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绩预期现分歧 中银国际唱空
中银国际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银行业目前的估值已基本反映了净利差好转以及规模增长所带来业绩回升,“明年将缺少有力增长动力”。
在市场普遍认为银行业被市场低估,盈利将从三季度开始反弹时,市场也出现了不同声音。
中银国际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银行业目前的估值已基本反映了净利差好转以及规模增长所带来业绩回升,“明年将缺少有力增长动力”。
根据中银国际的分析,中资银行股估值的提升,需要充足的流动性或大幅优于预期的实体经济复苏等因素的支持。“但遗憾的是,下半年货币政策以及监管政策均转向控制长期风险,新增流动性远难以与上半年相匹敌。”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更多的声音即 “银行业绩将在二季度触底反弹”,主要支撑依据在于,随着未来宏观经济逐渐恢复,尤其是三季度开始,贷款结构改善、银行间利率和证券收益率上升以及存款重新定价等因素带来净息差触底回升。
根据央行公布的7月信贷统计数据,当月剔除票据融资部分,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5541亿元,其中非金融性公司中长期贷款增加了3509亿元,占比63.3%。一般性贷款同比增长达到28.1%。
另一方面,虽然企业短期贷款及票据环比减少2000多亿元,但7月非金融性公司活期存款仍然增加2200多亿元,而同期存款总额仅上升了243亿元,亦表明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有利于银行降低资金成本。
“外界对银行业绩的预测总会在两种极端中摇摆。”昨日,某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表示,银行经营前景到底如何,将由实体经济的恢复程度、基础利率何时上调、流动性收紧到一个什么程度等多因素共同决定。他坦言,贷款中长期化和存款活期化的趋势有利于净息差的触底回升,但也可能会突出存贷款不匹配现象。
在中银国际看来,在监管层越来越多地重视金融机构风险,并一定程度收缩货币流动性的情况下,未来贷款增长的能力和意愿都会降低。如果央行不提高基准利率水平,则银行寄望于资金收益率大幅提高而推动利润增长不太现实。
这一担忧并非没有依据,根据国信证券8月11日对深圳部分商业银行的调研,目前一些银行下半年的风险加权资产增加规模已被总行限制在几百亿,同时总行还通知各分支行不能再增加风险敞口,新增贷款的指标只能用旧贷款的到期和其他风险敞口的转移。“现在要对储备项目优中选优。”银行内部人士表示。
贷款减速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影响。根据国信证券的调研结果,上半年为争市场份额,银行都把信贷标准放得较松。如果银行对一些风险大的项目停止贷款,那么之前已经放出的贷款就有可能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