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潜规则”
来源 | 瞭望消金(lwxj001)作者 | 咖喱
近日,瞭望消金盘点已揭露财报的10家持牌消金公司发现,2019年有6家消金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合计营业收入超300亿元;8家实现盈利,合计净利润达到38.07亿元。
其中,中银消金、晋商消金与华融消金因合规经营问题,营收、净利润单项出现同比负增长,而剩余7家持牌消金公司战绩均正向生长。
由此可见,当下如何有效防范风险,积极拥抱监管已成为持牌消金公司首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消费金融行业的正规军,如何稳健、合规地实现业务增长,也将成为持牌消金公司2020年的基本任务。
那么,你知道在消费金融行业有哪些“潜规则”吗?它们是否属于合理、合法范畴呢?
1
拉起24%红线,
平台服务费系合法行为?
此前瞭望消金曾多次报道,持牌消金公司因“发放贷款收取的利息、罚息及违约金,超过年利率24%”,而被法院驳回“讨债”诉求的案例。
其实在消费金融服务过程中,金融消费者并没有统一的认知。有的认为是24%,也有人认为是36%。究竟受法律保护的年化利率上限是多少?
据瞭望消金所知,法律条文中对年利率24%和36%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实际案例的具体不同情况,适用的利率标准不同。大致分为以下二种情况:
①借款人尚未支付利息的,出借人请求的利息,最高只能支持到24%,超过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②借款人已经支付利息的,如果有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超过部分可以要求出借人返还。
然而,2019年11月,陆续有消息透露,监管已明确要求,自2020年1月1日开始,贷款产品利率调整将至IRR口径下年化24%以下。
兴业消金曾因诉求年化利率超过24%在追债官司上吃过亏,在调整利率消息流出的第一时间,兴业消金是首家带头配合的消金机构。
从已揭露财报的消金机构来看,当前“独占鳌头”的招联消金旗下贷款产品的年利率均在36%以内,相当一部分都集中在27%-36%区间。
根据粉丝提供的借款界面显示,其在招联金融贷款的日利率为0.08%,折合年利率为28.8%。
瞭望消金注意到,在《315消费金融企业舆情通鉴》粉丝吐槽榜TOP10中,招联消金位居第二位。除了利息偏高的投诉,不少用户反馈存在收取平台服务费等附加费用的情况。(回顾:2020《315消费金融企业舆情通鉴》来了!)
事实上,持牌消金机构普遍存在收取“平台服务费”的情况。以招联消金为例,据客服回复,现在只要是新产生的借款都会有“平台服务费”,在第一期还款收取放款金额的1.5%。
瞭望消金发现,站在法律的角度,消金机构收取“平台服务费”属于合法范畴。毕竟平台在审批贷款过程中,从征信报告、个人信息评估及渠道对接等,都是不小的劳动付出。
想想看,平时我们租房子、买卖房屋及车辆等,只要找了中介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样换位思考下,收取“平台服务费”也是合情合理。
只不过消金机构在设置“平台服务费”区间时,要避免收费畸高的现象。借款人在贷款时,也要留意相关附加费用,学会“货比三家”,选择服务费率、年化利率较为合理的平台借款。
随着监管政策进一步对利率上限进行明确,再加上宏观经济逐渐承压,不少持牌消金公司主动收缩业务,降低服务费率,并进行线上化转型。
在移动端通过APP使用金融服务无可避免,因技术创新而产生的用户隐私泄露风险层出不穷,消金机构又该如何“避险”呢?
2
APP漏洞多,
保护用户隐私刻不容缓!
瞭望消金了解到,从2019年1月开始,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就已联合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专项治理工作。
去年8月,个人信息保护法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9月,央行发布《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的通知》,划定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四大红线。
2019年11月,四部委联合发布《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将收集与现有业务无关的个人信息认定为“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然而,瞭望消金整理发现,当前超半数持牌消金公司存在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业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的情况。
其中,2019年净利润出现负增长的晋商消金,旗下晋享钱包APP不仅收集用户手机应用列表,还将通讯录、通话详单、短信记录等个人信息作为信贷业务信息收集范围。
而夺得“2019年黑马”之称的长银五八消金旗下城一代APP,在用户注销账户时,还会手机用户手持身份证的照片。
并且长银五八消金APP在用户明确拒绝使用某服务类型后,还会频繁(如每48h超过一次)征求个人信息主体同意使用该类型服务。
瞭望消金还注意到,兴业消金属于持牌消金机构头部平台,但旗下空手到APP的合规程度属于同业中较差水平。
“APP需要读取多项权限(包括电话、存储、定位、相机、信息、通讯录权限)才能正常使用”,存在超范围收集信息、频繁索取访问权限的情况,且没有投诉举报途径,也没有防截屏、录屏的功能。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自评估指南》要求,APP运营者需要明确给出处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相关反馈、投诉渠道。
央行2019发布的《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规范》增强要求:客户端应用软件应实现身份认证过程的防截屏、录屏。
目前,我国已有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来针对性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持牌消金机构作为消金行业正规军更应以身作则,不断改进旗下APP的合规运营情况,确保用户隐私安全。
3
结语
消费金融热浪潮起,消费金融行业正走向成熟。
随着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巨头在股权、战略层面与持牌金融机构间深入相融,消费金融行业的开放创新程度将不断加深,形成良性竞争、融合共生的新格局。
而在这样的新格局中,合规经营的持牌消金公司将拥有更多合作的机会与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