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医保覆盖95%以上城乡居民
我省力争在地区间、城乡间和个体间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编者按:
日前,省政府印发实施了《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规划纲要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确定为两大类八项内容:基础服务类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四项;基本保障类包括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四项,力争在地区间、城乡间和个体间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规划纲要的内容和亮点,本报选摘其中重点内容,并采访有关专家进行点评解读。
●公共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将普及
目标:到2011年,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8%左右,基本解决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不足和大班额问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到2011年,力争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以上。
措施: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省统筹落实,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点评:2011年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广东来说并不是难事。广东已经率先在全国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并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书杂费。因此,全面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只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然,广东并不满足于这些,普及12年受教育年限就是往前跨了一大步。
●公共卫生
基层卫生院半小时可到
目标:到2011年,建立三级医院两个半小时服务圈、二级医院一个半小时服务圈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半小时服务圈,形成方便快捷的应急救治和转诊网络。
措施:加强欠发达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和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努力完成薄弱乡镇卫生院改造和“空白村”卫生站建设。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
点评:建立三级医院两个半小时服务圈、二级医院一个半小时服务圈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半小时服务圈将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应急救治和转诊网络;建立政府分级投入的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则将保证人人公平享有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体现了对人们生存的基本权利的尊重,也将是人们健康权利的保障。
●公共文化体育
实现每村每月放一场电影
目标:到2011年,建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到2011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到2011年,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到2010年,全省建设完善农家书屋达到12629家。到2011年,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
措施: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采用地面无线、直播卫星和有线网络等方式,扩大对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和城市社区文化室。组建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文化站。
点评:规划纲要针对公共文化体育均等化的具体措施,将大大增强广东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使广播电视、电影、书报刊、演艺节目等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基本能满足城乡群众需求。公共文化产品的丰富,不仅将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也将大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
●公共交通
珠三角构筑城际轨道交通网
目标: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到2011年,全省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5标台、中小城市达到10标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加快建成广州-珠海、广州-佛山、广州-东莞-深圳、东莞-惠州、广州-清远、佛山-肇庆以及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长隆段等城际轨道交通线路,构筑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主轴。
措施: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实行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优先、设施建设优先、使用路权优先和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优先。推动短途公路客运班车向公交化模式运行转变。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客运站场投入机制,加大农村站场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制定完善的公共出行信息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公交一卡通平台建设。
点评:在规划纲要中,公共交通均等化被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从低层次来讲,先要实现“村村通”、硬底化,完善农村路网,实现区域间公共汽车化;从高层次来看,则要建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以及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相衔接的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这是很高的要求。
●生活保障
养老保险覆盖农民工个体户
目标:到2011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对象保障标准。到2011年,欠发达地区年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措施:以农民工、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及城镇个体工商户为重点,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快完成个人视同缴费账户建账工作。完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促进劳动力自由合理流动。
点评:广东将农民和外来人口纳入保障体系,目标是基本消除城乡、地区制度的差别,这是规划纲要的一大亮点。如让外来工在广东买养老保险,人走了关系就可以转走,如果外来人口所在地区还不能接收,那就保留记录,什么时候可以接收了就随时可以转走,这体现了广东的大气。
●住房保障
年均建成经适房1.2万套
目标:到2011年,基本解决全省城镇户籍7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完成全省特困农户危房改造21万户,扶持边远革命老区村庄整村搬迁安置。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廉租住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政策性租赁住房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完成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
措施: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多渠道筹措房源。2009-2011年,省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支持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全省每年投入23亿至30亿元,年均增加廉租住房实物配租1.2万户,其余以租赁补贴方式解决住房困难问题。适当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全省计划每年平均建成经济适用住房1.2万套。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推行政策性租赁住房制度。
点评: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增加经济适用房供应,推广政策性租赁房制度,将满足不同层次住房困难家庭对住房的需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将廉租房保障覆盖人群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上限,逐步从目前的10平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12平方米,最终2020年达到15平方米。
●就业保障
创业成功率力争达到40%
目标:到2011年,公共就业服务对象满意率超过85%,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就业率不低于8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在每年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创业培训中,力争培训合格率达到90%,创业成功率达到40%。
措施: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依托各类创业培训基地,力争每年扶持10万名城乡劳动者经过创业培训成功创业,带动就业50万人左右。
点评:广东是外来工大省,仅珠三角就有2000多万外来工。把所有适龄富余农村劳动力培训一次,是规划纲要的一大亮点,这使更多人能尽快脱贫。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也能够满足就业需求,实现全省各类劳动者的和谐就业。
●医疗保障
财政补助医保每年每人超120元
目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到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合)率均达到95%以上。到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以上。
措施:推进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适当降低统筹基金起付线,提高统筹基金支付封顶线和支付比例,提高医疗保险支付待遇水平,增强制度吸引力和普惠性。
点评:这实际上就是让医疗卫生资源能够均衡化,为弱势群体、边远地区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刚开始可能财力不够,那就先管住大病,不能让老百姓大病“一夜回到解放前”。广东这次还提出对外来劳务工的医保覆盖,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同样需要很大勇气。(南方日报记者卢轶张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