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公业务怎么样了?

2019-12-03 17:5152961

3年了,是时候重新关注对公业务了吗?过去几年,随着基建、地产承压,银行对公业务也随之放缓,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行业对公资产质量则不断暴露。与此同时,由于零售业务风险分散,更契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关标签行招行、平安等受到资本市场追捧。而大部分对公银行估值则不断创新低,当前板块整体的PB(LF)仅0.78x,对应隐含不良率高达12.7%,充分反映市场悲观预期。


作者:马婷婷、陈功

来源:马婷婷深度研究(ID:mtt_bank666)


核心观点


3年了,是时候重新关注对公业务了吗?过去几年,随着基建、地产承压,银行对公业务也随之放缓,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行业对公资产质量则不断暴露。与此同时,由于零售业务风险分散,更契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关标签行招行、平安等受到资本市场追捧。而大部分对公银行估值则不断创新低,当前板块整体的PB(LF)仅0.78x,对应隐含不良率高达12.7%,充分反映市场悲观预期。


实际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下,对公业务仍是银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便是零售标签行,对公存款占比也在70%左右。长期我们依然坚定看好零售基础扎实的优质银行,但当前时间点,我们注意到对公业务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未来或有估值修复的投资机会


行业分析:对公存量包袱不断减轻,对公资源投放开始回暖。16年不良高点距今3年有余,监管引导+银行自身努力下(加大核销及处置力度、主动降速、积极优化信贷结构),叠加近期逆周期政策不断加码(如1万亿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允许作为项目资本金、下调部分项目资本金比例等),对公业务已出现一些积极信号:


1)多个“信号”指向对公存量风险不断减轻:

A. 总量上看,对公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3年增速不超过5%,19H则首次“净减少”。

B.结构上看:对不良贷款影响最大的两大行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19H首次出现不良余额与占比的“双降”。

C. 拨备计提角度:19H在拨备前利润增速稳步提高的情况下,对公业务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增速下降至仅1.03%,年化的信用成本也首次回落至1.37%。

D.不良认定:上市银行不良/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逾期贷款比例提升至85%、129%,均为14年以来最高。

E.动态指标看:各项迁徙率指标还在波动,但正常类,次级类的迁徙率已出现见顶回落迹象。


2)对公资源投放回暖。

A.信贷角度看,19年1-10月金融机构新增对公贷款(不含贴现)共计6.6万亿,已超过18年全年(上半年小微发力,带动短期贷款同比多增6000亿,下半年基建回暖,8-10月对公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500亿)。

B.投资资产角度看,一方面720指导意见后,非标融资压降幅度大幅放缓,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明显加码(过去2年增速在40%左右)。


上市银行这一趋势更明显,19年上半年对公贷款净增2.8万亿,超过零售贷款的2.4万亿,更是已超去年全年增量(2.5万亿),其中基建类、租赁及商务服务业是主要的投资方向;政府类债券也增持1.7万亿。


个股对比:假若对公回暖,谁更具有投资价值?

整体看,国有大行、城商行对公业务占比较高,股份行分化较大,个股代表包括工行、北京、中信、光大、兴业、贵阳、杭州等,具体来说:


1、国有大行:布局较为均衡,客户资源优势大,其中工商银行的对公业务综合能力较强。工行对公业务ROA为1.76%,PPOP/A达3.37%,可比银行最高,其优质客户资源佳,在中收(对公占全行中收比重的60%)、负债端(对公存款成本率仅1.42%)、经营效率(成本收入比仅20%)等方面均有优势。此外,其资产质量较为稳健,但对公信用成本为1.65%,大行最高,若未来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将自然减轻其计提压力,释放利润。


2、股份行:分化较大,各具特色,其中:


1)中信银行综合盈利能力较强,其议价能力(存贷利差高达3.19%)、经营效率(成本收入比仅20%)、中收创收能力均较强,但资产质量相对略逊一筹;


