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外多国粮食出口管控形势与风险分析

2020-04-22 19:27 105276

受全球主要大豆、玉米、稻谷等农产品原料出口地疫情持续蔓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近期海外多国陆续宣布禁止或限制粮食等农产和食品出口,继而引发市场普遍担忧和投资者对农业板块的重点关注。

【摘要】

受全球主要大豆、玉米、稻谷等农产品原料出口地疫情持续蔓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近期海外多国陆续宣布禁止或限制粮食等农产和食品出口,继而引发市场普遍担忧和投资者对农业板块的重点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柬埔寨、埃及、俄罗斯、泰国、越南、哈萨克斯坦等13个国家出台管控措施。为分析事件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特撰写本期研究专报。


报告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近期海外多国管控粮食等农产品和食品出口的最新情况的梳理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全球粮食供需格局的概述和要点分析;第三部分是分析本次事件对我国粮食市场和粮价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总结与展望。


一、疫情持续蔓延,海外多国对粮食等农产品出口实施管控


受全球主要大豆、玉米、稻谷等农产品原料出口地疫情持续蔓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近期海外多国陆续宣布禁止或限制粮食等农产品和食品出口,继而引发市场普遍担忧和投资者对农业板块的重点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柬埔寨、埃及、俄罗斯、泰国、越南、哈萨克斯坦等13个国家出台管控措施,具体情况见下表:


近期采取措施的国家大部分是粮食主要出口国,对市场预期影响明显。上表中这些国家当中,越南和泰国是全球范围内大米的主要出口国,哈萨克斯坦是小麦出口国,俄罗斯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从区域影响看,俄罗斯是北非国家的关键粮食来源国,其目前虽未禁止粮食出口,但已出台严格且灵活的管控措施,未来政策走向也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欧亚经济委员会决定在6月30日前禁止从欧亚经济联盟地区出口荞麦、黑麦、大米、葵花籽等一系列粮食作物。作为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国印度,该国大米出口商协会称,因封城造成运输困难,目前印度大米出口交易已经暂停,原计划3月和4月交货的逾40万吨非巴斯马蒂大米和10万吨巴斯马蒂大米还滞留在印度港口。


不仅粮食,油料、食品也在部分国家管控或可能管控范围内。例如,近期泰国为缓解鸡蛋供应紧张将出口禁令继续延长一个月,吉尔吉斯斯坦除禁止主粮出口外还临时限制了面类制品、鸡蛋、糖、饲料的出口。与此同时,近期俄罗斯植物油联盟也已要求政府限制葵花籽出口。其他主要供给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全球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马来西亚的出口也已经放缓,更令人担忧的是,巴西、阿根廷的大豆出口在旺季也遭遇了疫情的阻碍。


疫情之下,部分海外国家政府、民间“屯粮”行为增多,进一步加大粮食供给压力。疫情形势严峻,粮食进口依赖度高的部分国家已经开始担忧粮荒。近期,伊拉克表示粮食供应告急并宣布需要进口100万吨小麦和25万吨稻米;作为主要的稻米或小麦进口国,菲律宾和印尼的供应也只能维持到6月。目前土耳其、阿尔及利亚等国已经公布新的粮食招标计划,摩洛哥则以免除关税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小麦供应商(暂停小麦进口关税的决定将延期到6月份);公开信息显示,沙特未来也将加大粮食的进口采购。除政府行动外,海外粮食主产国民间也在自发性囤粮,据外媒报道,自疫情在西方国家大规模扩散以来,仅美国家庭囤粮就高达1亿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表示,除非快速采取行动,保证全球粮食供应链通畅,缓解疫情蔓延对整个粮食体系的影响,否则全球将面临粮食危机迫近的风险,冲击效应将会在未来几个月内显现。


二、全球粮食供给总体宽松,但疫情会加剧局部失衡

全球粮食供给处于总体宽松的状态,近期供给紧张和价格飞涨主要源于疫情等突发因素。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稻米和小麦这两种在全球贸易最为广泛的粮食,2020年全球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2.6亿吨的历史新高水平,这已经远远超过其在全球的总消费量,预计最终将有近4.7亿吨的剩余。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发布3月谷物供需简报中,其将2019年全球谷物产量估值提高到27.21亿吨,同比增长2.4%,其中粗粮14.45亿吨,小麦7.63亿吨,大米5.12亿吨。虽然疫情期间部分地区遭遇的物流瓶颈给食品供应链带来了一些挑战,但预计持续时间和规模对全球食品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性较低,预计2020年世界谷物贸易量将比去年增长2.3%并达到4.2亿吨。但不可回避的是,疫情在全球还在发展和蔓延,最终影响目前还无法准确估计,上述预测也存在偏离实际的可能,关键问题还是疫情持续的时间长短。


