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注重教育发展。在“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沿着“时光隧道”,人们不仅感受着祖国波澜壮阔的发展,更看到了教育事业所取得的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注重教育发展。在“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沿着“时光隧道”,人们不仅感受着祖国波澜壮阔的发展,更看到了教育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成就:从八成以上人口是文盲到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从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到2015年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启动,一系列制度措施和保障体系,有力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今年9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起了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现在教育总体水平已经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教育成为公共财政第一大支
“1985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正式确立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截至2019年3月,全国92.7%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建设储备了大量人才。”成就展上,讲解员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详细的介绍。
再穷不能穷教育。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我国实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4%的目标,并连续七年保持在这一水平上。我国全社会教育总投入超过4.6万亿元,和建国初期相比,年均增长13.4%,教育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而在各级教育经费投入中,义务教育投入最多、占比最大。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46135亿元,其中义务教育经费投入20858亿元,占比达45.3%。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成就展上,照片“我要上学”中那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1992年4月,“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开始实施,以公益的力量号召自愿捐款和志愿服务,募集和配置社会资源,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上好学,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代表着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后来上了大学,一大批贫困儿童的命运也由此改变。截至2018年,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50多亿元,资助困难学生595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10所,希望厨房6236个,援建希望工程图书室31109套,培训教师114306名。
稳步迈进高等教育强国行列
“基础教育巩固提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着力点。”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成就展自9月24日对社会公众开放以来,截至10月20日,累计观展人数已超过55万人次,有许多人是特意到展馆打印1977版高考准考证的,其中不乏“老三届”的身影。
1977年,中断11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年底,全国570多万考生走进考场。恢复高考,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1949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为16.5万人。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834万人。2015年10月,国务院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从“211工程”、“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正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稳步迈进。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去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组合投融资支持的实施方案》,致力于解决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使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根据教育部数据,2018年,中国高校招生790.9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48.1%。2019年,随着高等职业学校扩招100万政策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超过5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阶段进入了普及化阶段。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潘华博士认为,总体上看,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使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他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经济发展的维度来看,高等教育普及化将有力推动我国实现从人口资源强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为经济发展动能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基础。从社会发展的维度来看,高等教育普及化使接受高等教育从部分人的“特权”转变为越来越多人的“义务”,为社会阶层流动提供更为通畅的渠道,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育现代化正加速推进
在成就展的第三部分“改革开放”展区,专门展出了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是对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指导思想的精辟概括。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力指导推动了教育改革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在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世界上没有先例。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实施方面,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设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与路径。如果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描绘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远景蓝图,那么《实施方案》就是行动计划和施工图,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本文源自: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