2)光大银行较为稳健,综合来看较优。一方面其基建贷款投放力度较大(占总贷款比重达15%,股份行最高),另一方面对公贷款收益率(5.02%)扣除存款成本率(2.17%)及不良率(1.93%)后的对公贷款“毛利率”为0.92%,在大行+股份行中仅次于工行(1.09%)、民生(1.06%)。


3、城商行:与区域经济绑定,关注客户、资产质量。以北京银行为例,其48%的贷款投向北京、天津地区,以大型对公客户为主,因此各项指标表现类似大行,资产质量稳定,存款沉淀能力强(活期占比高达57%),中收创收能力佳,经营效率高(成本收入比仅22%),其对公业务综合ROA为1.85%,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投资建议


综合来看工商银行对公项目资源丰富,综合实力最佳,其19PB仅0.84x为近3年历史底部,股息率高达4.28%,投资价值凸显。此外光大、中信对公业务综合实力也较强,未来可持续关注不良出清情况,或有估值修复机会(19PB分别仅0.70x、0.72x)。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恶化,利率市场化推进影响息差,金融监管超预期,风险分类趋严迫使银行加强不良认定。


报告正文


前言:3年了,是时候重新关注对公业务了吗?


近年来,基建、地产等投资增速放缓、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速度也随之放缓;且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银行对公贷款的资产质量不断暴露。与此同时,零售业务因其风险分散、不良率低,契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等特点,受到银行的重视,相关标签行如招行、平安银行等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但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结构下,对公业务是银行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便是零售业务的标签行,对公贷款占比、营收、利润等贡献度也占到非常大的比例,且存款端,对公业务尤其重要,对公存款占总存款的比重在70%以上。


长期来看, 我们依然坚定看好公司治理优异、零售基础扎实的优质银行。但站在当前时点,我们注意到银行的对公业务出现一些积极信号,未来或有估值修复的投资机会。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维度:


1、对公的资源投放开始回暖。逆周期政策不断加码,基建补短板+支持民企、小微成为托底经济重要的发力方向。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力度进一步加大、资本金门槛不断降低,也不断撬动项目融资需求改善。叠加利率下行、资产荒等经营背景,银行业已经加大、且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对公业务、尤其是中长期基建类贷款的资源投入,大型基建项目资源丰富的低估值银行更有估值修复的空间。


截止2019年中报,上市银行的增量贷款结构中,对公贷款(不含贴现)的规模增长近2.8万亿,已超过2018年全年的投放量。而短期消费型个人贷款的投放则较为疲软,消费贷+信用卡的增量仅不到3500亿(暂不考虑ABS转出的影响),仅占2018年全年的20%左右。于大行、股份行而言,在投资资产中,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配置力度也不断加大。


2、资产质量包袱大幅减轻。在不良贷款认定不断趋于严格的情况下,银行(10家样本行)对公贷款的不良率下降至2.21%,且截止2019年中报,首次出现对公贷款的不良余额净减少。银行在减轻资产质量的包袱上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1)持续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16年以来,银行继续保持高强度的不良贷款核销及处置力度,累计核销及转出不良贷款金额2.2万亿,占利润总额(16-19H 累计)的44%;


2)不断优化对公贷款的结构。12-15年为对公贷款风险暴露的集中期,银行(10家样本行)整体对公贷款的不良率从12年的1.13%快速提升至最高达2.44%(16年),其中批发与零售业、制造业为重灾区,对公不良率上升的1.31pc中,这两大行业合计贡献了1.04pc。


15年以来,银行业主动优化对公贷款结构,批发零售业、制造业贷款占比由14年的24%、11%,下降至19H仅17%、6%,而低风险的基建类贷款+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含部分城投贷款,不良率仅0.91%)合计占比则从14年的35%提升至19H的45%。


