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二)——韩国贸易制度实现的启示

汤志贤 |2018-08-28 23:1130719

按照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数据,目前中国出口货物结构中排名靠前的主要为机电产品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2017年,机电产品出口8.95万亿人民币,占出口总值的58.4%;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08万亿人民币元,占出口总值的20.1%。机电产品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电器产品等。

作者:汤志贤  中国工商银行首尔分行贸易部主管

本文不代表作者供职机构立场

原文刊发于《财经》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是贸易大国。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一。但近期中美贸易之间出现的一些摩擦还是让很多国人颇为不安,甚至引发一系列担忧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


按照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数据,目前中国出口货物结构中排名靠前的主要为机电产品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2017年,机电产品出口8.95万亿人民币,占出口总值的58.4%;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08万亿人民币元,占出口总值的20.1%。机电产品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电器产品等。


从表面看,机电产品出口占比很高,实际上我国机电产品的核心部件及技术严重依赖进口或仅是在中国组装或代工,中国的很多企业并不掌握关键技术。


以电子元器件为例,2016年中国进口达到3986.2亿美元。我国企业基本不掌握生产智能手机、高端液晶面板核心部件的高精尖技术。而这些都是韩国的强项,这也就不难理解,在2016-2017年,虽然韩国对外关系出现一些波折,中国依旧是韩国第一大出口国,韩国半导体、芯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表现突出,成为推动韩国贸易总量提升的“制胜武器”。


根据韩国关税厅数据,2017年韩国半导体出口值达997亿美元,占当年韩国出口总量的17.4%,这亦是韩国有史以来半导体出口量最大的一年。就在中韩因萨德问题进行磋商的同一年,中国连续第12年成为韩国半导体第一大出口对象国。


2017年美国计划对中国某公司进口芯片进行制裁,暴露出尽管我国在通讯设备方面出口量巨大,却实质受制于人的问题。类似情况在航空飞行器材及其零部件、汽车行业及其关键零部件、高端机械制造行业都存在。


在国际贸易交往中,中国出口量大、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国际知名品牌、总体技术含量不高,这必将造成对外贸易的“大而不强”的局面和不可持续性。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贸易强国的意义与路径


打造贸易强国,对中国意义巨大。


一方面,中国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就业、税收影响深远,同时也存在脆弱性。


以就业为例,2014年,中国商务部前部长高虎城曾提到“中国7亿多就业人口中大概4个人当中就有一位是直接和间接地从事对外贸易”。中国国内的就业市场,显然无法脱离贸易而存在,贸易对于中国就业率影响可能超乎大部分人想象。从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原理分析,经济体中的劳动者会间接或直接的受到贸易纠纷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倘若中国对外贸易大幅萎缩,国内就业市场将受到剧烈冲击。因此,至少在短时间内,严重的、大范围的贸易摩擦是中国就业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另一方面,建设贸易强国能够让贸易成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器。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经典理论之一。按照该理论,纵使一国较他国对所有产品的生产效率都不占优势,该国通过出口相对劣势最小的产品,进口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依旧可以从贸易中获利。这可以理解为,尽管中国在尖端科技产品生产率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通过出口其他劳动生产率劣势相对较低的产品或相对优势产品(如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矿产品),中国依旧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若真按照这一方向发展,对中国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比较优势只能让我们相对获利,但无法最终在本质上提高国民整体的福利和生活水平。换言之,停留这比较优势的美梦中,只会让我们的国家无法摆脱对他国的技术依赖,无法根本上提高人均收入和走向富裕。


解决之道在于全面提高我们的产业生产率,即出口产品做到不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而是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唯有能出口他国不易模仿的、科学技术含量高的、附加值高的产品,才能够在未来国际贸易竞争中保持领先和优势地位。否则,对贸易极度倚重的中国经济而言,关键产业劳动生产率将是始终悬挂在我们头顶的“达摩斯之剑”,我国经济会常年受贸易摩擦和其他劳动成本低的国家的崛起影响。打造贸易强国,不仅仅是某一行业的诉求,也是关系中国未来长治久安的历史大计。


作者认为,推进贸易制度实现,是中国应该从韩国对外贸易发展史中得到的启示。


前文提到了韩国完备的贸易相关制度体系,如税收制度、金融制度、财政制度等,对韩国贸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量分析中国贸易的研究也往往建议中国加强贸易相关的制度建设。