全球粮食主要供给方的总体表现尚属稳定。北美、欧洲、南美、南亚东南亚和澳洲是全球粮食的主产和主要出口地区,从美国、巴西、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印度、泰国等主要产出供给方的近期表现来看,虽然有少部分国家出台管控措施,但其政策表现克制,或及时对政策进行了合理调整。虽然对市场预期产生负面影响,但基本供应能力稳定,只是粮价升势却渐成。


但疫情和自然灾害等引起的暂时性短缺仍会加重局部供需失衡。虽然全球粮食供给总量上保持宽松,但对于一些粮食安全具有脆弱性的国家来说,如疫情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控制,确实很可能会面临粮食供应短缺的挑战,同时运输也将成为最突出的矛盾。波士顿咨询(BCG)发布最新报告《新冠疫情对运输物流行业的影响》显示,因需求下降、供应链断裂,国际航空、国际海运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呈低迷状态;公路运输方面,随着我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亚太陆运预计恢复近七成,但欧洲陆运不容乐观。同时,资本市场的炒作因素也会给粮价稳定带来干扰。可以预见的是,2020年在高价和短缺的双重压力之下,全球范围内存在贫困问题和粮食短缺难题的国家的处境将更为艰难,粮食供需的局部失衡局面也将进一步加剧。



三、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但部分非主粮价格存在上涨预期

现阶段,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简称“农业部”)数据对外公布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保障是绝对安全的。从人均粮食占有量来看,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达到472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到18%的安全水平,特别是两大口粮,即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一年全国人的消费量。


我国主粮对国际市场依赖性低,国内价格稳定机制完善,海外限制措施对国内粮价影响有限。如上所述,我国稻谷、小麦总体供应充足,进口量占比小,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农业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谷物净进口1468万吨,仅占我国谷物总消费量的2%左右。且我国进口的主要是一些强筋弱筋的小麦、泰国的大米等,主要目的是为满足需求余缺或者结构性的调整,更好地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更为关键的是,我国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和应急机制完善,具备应对危机风险的基础,加之及时有效控制了疫情,抓住春耕时机,为粮食丰收提供了保障。


但短期内大豆、玉米价格存在上涨预期。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粮食价格对国外因素影响的敏感度存在差异,例如虽然我国玉米进口量占比较低,但新产玉米已连续三年存在产销缺口,虽然进口占比有限,但进口的部分对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也具有重要意义。相比而言,大豆受到影响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豆对进口依赖度较高,超过80%的大豆都依赖进口,美洲是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源地。另据农业部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进口大豆数量达8851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出口量仅11万吨。


通过目前可得的公开信息可知,近期主要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疫情管控措施均有所升级,但对大豆装运未形成严重的、实质性影响,但确实也导致主要出口大豆港口的工作效率下降,或将造成后期国内大豆到港延迟。若后续疫情持续发酵,将可能造成我国大豆以及相关下游产品如豆粕、豆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大豆进口量1351.43万吨,同比增长14.22%。数据显示,3月开始,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上涨,从3月初的均价3666元/吨上涨至3月26日的均价4300元/吨。


从我国大豆主要进口国近况来看,阿根廷大豆从产地运至港口或加工厂的时间因疫情管控而可能遭遇延迟。自3月20日起阿根廷全国范围的封城,公路设立关卡严格检查通行车辆,全国范围内70多个城市宣布禁止运输谷物的大型卡车经过其辖区,及时送抵大型豆粕碾碎厂加工的大豆量显著减少。此外,阿根廷近期宣布将大豆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关税从去年12月的30%提高至33%,使得国际大豆价格也受到了支撑。经济下滑叠加疫情发酵,巴西近期出现排船期延长、罢工隐患增加等问题。3月24日巴西最大的大豆、玉米、棉花和牛肉产区马托格罗索州宣布全州进入为期90天的紧急状态以防控疫情传播;虽然政府部门也正在全力协调运输畅通以保障大豆出口,但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谷物卡车运输也遭到限制,那么谷物贸易将会严重中断,而大豆出口此时刚进入传统旺季。