3、估值极低,隐含不良率超12%。除零售标签行以外,多数银行的估值水平持续走低。截止目前,上市银行整体的PB(LF)水平仅为0.78倍,隐含不良率高达12.72%,且大多银行估值创历史新低,这充分反映了市场的悲观预期,安全边际较为充足。


在本篇报告中,我们试图从资产摆布、收入利润占比等维度进行分析,找出“对公标签行”,且结合其资源禀赋、公司治理综合能力、对公业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因素,筛选出相对稳健的标的,期待其在2020年有估值修复的机会。



一、对公业务:资产质量包袱大幅减轻,投放回暖


上一轮对公风险暴露简要回顾:问题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12-15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盲目扩张、中小企业过度互保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行业对公贷款经历了一轮较大的风险暴露期。我们选取了10家体量较大、数据较全的银行进行分析,其整体对公贷款不良率从12年的1.13%快速上升至16年最高达2.44%,其中批发与零售业、制造业贷款不良率分别从2.23%、1.81%,上升到8.02%、5.01%,对公不良率上升的1.31pc中,这两大行业合计贡献了1.04pc,是行业对公不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15年以来银行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一方面压降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贷款占比(驱动两大行业的不良贡献度有所下降),另一方新增信贷主要投向资产质量较好的基建相关领域,带动对公不良率开始稳步下降。


我们观察到,17年以来,部分基建类贷款(主要是交通运输行业)的不良率有所上升,但整体仍保持在0.71%的较低水平。预计这部分信贷资产质量未来将继续保持稳健,主要基于:


1)720央行指导意见后,非标处置相关要求放宽;

2)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基本完成;

3)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有望继续加速;

4)允许专项债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既扩大了项目范围,又将部分项目资本金比例下调至20%)。当前环境整体有利于基建需求回暖,并实质上缓解了不少基建项目的融资压力。



1.1 多个“信号”指向对公存量风险不断减轻


1)总量上看,行业对公不良余额17年以来基本“止增”,19H实现净减少。10家样本银行数据来看,10年以来对公不良贷款增速持续提升到15年最高达53%,此后持续回落。17年以来已连续3年增速不超过5%,19H则首次实现对公不良余额“净减少”。



2)结构上看,19H批发与零售业、制造业不良余额与占比同时“双降”。14年以来银行业更多的是依靠结构调整来实现对公不良的控制,体现为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的贷款余额持续压降,但不良率仍持续上升。而19H批发零售业、制造业首次出现不良贷款余额与占比同时“双降”,不良率分别环比18A下降1.7pc、0.2pc至6.6%、5.7%;



3)拨备角度看,在PPOP增速稳步提升的情况下,对公拨备计提增速开始放缓。14年以来,老16家上市银行整体加大了对公业务的拨备计提力度,信用成本从13年仅0.46%快速上升至18年的1.64%。值得注意的是,19H老16家上市银行在盈利能力继续提升,PPOP增速稳步提高的情况下,对公业务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增速下降至仅1.03%,年化的信用成本首次回落至1.37%。


虽然我们无法单独拆出对公业务的拨备覆盖率,但从综合的拨备垫角度看,上市银行整体的拨备覆盖率(210.2%)、逾期贷款拨备覆盖率(177.7%)均已提升到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风险抵御能力稳步增强。



4)不良认定标准不断提升,当前行业整体的资产质量已基本上是14年以来最“扎实、干净”的状态。监管引导下,上市银行已逐步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并按照不良贷款的要求提足了减值准备,19H上市银行不良/逾期贷款、不良/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例已提升至84.5%、129%,为14年以来最高水平。



5)动态来看,各迁徙率指向存量包袱大幅减轻。在不良认定不断趋严的政策引导下,目前各项指标还在波动,关注类贷款迁徙率(26.5%)、可疑类贷款迁徙率(22.5%)继续保持稳定,但正常类,次级类的迁徙率已出现见顶回落迹象,其中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已降低至14年以来的新低(2.15%),回归10-14年2%左右的正常水平。目前银行的不良率水平越来越真实、且暴露愈发充分,资产质量指标的可信度不断提升。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信号(尤其不少首次出现的信号)或已表明上市银行对公业务的存量包袱已大幅减轻。