不可否认,制度建设可能是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使税收政策更利好贸易,通过财政政策鼓励创新和对技术的引进消化。但制度建设不是中国贸易制度实现的最大障碍,主要原因是中国具备高效的行政体系和机制,即使存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中国的行政体系也能很快发现、反馈并出台新的政策。


中国贸易制度的实现,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有限介入对外贸易。


如前文所述,贸易制度的实现是一个庞大工程,离开政府的支持和参与,这个工程是不可能成功的。政府对制度的安排是一切的基础。但政府的参与应该是有限、有度、有边界的。政府的参与主要应该体现在制度的制定、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对贸易链条企业的监测、对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等。


如韩国政府将推动自由贸易协定作为自身的战略任务,到2017年,韩国已经与52个国家签署并生效了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中韩自由贸易协定),韩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额占所有出口额的70%以上。20世纪末期,韩国同样面临过西方发达国家的制裁,发生诸多贸易摩擦,但政府起到了非常正面的协调作用,平稳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韩国政府协助发展贸易,不瞎指挥,注重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如推动通关自动化和推广EDI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使用,提高贸易融资效率和物流速度。贸易战略在国内外专家充分调研基础上产生,不以政府考核和领导人意志为转移。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当代贸易发展的现实是:还没有出现一个完全通过政府的力量成为贸易强国的国家,在高科技产品出口方面更是如此。


第二,市场主体应树立长远的发展观。


韩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参与者是企业,和很多发达国家一样,研发和创新也是由企业主导。不少韩国企业,如三星、现代,在发展初期都受到政府倾斜性的支持。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韩国的贸易强国,是政府对财阀企业扶持的结果。作者不认同这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在亚洲、南美、东欧,很多企业曾经接受国家的支持。但像韩国一样,有14家私营企业发展为世界五百强的确属罕见。考虑到韩国的自然资源、人口和国土面积情况,以及这些企业的盈利状况,更凸显其难得。另外,进入民主政体后,韩国的大型财阀受到的监管日益增加,享有的特殊待遇已几乎没有,但韩国的知名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仍然保持了强大的话语权。如韩国的三星、现代、LG,在半导体、显示面板、汽车制造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毫无疑问,韩国的贸易强国之路,与企业在逐渐失去政府倾斜性支持,甚至逐步受到严格监管的条件下,仍本着打造百年企业的精神,以极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态度是分不开的。


中国企业是中国贸易发展的践行者。中国贸易制度能否有效施行,中国能否成为贸易强国,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企业的态度。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国诸多贸易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作为对外贸易的主力,贡献巨大。尽管体量庞大,却没有出现一批强大的国际级企业。这里有外部环境问题,但中国的企业也应该反思自身的问题。他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保持高速发展,如果我们的企业仅将自身困境归根于外部需求减少、贸易保护主义、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这些理由明显缺乏说服力。


中国的企业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快速赚大钱”的项目上,更不该像某些企业,先做制造,再过贴牌,最后多元化做金融。更有甚者,摇身一变成为贸易套利商。这类企业,无一家可以发展为世界一流企业,只会造就一批供应链金融公司。


若市场主体自身没有长远发展的规划,没有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决心与意识,是不可能成为国际级企业的,也不可能有辉煌的未来,中国也不可能实现贸易强国的宏伟目标。从韩国知名企业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即对产品质量和技术深度的追求。韩国在贸易发展的初期,企业也大量出口过质量差、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也曾大量引进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对于经济基础差、起步晚的国家的企业,这是正常现象,无须自卑自弃,抱怨也不会产生效率。但韩国企业引进、吸收、改造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做法,却值得我们学习。


贸易强国之路,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需要考虑和处理的因素也是多样化的。本文将关注点集中在制度的实现,是参考韩国近现代贸易发展历史得出的启示。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在研究他国发展经验和失败教训基础上,寻找发展受限的根本原因,探析解决方案并予以坚决落实执行,是发展中国贸易的可取方法。


9
标签:贸易 韩国 强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日本将韩国移出贸易优待“白名单”

2019-08-02 17:58
69590

韩国10月贸易盈余49亿美元,出口同比增7.3%

2013-11-01 11:27
1170

韩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2013-08-21 10:32
2008

启动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联合部长声明

2012-05-03 13:49
988

韩国对华贸易顺差达528亿美元 创12年来最高纪录

2011-06-14 17:27
736

韩国5月贸易盈余大幅缩窄至27.5亿美元

2011-06-01 09:20
72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