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家消金机构现重大人事变动,原因是...

刘四红 |2020-08-12 18:05169260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已有17家消金机构现人事变动,6家以上机构频繁出现2次以上人事变动,涉及岗位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核心职位。新的管理层对于消金业务是否有独到理解,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已有17家消金机构现人事变动,6家以上机构频繁出现2次以上人事变动,涉及岗位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核心职位。新的管理层对于消金业务是否有独到理解,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今年以来,多家持牌消金公司出现重大人事变动。


8月11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至少已有17家消金机构现人事变动,6家以上机构频繁出现2次以上人事变动,涉及岗位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核心职位。


在分析人士看来,引入新鲜血液、激发组织活力,体现了变革期消金机构顺势而为、加强数字化转型及科技建设的动作。


不过,新的管理层对于消金业务是否有独到理解,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核心岗位变动,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大,这种调整带来的后续影响,仍需市场检验。



人事变动频繁


8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行政许可信息不完全统计发现,年内各地银保监局共发布28条消金公司任职批复,包括盛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至少17家机构发生人事变动,职位变动类型涵盖董事长、总经理、独立董事等多个职位。


最新的一次履新来自盛银消费金融。8月10日,辽宁银保监局官网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银保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核准张珺盛银消费金融董事长任职资格。


针对人事变动,盛银消费金融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原董事长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担任盛银消费金融董事长。新任董事长于2019年8月起在盛京银行任职,拥有逾27年银行业务及风险管理经验。风险控制是消费金融业务的根本,决定企业能否基业长青,此次拥有超过20年银行业务及风险管理经验的董事长任命,足以看出公司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战略思路。


综合年内整个消金行业变动情况来看,备受关注的职位仍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等“热门”职位,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4家机构收到董事长任职批复,11家机构出现董事任职变动,2家机构出现总经理变动,7家机构出现副总经理变动。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年内发生人事变动的机构中,包括盛银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等均出现2次以上人事变动。其中,中原消费金融人事变动主要涉及独立董事、副总经理职位;中银消费金融人事变动涉及董事及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职位;中邮消费金融则涉及独立董事、董事、总经理职位;海尔消费金融涉及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长职位。



机构回应


年内发生多次重大人事变动,对消金公司有何影响?其最新业务方向是否有所变化?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公司。其中,中银消费金融回应记者称,高管变动是正常人事变动,2020年,公司开始加速“线上线下融合,逐步以线上为主”的业务转型,人事变动主要是为顺应转型需要;中原消费金融则称,董事变更是因为新股东增资做的必要调整,因为新股东进入,按照股权结构配比,正常调整的董事配比。


此外,中邮消费金融方面回应道,公司高管变更属于正常人事变动,作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公司高管变动需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还需上报银保监会,在银保监会核准任职资格后方可履职,有严格的监管流程。其中,新任总经理是与公司同步成长起来的专业高层管理人员,在公司业务和日常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不过,高管变动,往往有利有弊。在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看来,董事长和总经理等核心岗位的变动,对于公司业务的影响比较大,往往会带来后续战略和人事上的进一步调整,而这种调整带来的后续影响,还得市场检验。而在正常范围内的高管人员更迭,引入专业能力更强的人才,新陈代谢,对公司是有利的。但凡事需有个度,如果过于频繁的变动则往往表明公司的战略和管理不稳,对业务开展并不利。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同样认为,引入新鲜血液、激发组织活力,体现了变革期消费金融机构顺势而为、加强数字化转型及科技建设的动作。董监高变动是机构锐意进取、谋求发展的一种常态,但过度频繁的变动可能会影响公司战略布局的连贯性,降低决策的执行力度,此外还会增加磨合成本。


此外,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徐翔指出,从积极方面来讲,新的管理层会带来新的管理理念,新的行业整合思路以及对于机构内部的改革思路。不过,新的管理层对于消金业务是否有独到理解,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在逆势下能否带领公司取得成功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年内或者明年初的再一轮人事变动完全有可能。



红海竞争下的缩影


事实上,不仅仅是今年,近年来消金公司均出现了较为频繁的人事变动。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24家已开业持牌消金机构中,亦有22家出现了重要人事变动情形。


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当前消费金融已进入到行业变革期,一方面伴随着牌照批设开闸、新设消金公司相继展业、互联网巨头布局等动作,消金行业逐步由蓝海进入红海;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国家大力支持和促进消费,推动国内经济大循环,又使消金业务的发展迎来新机遇,与此同时,疫情期间整个金融行业都加强了业务线上布局、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各消费金融公司高层不断变动,正是变革时期展现出的一个缩影。


于百程则认为,消费金融公司高管的变动,与公司的变化及行业竞争有关,通过高管的调整来开拓新的业务,提升竞争力。一方面,因为消金公司股东变更、股东人事变动和新业务开展,而调整董事和新增高管人员;另一方面,消金公司之间,消金公司与其他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业务调整和高管的变动都可能增加,人才在各类机构之间也会多向流动。


近几年,随着消费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空间的打开,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专业消费金融业务机构,发展速度依然较快,不过,也面临着一定挑战。在于百程看来,一方面是行业集中度日益上升。据零壹智库统计,2019年排名前6的消金公司总资产规模达3530亿元,占行业总资产规模的74.6%,集中度高,加上用户结构和产品趋于同质化,同行间竞争的压力比较大。


其次是消金公司竞争者越来越多,参与方越来越多,对业务能力要求加大。再次是行业监管越来越严,近两年互联网贷款业务监管趋严,从合作方资质、产品利率、营销获客、信息安全及催收等不断收紧,提升了消金公司的业务和合规成本。于百程认为,当前疫情也对消金公司的资产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在未来,客群的下沉,业务的开放,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如何降本增效,提升智能水平,将是消费金融业务突围的关键。


针对后期发展,徐翔则建议,一是要立足核心消费贷业务,紧抓风控,杜绝系统性风险,二是要准确把握监管趋势,按照将要出现的监管要求预调费率等业务内容,防患于未然;此外还需敏锐感知消费者群体变化,抓准促进双循环背景下的商业机遇。



9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长安福特高层人事变动,副总裁陆逸将于6月底离职

2022-06-03 20:39
19709

中国太保回应人事变动传闻:公司架构是根据转型发展要求进行微调 没有太大调整

2021-11-17 17:40
6350

去年亏损65亿元,北汽蓝谷再现人事变动谋破局

2021-05-05 11:45
43475

马自达人事变动,董事长调任全球销售总裁

2021-04-02 09:16
112897

又一家人事变动!洞悉消费金融公司换帅背后

2021-03-24 10:24
94183

地方银保监局人事变动密集!上月晋升十余位“70后副局长”

2021-03-17 09:24
5069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