1.2  怎么做到的?监管引导+银行自身努力


近年来,防范金融风险、加快风险出清、提升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一直是监管的“重中之重”,银保监会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如银保监会2018年7号文根据各家银行贷款分类的准确性、处置不良贷款的主动性、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在拨备覆盖率、拨贷比的监管要求方面给予优惠(最低只需满足120%、1.5%)。


再比如,19年4月的《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指引》,着力引导银行提升金融资产整体的不良认定标准。这些政策旨在鼓励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提升不良认定标准,引导银行业资产质量更“稳健”、“扎实”。


总体来说,在监管引导+银行自身努力下,过去三年成效显著:


1)银行加大了核销及处置的力度。从老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来看,13年以来核销及转出力度迅速加大,从12年以前每年仅300多亿的规模快速提升到16年超过5000亿。


16年以来,在资产质量稳步改善的情况下,银行继续保持较高的处置力度,累计核销及转出不良贷款金额2.2万亿,占利润总额(16-19H 累计)的44%,考虑到上一轮风险暴露的核心在于对公业务,预计这部分核销及处置大多用于对公包袱的出清;



2)主动“降速”。12-15年风险暴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规模至上”的商业模式下,不良生成压力加大的同时还在加速扩张(老16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增速从13年的10.72%上升至16年的13.03%),进一步加大了后续的不良压力。但


15年后,随着监管趋严+MPA考核体系的建立,行业规模扩张明显放缓,其中对公贷款增速从15年之前10%左右骤降至当前在5%左右,其背后是银行“痛定思痛”,加大风控门槛的同时压降存量风险,商业模式正逐步转化为“内源式”、“高质量”发展。



3)主动优化结构,压降高风险行业占比。批发零售业与制造业是影响当前银行对公资产质量的最大的因素,两者合计贡献了全行业一半以上的对公不良贷款,也是上一轮风险暴露的主要原因。


15年以来,银行业主动优化对公贷款结构,批发零售业、制造业贷款占比由14年的24%、11%,下降至19H仅17%、6%,而低风险的基建类贷款+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含部分城投贷款,不良率仅0.91%)合计占比则从14年的35%提升至19H的45%。


1.3 基建+小微发力:对公回暖,贷款增长重归“常态化”,增持地方政府债


18年以来“逆周期调节”政策不断加码,其中基建补短板+支持民企小微为下一阶段支撑经济企稳的重点领域,也是银行对公业务回暖的重要方向。


1)基建方面,在今年6月中办、国办允许专项债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后,9月国常会进一步扩大资本金适用项目的范围,11月下调部分项目资本金比例至20%,并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万亿元(相当于19年的47%)。专项债发行力度加码、作为项目资本金等可有效撬动基建需求进一步回暖;



2)小微方面,18年以来各部委积极制定各项政策支持小微、民企融资,包括定向降准、相关利息税收减免、降低小微贷款资本消耗等等,以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民企的支持力度。


从全行业数据来看,相关政策的成效已开始显现:

1)投资资产:非标融资保持稳定,地方政府债发行加速。一方面,在720指导意见后,非标处置要求有所放宽,非标融资降幅大幅放缓(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从最高每月压降3000亿左右下降至当前1000亿左右),缓解了不少项目的融资压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明显加码,过去2年保持40%左右的增速,到10月末存量规模已达9.41万亿,根据中债托管数据,预计银行持有其中的70%以上。




2)信贷资产:小微+基建发力,对公短期+中长期均有所回暖。从总量上看,19年至今金融机构新增对公贷款(不含贴现)共计6.6万亿,已超过18年全年近2000亿,其占新投放贷款的比重也回升到46%。