3月以来,美豆对华出口大幅减少,全年表现存在不确定性。从近期公开信息尚未发现疫情对美国大豆出口产生实质性阻断等风险情况,但如果美国政府疫情防控措施升级,演变为各行业停工停产,美国国内的大豆压榨和出口都将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当前为北半球春季播种关键时节,疫情管控限制人员行动,也将会引发劳动力紧缺加剧,可能影响实际产出。4月下旬美国大豆将进入播种期,正值南美大豆上市,也是美豆对华出口传统淡季,加之目前疫情形势未明,因此美国表现更多要看下半年表现。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累计达到8850.99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总量为1694.3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9%,仅次于巴西(65%),随着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订,业界预计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有望突破9000万吨,美豆进口量可能大幅提升至3000万吨以上,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例如,美国农业部发布周度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截至3月5日对中国已经售出但是未装运的大豆数量只有6.3万吨,上次出现未装船量更低的时间则是早在2014/15年度即将结束时;截至3月12日当周,美国甚至没有对中国(大陆)装运任何大豆,这也是2018年12月27日以来首次中国缺席周度大豆出口检验报告。


四、总结与展望

总体来看,海外多国对粮食等农产品出口实施管控的主要原因是疫情爆发产生的系列冲击,一方面是现实障碍和已经发生风险,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近期国际上确实出现疫情蔓延阻碍出口、物流运输受阻,进而影响粮食供给的情况,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间接因素,主要包括对于疫情的负面预期、对于粮食安全的恐慌,以及资本炒作推波助澜。


针对前者,鉴于全球粮食供应总体情况,国际粮食价格会随着疫情得到控制而逐步回落;对于后者,对局部市场的伤害会更为显著,特别是如果部分国家之间可能存在囤积竞赛,将可能加重供给压力,在疫情形势严峻,贸易受阻的背景下,加之近期又陆续有一些国家加入限制或管控粮食(主要是主粮和油料作物)出口的行列中,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在非常时期粮食此类战略物资的稀缺和紧俏程度短期内仍然会居高不下。据彭博社统计,预计2020年世界粮食输出量将减少0.6亿吨,相当于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20%。


虽然疫情是近期影响国际粮食市场的最为突出的因素,但其他风险因素也在疫情催化下逐渐凸显。其中最根本的是因疫情持续发酵而出现并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扩大的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本次疫情预计将给全球带来4.1万亿美元的损失,数额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由于目前无法断定大流行的扩散程度,以及遏制疫情所需时间,高度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金融动荡乃至发生金融危机,也将最终传导至民生层面,考验各国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农业政策变更、自然灾害、病虫害可能导致的农作物减产。2019年以来,高温天气导致许多国家爆发旱灾,例如,阿根廷因农业政策致大豆减产、朝鲜因严重干旱导致粮食歉收;农业大国美国也受旱灾影响,其农业部预测2019-2020年度该国玉米、小麦将分别减产12%和11%。2020年初蝗灾又席卷全球多个国家地区,给埃塞俄比亚、埃及、中东、巴基斯坦乃至印度粮食生产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且还对夏季农作物的耕种产生了影响。


从我国来看,因主粮对国际市场依赖性较低,国家储备充足,具备应对危机风险的基础和条件,加之及时有效控制了疫情,最大限度上为春耕生产和粮食丰收提供了保障,因此预计今年国内主粮粮价具备坚实的稳定基础,玉米和大豆因外部因素存在价格上涨预期,价格风险可通过工具对冲并通过订单锁定货权,因此,近一段时期内更为突出的风险在于订单能否在疫情管控封锁下按时运输和交付。


综上所述,考虑到服务业、消费和投资是遭遇疫情直接冲击的领域,我们认为,那些高度依赖旅游业、大宗商品出口、金融体系脆弱(外汇储备匮乏、本币贬值等)粮食安全缺乏保障的甚至是已经处于短缺状态的发展中国家(非洲的形势将更为严峻)也将会面对更多挑战,而疫情持续的时间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疫情肆虐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因此应该杜绝非理性的采购囤积和保护主义政策,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恶性循环,抑制粮价上涨,避免因公共卫生危机而引发粮食危机。


来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微信公众号

7
标签: 多国 粮食 形势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北京:拓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收储、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场景

2024-12-09 14:31
69136

对部分粮食停征进口税以调控粮价

2024-07-19 11:19
84019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分析形势,规划金融工作重点

2024-07-01 12:35
29815

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2023-10-17 11:19
48689

“全球飞翔”跨境电商B2B贸易平台与多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

2023-05-16 10:15
1514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