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P2P只能做信息中介,风险外溢的金融机构要持牌
哪些P2P网贷能熬过整顿?是不是拿到金融牌照才能活下来?监管部门给了官方回答。
哪些P2P网贷能熬过整顿?是不是拿到金融牌照才能活下来?监管部门给了官方回答。
6月14日,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8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表示,只有严格把自己定义为信息中介的P2P平台才能“留下来”,可以探索采用监管沙箱做法允许P2P在一定空间内做一些试点。
李均锋表示,P2P想要生存下来,必须定位于信息中介撮合的定位,不能把P2P搞成信用中心,不能搞资金池、搞自融。按照这个定位,当前市场上的P2P平台,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去伪存精。市场上经过一段整治,哪些是真正的P2P,哪些是假P2P,监管部门还需要观察分辨。
而对于目前互联网金融“牌照热”,纷纷争取小贷、私募、消费金融等牌照的行为,李均锋表示,如果做金融业务不接受监管和持牌,就会冲乱这个市场。但是不是所有的金融业务都要持牌,这个可以去研究。
“只要金融机构有风险外溢的一定要持牌,一定要接受审慎监管,对于风险外溢不太大的机构,要加强对其业务的事中事后监管。”李俊峰说,“从监管部门来说,对于有些金融业务可以采取监管沙箱概念,允许这些机构在一定空间中做一些试点,包括P2P机构下一步也可以做这方面的探索。”
“监管沙盒”是一项监管制度创新,由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创,为创新企业提供了一个安全场所,在其中,企业可以测试创新型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传送机制,并且不会将不良影响直接带给处于正常监管机制下的企业。这种沙盒机制鼓励创新,并为企业提供了更优的融资渠道。后来,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都开始陆续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