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如何助力建筑行业过冬?
供应链金融这一融资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各个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行业当中为解决众多中小施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来源:瑞通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这一融资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各个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行业当中为解决众多中小施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创新房地产供应链金融服务,盘活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一方面可以为整个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选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灵活的财务安排,缓解房企的流动性压力,降低融资成本。
建筑企业通常存在较大的资金的需求
由于承接项目需经过招投标确定,随市场竞争加剧,建筑企业还存在要求垫资施工等现象,且工程款拖欠难收;
由于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复杂和产品形式多样,使得其产品在建造过程中需要耗用大量的物资设备;
由于建筑企业产品通常只有在建成并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才开始回款,过程付款比例低,结算付款周期长,资产流动性差,这要求建筑企业保有大量流动资金。
建筑行业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
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分布点多、面广、线长,施工队随工程项目转移生产点,特别是国际建筑项目,经营呈现法人多极化,导致资金分散,并形成资金闲置;另一方面多极化管理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产生投资失误,无法实现资金时间价值。
建筑行业资金周转压力较大
建筑行业竞争激烈造成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且由于建筑企业回款周期长、缺乏合格的担保、质押物等原因,基于风险性和可盈利性考量,建筑行业较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授信。
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对象是建筑施工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对建筑施工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上游的中小企业将核心企业给它的赊账凭证转让给金融机构,进而取得融资用以继续自身再生产,若到还款期限中小企业不能还款,则金融机构可凭应收账款向核心企业收款;
预付款项融资模式:下游的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上缴一定押金并凭借核心企业的信用向金融机构贷款,所获贷款用以向核心企业进货。而为确保中小企业的融资是为了进货,通常会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货物进行监管;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中小企业利用手头上的货物抵押申请贷款,货物存放在第三方监管公司,由第三方监管公司负责货物的监管、货价的评估以及货物的发放等,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监管公司给出的评估结果发放贷款,中小企业用运营所得还贷。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本身便已存在为了项目正常推进建筑企业通常愿意接受一定的垫资施工以及工程款的拖欠的现象,为下游企业作出担保的预付款项融资模式在目前形势下也会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减轻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以及大型建筑企业的产能出清。
保理是基于建筑核心企业的信誉,通过与银行谈判,取得较好的融资条件和较大的额度,然后将额度分解给核心企业和银行共同认可的供应商,以供应商为贷款主体,以供应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为质押,并承诺到期还款的一种融资形式。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与保理相比,虽然名称不同,在操作程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实质基本一样。
应收款项供应链融资的流程如下:
1) 建筑核心企业与银行谈判。核心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向银行列出需求清单,银行根据需求,在制度范围内设计融资产品。
2) 建筑核心企业筛选合格供应商并向银行推荐,并提出对各个供应商授信额度分配方案。
3) 银行对建筑施工企业推荐的供应商进行审核,确认对合格的供应商分割授信的融资方案。
4) 签订融资合同: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供应链融资合同,主要确定贷款主体、授信额度、利率条件、供应商条件、融资协议有效期、每笔放款周转期、应收账款的确认形式等条款。
5) 审核通过的供应商到授信银行开立账户。
6) 至合同约定付款期,下游供应商与建筑施工企业对账。
7) 核心企业在标准格式的应收账款确认单上确认。
8) 银行根据核心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发放贷款,款项直接放到供应商账上。
9) 融资产品到期,建筑施工企业还款。授信额度释放。
应收款项融资模式主要应用于为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进行融资,银行以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为风险控制主体,以建筑施工企业的供应商为融资主体,通过责任捆绑,以供应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为质押,以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总授信额度分解,来实施对供应商的贷款。
供应链与金融建筑行业与是紧密联系的,只有紧密合作,才能促进金融业务的增长,开源新通路,进而也确保了建设方的工程质量和进度,才可以共同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