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衣食住行 金融科技重塑保险服务新生态
回望2018年,“科技赋能”成为金融行业的热词。
回望2018年,“科技赋能”成为金融行业的热词。
这一年来,以大数据、生物识别、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技术日渐成熟,并加速向金融领域广泛渗透,极大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便利性和高效性,金融科技已成为服务民生的一项重要手段。特别是保险科技在赋能传统行业的同时打造出全新的商业生态体系,深刻影响着行业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保险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从今年1月30日,人保金服联合58集团、易车集团、美国Solera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保险科技项目“爱保科技”正式上线,1月31日中国保险学会与金融壹账通共同发起成立“保险智能风控实验室”,到蚂蚁金服分别在5月和7月发布的将图像识别升级成视频识别的定损宝2.0版本和缩短到“秒级”的首款全流程AI快赔诞生,再到众安保险全资子公司众安科技于8月上线的国内首个“商保智能开放平台”,能够看出,无论是智能风控技术、智能定损技术、自动化理赔技术、智能核保技术还是智能开放平台,科技正在为保险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深度赋能,提升传统保险供给的效率,满足不断增长与动态变化的保险需求。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金融要回归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这一年来, “无科技不金融”已成为金融行业的共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让金融科技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科技赋能在扩大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效率方面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赋能金融行业,更肩负着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的重任。
保险科技助推产业化升级
2018年以来,各类资本持续涌入保险科技领域,加速布局保险业务,除了持牌险企,还有保险中介以及科技公司的踊跃加入,助推了产业链升级。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5家持牌险企成立近50家科技子公司。除了持牌险企外,大型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加入“战局”,以参股等方式持有保险牌照。
2月24日,原保监会批复美团点评实际控制的重庆金诚互诺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获得保险中介机构牌照;7月24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的增资方案,增资后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30%。这意味着京东拿到了一张财险保险牌照;11月2日,京东宣布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更名为京东安联财产保险公司,这也是继阿里、腾讯后第三家互联网巨头拿到保险牌照。此外,百度、小米、美团、滴滴、今日头条、新浪、唯品会也加速布局保险业务。同样值得关注的是,12月20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向保泰人寿发出首张虚拟保险牌照。这家新型保险公司持有和使用全数码分销渠道,不涉及任何保险中介。
随着产业链升级加速,防控互联网保险业务风险也成为2018年监管层的主要着力点。1月17日,原保监会印发关于《打赢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关注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的、影响客户信息安全的、互联网借贷相关的各类新型保险业务风险和财险公司、人身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与第三方网络平台合作开展保险业务的风险隐患,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汇总并评估各类互联网保险业务风险以及非法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风险。
6月4日,银保监会还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明确指出在发展互联网保险领域,银保监会将重点展开险企偿付能力真实性核查工作,加大查处力度,对造假公司采取严厉措施;此外,互联网保险产品在网络平台的销售过程中,涉嫌未明确说明免责条款、未完整披露保险产品条款、宣传内容不规范等问题,也作为2018年金融监管部门整治的险企风险问题之一。
针对互联网保险的具体监管和执法,也贯穿了防范风险和从严监管的要求。最引人关注的是今年11月,两款“互联网+互助”保险产品被监管约谈,并被叫停。其中一家被叫停的原因是“涉嫌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性宣传、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
科技赋能服务“医食住行”生态圈
近年来,在金融领域“互联网+”背景下形成的金融科技,对于金融服务的效率、模式以及金融消费者体验带来了全新的提升。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普惠金融的发展正迈入新的发展阶段,金融生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改变。
“平安的科技生态不是空中楼阁,我们通过创新科技深度赋能应用于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及智慧城市服务五大生态圈,围绕客户的医食住行、生老病养等生活场景,实现与客户全方位无缝接触,并提供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金融服务,从而扩展出更多的业务。”中国平安集团董秘兼品牌总监盛瑞生在近日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平安依托技术、人才、资金、场景、数据等方面的优势,金融科技、医疗科技在赋能核心主业的过程中已经呈现突出的成效,起到了降本增效、强化风控、提升管理的作用。平安将持续推进“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进一步深化“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以客户服务为导向。接下来将借助对过往多年的用户大数据分析及年轻化、家庭综合金融消费洞察,举办平安“1.08财神节”活动,对需求、产品、渠道、体验进行全面深度融合,满足客户的全面需求、全方位体验,以此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又一份献礼。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底,中国平安的零售客户达1.82亿,五大生态圈产生的互联网用户则超过5亿,占2018年前9个月新增3340万客户的34.8%。获得涵盖金融、交通、医疗、教育和日常生活领域的海量数据已达到8.8亿人口。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已拥有科技人才超23000人,汇聚顶尖科学家团队超500人,科技专利申请数达6100余项,涵盖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技术等技术领域。截至6月30日,平安科技专利申请数量已累计达6121项。多项科技实力于全球领先,人脸识别精准度达到99.84%、1秒内声纹识别精准度达到99.7%、微表情识别准确率高达96%。
保险科技将全面转向服务生态
从“互联网保险1.0”时代的渠道创新,到“互联网保险3.0”时代的生态化发展,2018年,伴随着消费者保障需求的不断提升和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保险公司纷纷奋力转型,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健康保障型产品成为了互联网保险的“爆发窗口”。从产品设计、渠道融合、服务升级以及保险科技等方面入手,拓展保障型产品的发展空间,抢占互联网保险的“主跑道”。
2018年,在寿险行业保费整体负增长的情况下,上市险企竞相发力健康险,对行业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成为行业发展亮点。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寿险行业保费收入2.33万亿元,同比下降1.9%,而健康保险保费收入4714亿元,同比增长22.7%。总体来看,互联网人身保险的渠道结构仍旧呈现以第三方平台为主、自建官网为辅的发展格局,但自建官网的发展态势及增长速度迅猛,也不容小觑。
近日,蚂蚁金服副总裁、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在分析当前保险与科技融合带来行业显著变化时表示,一是碎片化个性化的需求;二是智能化推送;三是图像识别。“2018年《我不是药神》这部片子上映以后,支付宝上搜索‘健康险’上升了414%。健康险成为了今年各家险企的新赛道,跑步的姿态和姿势也都有着不同变化。保险公司必须加快转变发展理念,重视科技的影响与应用,积极采用新技术来满足客户更为个性化的保障需求。目前我们其中一款门诊保险,只要上传理赔发票,两分钟拍照上传,1秒钟审核通过,两个小时赔款到账。”尹铭谈到。
“2018年是商业健康险的爆发之年,我预判在2019年,保险科技将全面转向服务生态,而不再仅仅是销售。而服务将更关注保险理赔,很多的保单在手机端就能完成。”在尹铭看来,“做生态是非常有效的,没有极致的体验,没有健康管理的生态,未来的健康险就没有市场,没有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