广大群众的需求看,化解风险更需要保险业提供保障。对老百姓而言,在不同金融机构中分配资产,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风险。

  他认为,保险资金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当比例投资于中长期贷款,在解决金融机构期限结构失配的同时,也解决保险资金运用中的资产和负债久期不匹配的问题,还可以提高保险业的竞争力。

  国外亦有保险资金运用的成功经验。从美国、欧洲以及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的经验来看,保险业资金都可以直接贷款。

  根据合众人寿的研究,在国际上,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法定渠道较为广泛,比如美国、日本就规定保险公司可进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抵押放款、不动产、保单放贷等业务。德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体现了稳健性的特点,投资于抵押贷款和银行存款的比重要高于英、美等国家。

  质押贷款或为切入点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保险资金也曾进入过信贷领域,但由于监管缺位、管理不力、技术不足,一度被叫停。此后,这一渠道始终没有放开。

  2010年8月31日开始实施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中,监管机构再度明确表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保险资金运用,不得将保险资金运用形成的投资资产用于向他人提供担保或者发放贷款,个人保单质押贷款除外。

  前述投资人士称,随着保险牌照的放开,保险业吸收了大量的民营资本,而制定这条规定的原因之一,就是避免民营股东以担保或贷款的形式,从保险公司中抽血。

  但是,戴皓认为,随着保险业资金监管水平和保险公司管理能力日趋成熟,全行业风险控制能力都在逐渐完善,保险行业近几年的平均投资收益水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前述投资人士也认为,随着全行业整体投资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越发可行。而针对保险资金进入商业贷款领域的设想,他认为应该首先从目前监管机构允许的个人保单质押贷款开始,目前这一领域开发得并不充分。

  此外,我国保险行业已经步入高速发展阶段,资产积累速度惊人。

  据保监会统计,2009年末,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为4万亿元,2010年末的这一数字已经增长至5万亿元。而我国从1980年恢复国内业务以来,保险业用了整整24年才积累了第一个1万亿资产,积累第二个1万亿用了3年,而积累第五个1万亿,仅仅需要一年时间。

  迅速膨胀的资产,急需与之相配套的投资渠道。因此,不难发现,历年的两会提案中,在保险机构任职的各政协委员,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发出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的呼声。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总裁杨超和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不约而同地将保险资金渠道拓宽的方向定位在:利用保险资金支持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

  换句话说,他们对保险资金新投资渠道的诉求在于不动产的投资领域。

  马明哲在提案中表示,保险资金的特点是规模大,久期长,追求资产负债的合理均衡匹配和长期可持续的稳定回报,对资金运用的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不动产投资,具有地方政府负责、指定土地划拨、规定利润空间、承诺回购等强制性要求,符合当前保险资金资产负债配置的需要。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完善信用保险 促自贸区资金流动

2014-07-10 11:23
837

完善信用保险 促自贸区资金流动

2014-06-25 09:04
987

低保对象等参保人可享养老保险贷款贴息

2014-02-10 13:35
713

保证保险贷款增客户还是添风险

2013-03-13 10:11
971

保险理赔运用新手段 微信也能查勘理赔

2013-02-20 11:32
1228

聊城市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拨付到位

2011-10-27 14:30
102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