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新战略开局良好 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国际化的中行,又向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迈进了一步。
来源:华夏时报
国际化的中行,又向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迈进了一步。
2018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比去年又提高了一位,排到了全球第三位。与此同时,上半年中国银行的经营业绩也是可圈可点。
中国银行8月28日发布的2018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14亿元,同比增长1.3%;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净利息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7.06%。
按照中行陈四清董事长的解释,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中的“新时代”,是指中行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牢记新时代的使命。“全球一流银行”,强调的是中行作为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长、国际化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将坚持立足本土、服务全球,立足主业、综合经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科学治理、有效管控,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现代的金融解决方案,并通过专业、卓越、持续的努力,实现综合实力、盈利能力、经营效率、管理水平、市场价值和品牌声誉居于全球领先的大行地位。
2018年以来,中国银行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各项战略性工作,经营业绩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为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创造了良好开局。
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上半年中行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盈利效率稳步提高。
从详细指标来看,上半年中行净资产收益率ROE稳中改善,ROE为15.29%,同比提升0.09个百分点;净息差稳步回升,上半年集团净息差1.88%,比上年提升4个基点,其中二季度净息差1.90%,环比一季度提升5个基点;资产质量基本稳定,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1.43%,较上年末下降2个基点;运营效率稳步提升,上半年成本收入比25.78%,较上年下降2.56个百分点;资产业务稳健发展,资产轻型化取得初步进展,截至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20.2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4.25%。
此外,上半年中行负债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中行坚持客户存款的核心地位,在产品创新、服务优化、配套政策等方面进行布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6月末,客户存款余额14.35万亿元,增长5.09%,在负债中所占比重提升0.48个百分点。其中内地人民币客户存款较年初新增5754亿元,增速5.72%,增量、增速均快于境内人民币贷款增长,资金来源与运用更趋均衡。
同时,上半年中行资产结构中的活期存款和个人存款占比都得到了提高。上半年,中行内地人民币活期存款平均余额占比48.16%,较上年同期提升1.10个百分点;内地人民币个人存款较上年末增长7.54%,在内地人民币客户存款中占比为46%,较上年末提升0.78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净息差也延续了稳中向好的趋势,集团净息差达到1.88%,比去年全年上升了4个基点,比第一季度上升了3个基点。其中二季度净息差是1.90%,一季度是1.85%,环比上升了5个基点。
中国银行集团净息差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中国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
第一,受益于美联储加息,中国银行境外资产收益率持续走高,推动了中行境外机构净息差的上升;
第二,中行主动优化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境内人民币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境内人民币活期存款平均余额的占比同比提升了1.1个百分点。
第三,央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境内人民币存放央行平均余额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同比下降。
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行业的重点,上半年中行则可谓稳扎稳打。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数据显示,上半年,中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4145亿元,主要投向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向“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新增授信165亿美元,累计提供授信支持1159亿美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截至6月末,银保监会考核口径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超过10%,高于全行贷款同比增速。
在19个省(市)设立法人村镇银行101家,下设支行网点120家,建成国内最大的村镇银行集团。加大风险化解力度,上半年累计化解不良资产753亿元。
上半年中行集团客户贷款新增5067亿元,增速4.65%。适当加大债券投资力度。截至6月末,投资余额达到4.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5%,在资产中所占比重提升0.29个百分点至23.69%。
推动消费金融转型升级方面,截至6月末,中国内地人民币个人贷款较上年末增长6.03%,在中国内地人民币客户贷款中占比为42.88%,较上年末提升0.64个百分点。
近日中行召开了年中工作会议,深入学习传达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精神,中行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中央“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要求,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更加有力地服务宏观大局。
会上,中行还提出将要采取6项具体措施,包括:适度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用好全球服务网络,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大力发展贸易金融,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挥跨境清算优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认真做好普惠金融,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以大力发展贸易金融,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为例,下半年计划为外贸企业提供不少于6500亿美元国际贸易结算服务和1000亿美元贸易融资及保函授信支持。
推动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培育对外贸新功能。积极支持和引导国内企业优化国际市场格局,主动开拓东盟、中东欧、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业务。全力服务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在切实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风险底线方面,中行则会“认真做好去杠杆工作,坚决退出‘僵尸企业’、落后产能和环评不达标的企业。进一步加强本外币流动性管理,确保流动性安全。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在备受关注的房地产信贷政策方面,中行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上半年中行继续执行差异化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优先支持居民住房自住性需求,保持个人贷款合理投放。上半年,境内人民币个人贷款较年初新增2101亿元。
让客户“一机在手走遍全球”
上半年,中行的“科技引领”战略初见成效。手机银行交易金额同比增长72.7%。加快网点智能化建设,智能柜台境内网点覆盖率达到93.6%。
年初,陈四清曾提出,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将坚持科技引领,打造场景生态丰富、线上线下协同、用户体验极致,产品创新灵活、运营管理高效、风险控制智能的数字化银行。要把手机银行打造成中银集团的综合金融移动门户。
中国银行今年推出了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数字化转型,移动优先,上半年在手机银行的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目前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在产品性能上,已经处在银行业的第一梯队里。交易额增长了70%,绝对额基本上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交易额。下一步,中行重点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打造好手机银行。
第一,在产品建设方面,整合服务入口,让客户使用更加便捷。
第二,凭借中行在科技基础设施方面的大力提升,进一步打造智能搜索、智能客服、智能风控,做到手机银行的“千人千面”,能够适应客户个性化的这种偏好的手机银行。
第三,在中国银行的优势经营领域,在跨界金融服务方面,在手机银行中针对跨境金融的服务,上线更多的功能,方便广大客户在跨境过程中的金融服务,包括一些非金融服务的产品。
记者了解到,现在打造的手机银行,它不是单纯的手机银行,实际上是线上的中国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强营运,中行会借助互联网的思维,进一步加强手机银行数字化的营运,互动式的营运,进一步提升手机银行在客户服务方面的效果。中行手机银行作为中国银行集团的综合金融服务的重要移动门户,将为客户提供 “一机在手,共享所有,一机在手,走遍全球”的智能、便捷服务。
风险管理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风险被提到了更重要和迫切的地位。
在这方面中行也对自身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行新发展战略对于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抓风险化解,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完善长效机制。从风险化解方面来看,努力整合行内外资源,持续推进不良化解工作向精细化转变,对潜在风险,持续推进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开展了多个领域、多个维度的风险排查,力争实现潜在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和早化解。
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形势,中国银行主动发挥全球化、综合化的经营优势,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
截至2018年6月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1633亿元。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化解不良资产753亿元,同比多化解18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64.79%,满足监管要求。
下阶段,中国银行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重大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持续推进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建设。从集团整体情况上看,不良率相对较低,拨备充足,风险抵御能力良好,信贷风险整体处在可控、可化解的范围内。
总体来看,中行集团口径资产质量整体稳定可控,是中行坚持信贷结构调整,强化授信风险管控,加大清收化解力度等方面工作成效的体现。
在长效机制方面,中行将紧紧围绕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努力提高行业研究和组合管理的前瞻性,持续优化信贷行业结构,对大户风险突出的问题,将加大集中度的管控,实行大户信贷经营管理责任制,强化了各级机构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