其中上半年小微发力明显,这也是全行业对公短期贷款、票据分别同比多增近6000亿、7900亿的重要原因。下半年随着基建补短板政策不断落地,8-10月对公中长期贷款已连续回暖,合计同比多增3500亿。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力度加大、资本金门槛不断降低,正不断撬动项目融资需求改善,叠加利率下行、资产荒等经营背景,银行业整体作为实体经济的服务部门,已经加大、且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对公业务、尤其是中长期对公贷款的资源投入。


从上市银行的资产摆布来看,这一趋势更明显:19H上市银行贷款新增5.9万亿,增幅6.8%,其中对公贷款(不含贴现)增2.8万亿(+5.6%),已超去年全年,占新增信贷投放的47%,其中基建类是主要的投资方向,上半年相关贷款增加9000多亿,增速高出对公贷款整体0.3pc,与此同时非信贷资产中,政府类债券(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增持1.7万亿,占新增投资类资产的65%。



二、个股群像:假若对公回暖,哪些银行值得关注?


我们深入挖掘了各家银行对公业务的各项指标,并从战略定位、经营特色、客户结构等多维度分类分析各家银行的对公业务的优劣势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对公业务ROA分析框架,比较各家银行对公业务的综合实力。详细的对公业务指标对比附在最后,以供更全面的进行对比。


2.1 个股概览:哪些银行“对公”业务占比较高?


整体来看,国有大行对公贷款占比较高,且其中基建项目相关的业务占比也较高,城商行、股份行分化较大:


1)国有大行优质项目资源丰富,对公占比整体较高。信贷角度看,19H国有大行对公贷款比重较高(整体在60%以上),其中基建+租赁商务服务业占贷款总额的30%左右。投资资产角度看,其政府类债券(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国债无法单独剔除)占比整体在15%以上。


其中工商银行对公业务占比较高,对公贷款占比达61%,其中基建类+租赁商务服务业贷款占总资产比重达33%,为国有大行最高,此外其投资端也持续增配政府类债券,到19H占总资产比重达16%。


2)股份行中,中信、光大、兴业、华夏银行基建类贷款占比较高,其对公贷款占比分别为,51%、55%、54%、67%,其中基建+租赁及商务服务业贷款占比分别为20%、21%、21%、27%。此外,兴业银行投资端特色凸显,其政府类债券、非标占总资产比重分别13%、14%,相比同业较高。


3)城商行一般与区域经济绑定,基建相关类资产的占比较高。其中对公贷款占比大多在60%以上,且结构上与大行类似,基建类+租赁商务服务业占贷款总额的25%左右。但与大行不同的是城商行的非标占总资产比重为15%,相对较高。


其中北京银行、成都银行基建类+租赁及商务服务业贷款占总资产比重分别为13%、17%,相比同业较高;南京、郑州、长沙主要是非标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高,分别为18%、32%、21%;贵阳、杭州银行不论是基建类贷款、还是非标及地方政府债占比均较高。



2.2 国有大行:业务布局相对较为均衡,其中工行综合服务能力更强


国有大行体量较大,对公、零售业务均为他们“均衡发展”的一环,战略层面主要强调资源在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之间均衡调配,业绩贡献的角度看,其对公业务营收、利润的贡献度在45%左右,较为均衡。



国有大行对公客户以中大型国企央企为主,整体的资产摆布风格稳健。这类客户的贷款收益率不高(4.5%左右),但优势在于:


A.创造大量中收:国有大行对公业务所贡献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全行的40%左右;

B. 沉淀低成本活期存款:平均对公活期存款占比为59%,四大行的对公存款成本率均在1.5%左右,远低于其他类型银行;

C.经营效率较高:工、建、农对公业务平均成本收入比仅20%左右,远低于同业。



综合来看,国有大行中,工行的对公业务相对较强。工行对公业ROA(税前)高达1.76%,明显高于同业,从ROA分解的各项贡献度来看,得益于其优质客户资源佳,其各方面优势都较为突出:


1)利息净收入对ROA的贡献度高达2.96%,主要得益于存款沉淀能力强,其对公活期存款占比高达57%,带动其对公存款综合成本率仅1.42%;


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对ROA的贡献度高达1.08%,远高于同业,主要是优质客户的中收创收能力强,其对公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全行比重高达60.4%;


3)单客创收能力佳,运营效率高。19H对公业务的成本收入比不到20%,老16家上市银行中最低,其成本对ROA的贡献度(-0.84%)优于同业。

综合下来,工行对公业务的盈利能力强,PPOP/A为3.37%,可比银行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对公资产质量一直稳健、较优,且当前拨备计提力度仍较大。其19H对公不良率回落7bps至仅2%,且过去几年核销及转出率仅35%左右(当年核销及转出/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生成率仅0.6%左右,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但出于审慎角度拨备计提力度较大,信用成本(1.65%)为国有大行最高,若未来对公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或将自然减轻其拨备计提压力,带动综合ROA更上一个台阶。



2.2. 股份行:各具特色,中信、光大银行较优


不同股份行对于对公业务的战略定位,也形成了不同的业务风格。

例如,招行战略上以零售业务为核心,对公业务作为“一体两翼”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围绕核心战略客户展开(86%来自大型企业)。抓住这些战略客户,招行承担较低风险的同时(对公不良率仅2.00%,低于大多数股份行),从中获取稳定的综合收益。


19H招行对公业务沉淀了3.03万亿的低成本存款(成本率仅1.7%),扣除1.77万亿的对公贷款后,富余的1.2万亿以内部FTP转移定价的方式,用于支撑高收益的零售资产投放,实现效益最大化。招行对公业务ROA高达1.54%,在披露相关数据的股份行中占比最高,市场一定程度上或过度关注其零售业务的光辉,忽略了其对公业务的优势。


我们主要从对公业务的视角切入,筛选出以对公业务为重心,对公业务综合实力较强、或更具特色的银行。


1)光大银行基建类贷款占比较高,且对公综合实力较强。


1)基建贷款投放力度较大。过去三年光大银行加大零售贷款投放的同时,其实对公贷款复合年均增速(CAGR)高达12%(股份行中仅次于兴业、民生),也在稳步增长。其中,基建相关贷款投放力度较大,19H基建类贷款占总贷款比重达15%,在股份行中最高,考虑租赁及商业服务业后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0.8%,若未来基建需求回暖,光大银行将从中充分受益。



2)对公资产综合盈利能力较强。根据19H数据粗略测算,其对公贷款收益率(5.02%)扣除对公存款成本率(2.17%),以及对公贷款不良率(1.93%)后,其对公贷款的“综合毛利率”为0.92%,同业中居前。



3)对公资产质量较为稳健。过去几年光大银行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19H核销及转出率提升至93%),并加强了不良认定标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已全部纳入不良),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H对公不良率较18年末环比下降3bps至仅1.93%,预计未来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2)中信银行对公业务综合议价能力强,19H对公存贷利差高达3.19%,可比银行中仅次于华夏银行的3.2%,一方面对公贷款收益率高达5.19%,在可比银行中最高,另一方面其存款成本率仅2%,股份行中仅次于招行和华夏。与此同时,其对公业务的成本收入比仅20%,基本与工行相当。



目前资产质量仍是制约中信银行对公业务的核心因素,其19H对公贷款不良率为2.64%,为可比银行最高,仍处于上升趋势中(但升幅已逐年趋缓),对应信用成本高达2.32%,也是可比银行最高,若未来对公资产质量能够出清,其对公业务弹性较好。



2.3.城商行:关注区域经济、客户结构


城商行作为区域性银行,基本上都以对公业务为主并与当地实体经济深度绑定,上市城商行整体对公贷款、存款占比分别为65%以上,远高于其他类型银行。一般而言,城商行的贷款投向也主要集中在本省或相邻的经济区,如北京银行47.64%的贷款投向北京、天津地区,南京银行94.42%的贷款投向江浙沪地区,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公业务的客户结构,对城商行对公业务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以北京银行为例。北京银行对公营收、利润占比分别高达55%、65%,是标准的以对公客户为主的“城商行”,与此相对,南京银行的优势主要在金融市场业务,其对公、资金业务的利润占比均为47%。北京银行身居京津冀,拥有丰富的对公客户资源,客户结构与大行类似,以大型客户为主,其对公贷款中政府基建类贷款占比达20.5%,高于大多数城商行与股份行,因而最终体现的优势也与大行类似:



1)资产质量相对稳定,虽然没有披露对公贷款的不良情况,但其信用成本一直保持在1%左右(从未超过2%),且不良生成率从未超过1.5%;


2)存款沉淀能力强,虽然没有披露对公存款成本率的情况,但其19H对公活期存款占比高达57.4%,明显高于同业;


3)中收创收能力强,19H北京银行对公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全行的72%,在可比银行中最高;


4)经营效率高:19H其对公业务的成本收入比仅21.87%,可比银行中仅略微高于工行和中信银行。


而相比国有大行,北京银行的优势在于拥有城商行的高成长性,过去3年其对公贷款、存款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17%、11%,明显高于同业。展望未来,需要密切关注环渤海地区经济走势,以及风险出清情况。



2.4 假如未来对公业务持续回暖,哪些银行更值得关注?


综合来看,在逆周期政策不断加码的背景下,2020年以基建为首的对公需求有望继续回暖,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主要从两个维度入手筛选标的:


1)对公业务较强,且业务占比(尤其是基建类占比)较高的银行。招行虽然对公业务也很强,但其零售优势更突出,依旧应以零售银行的思维方式来评估其投资价值;


2)估值被明显低估、且业务稳健的银行。因为中长期看,我们依然坚定看好公司治理优异、零售基础扎实的优质银行,其商业模式也更符合经济发展阶段。我们主要是结合其资源禀赋、公司治理综合能力、对公业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因素,筛选出相对稳健的标的,期待其在2020年对公业务回暖所带来的估值修复的机会。


整体看,工商银行对公业务综合实力最佳,项目资源丰富,若对公业务持续回暖工行将充分受益。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其19PB仅为0.84x,基本为历史最低水平,而过去几年分红稳定(分红率在30%左右),股息率高达%,投资价值较好。


此外,股份行中的中信、光大值得关注。其19PB分别0.70x、0.72x,均为近三年最低水平,对应隐含不良率分别高达12.95%、12.83%(而19H实际不良率分别为1.72%、1.57%)。两家银行基建类贷款占比相对较高,且对公业务综合能力也在各类银行中较强。此外,浦发银行对公业务资产质量改善趋势在股份行中较好,而兴业银行投资端能力最强。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加速恶化,负面影响银行对公客户的经营状况,带来对公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2、利率市场化推进超预期,尤其是大型企业客户贷款收益率大幅下降对银行息差造成负面影响;

3、金融监管超预期,影响银行表内外资产扩张节奏;

4、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落地,或使银行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的确认力度。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19年11月28日发布的报告《深度专题:银行对公业务怎么样了?》,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11
标签:对公 业务 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珠海华润银行肇庆分行对公业务团队长岗位招聘

2022-07-24 21:07
11310

招商银行宁波分行对公业务部门总经理级干部(台州)岗位招聘

2022-07-08 16:48
21379

招商银行宁波分行对公业务部门总经理级干部(台州)招聘公告

2022-06-24 16:10
27644

金融壹账通“助跑”银行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1-12-30 16:37
33088

疫情下的银行数字化转型:产业链金融是对公业务数字化的突破口

2020-07-24 17:01
161073

汽车金融的对公业务怎么做?

2020-05-30 18:18
15773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