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的现金贷是否成了“烫手山芋”?
趣店上市引发的热议是各方始料未及的。
趣店上市引发的热议是各方始料未及的。
10月18日,以消费贷为主营业务的趣店集团登陆纽交所,市值高达79亿美元。然而到了10月23日,股价暴跌19.4%,创上市约一周以来的最大跌幅。
趣店,原名趣分期,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依靠校园贷起家的金融科技公司。2016年以来,随着校园贷政策环境变化,趣店在2016年7月进行品牌升级,9月退出校园贷市场,同时主攻现金贷业务。
此时,舆论酝酿爆发,将现金贷推到一个尴尬的境地中,也让对现金贷的监管显得特别急迫。
现金贷是什么?
事实上,现金贷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业界一般指的是无抵押、无担保、无场景、无指定用途、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还款方式、快速到账等特征的信用贷款形式。
现金贷起源于国外Payday loan(发薪日贷款),在国外通常指30天以内的个人短期纯信用贷款。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繁荣,现金贷也在我国迅速发展。据统计,不足一年,目前现金贷规模大约在6000亿元到10000亿元之间,2017年9月,现金贷用户规模达1257万,同比增速近250%。
“其实它本身是非常正常的一类网贷业务,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人群。”一位网贷机构CEO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也有观点认为,现金贷只是高利贷业务的线上化。有媒体统计了目前市面上78家比较知名的现金贷平台,平均利率是158%,最高可达598%。
除了市场热议的网贷机构做现金贷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类别的机构都在涉足现金贷业务。第三方监测平台****的报告显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现金贷产品期限通常在3至12个月(个别的有两年期和三年期),借款额最多不超过20万元;小贷公司借款期限通常在6至12个月,最高可贷50万元;P2P较多集中于一年期内,可贷额度最多不超过20万元,多数平台为5万元以内;垂直现金贷平台通常在6个月之内,可贷额度通常在1万元至2万元,几千元的也有。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随着网贷新规的实施,网贷机构在资产端开始聚焦小额分散资产,以消费金融资产为主,现金贷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资产来源。纯粹的现金贷平台与网贷平台在具体的产品结构上并无大的区别,唯一重要的差异来自资金端,即现金贷平台的资金多来自于机构,而网贷平台的资金主要来自P2P投资者,前者是以助贷、ABS等模式,尚存在一定的合规风险;后者仍处于集中整改阶段,大的政策框架已定,基本不存在合规风险。如何定义现金贷的好与坏?
对于现金贷的讨论,已成为圈内圈外热点话题。
近日,在一场分享会上,积木拼图集团CEO董骏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现金贷的好与坏不应该“一刀切”,评价它是劣币还是良币,要看是不是“掠夺性贷款”。“即如果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你是去占别人的便宜,而不是提供金融服务可以让这个客户过得更好,这种类型的贷款就是掠夺性贷款。”他谈道,次贷危机就存在这个因素——“把贷款借给那些明显没有能力去长期持续支持这个贷款的客群,银行在里面也推波助澜,所以最后让这些穷人变得更穷,这是非常明显的劣币,也是不可持续的。”董骏说,现在还很难评判现金贷的好坏,因为它运营的时间比较短,也没有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
除了商业模式上的争议,无需征信、存在过度授信现象也是现金贷受到关注的原因。趣店的上市文件也提到了重复借贷和多头借贷问题:截至2017年6月30日,重复借款人占活跃借款人总数的82.7%。2017年上半年,活跃借款人的平均借款次数是6次,平均规模为920元,加权平均期限约两个月。
从趣店的情况来看,平台只接受18周岁以上用户的注册。18周岁以上的用户在注册趣店用户时,需要用户通过绑定手机的验证码、身份证信息、常用地址校验、通过芝麻信用的授权,再经过趣店风控模型的风险控制后才可以获得授信。另外,18至22周岁的用户,还需要额外通过专门针对学生用户的身份判断模型;如果用户被系统模型判定为疑似学生,那么该用户将无法在趣店集团旗下平台进行分期购物消费和在线信用借款。
不过上述网贷机构CEO表示,由于很多现金贷机构并没有接入芝麻信用等征信平台,同时也有部分机构存在暴利倾向,所以风险还是高企。
薛洪言认为,在个人消费贷这个领域,国外市场也都经历过相似的业务集中爆发期和风险集中暴露期,像韩国2001年前后的信用卡危机、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等,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的现金贷行业,还远未到如此程度,不过这些国外经验的确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警示和借鉴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现金贷在内的网贷机构,一直以来多多少少以“普惠金融”的光环示众,如今“所有金融业务必须纳入监管”,成了对这些创新业务的一次重新审视。
毫无疑问,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不合规、规模负增长的平台会逐渐退出市场。利润有多高?
庞大的现金贷市场,“高利率”成为首先需要被重视的问题。
2017年4月,由银监会会同14个部委成立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贷整治办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全面摸清“现金贷”风险底数。文件中特别强调,部分现金贷平台可能存在几个突出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利率畸高。
根据2015年高法对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规定,超过36%部分的利息被认定为无效,借款人可以要求借贷人返还。****一份报告指出,仅P2P领域,逾30家平台推出相关产品,而大多数平台的最高借款年利率并没有突破36%法定红线,小部分在灰色地带赚取高额利润。不过市场也质疑,加上手续费、账户管理费等各种服务费用,整个费用算下来,平均综合利率在36%以内的其实并不多。
趣店招股书中写道,从2017年4月开始,公司已经开始调整现金贷的利率,保证年息低于36%。他们测算,如果年息要下降到36%,会减少3.07亿美元的收益,相当于2016年收入的20%。而美国的“工薪日贷款”(Pay day Loan),利率也可高达390%~780%。
现金贷备受“诟病”另一个问题还在于,一旦逾期不还,还可能面临高额滞纳金。记者了解到,有部分现金贷平台滞纳金高达1%,相对来说,趣店0.05%在行业内已属于低位。
对于机构而言,高利息直接带来的就是高利润回报,这也使现金贷成了资本簇拥的领域。上述网贷机构CEO表示,在网贷行业中,现金贷比其他业务利润高挺多。“可以看到,不少披露上市财报的机构都是大量发放现金贷,风控敞口开得比较大,借贷规模与风险溢价同时提高。这也导致这个领域鱼龙混杂,整个市场相对混乱。”
钱从哪儿来?
因为现金贷并没有投资者来源,就需要依靠其他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方。那么,其背后的资金结构是怎样的?
根据趣店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趣店自有资金占交易额百分比为44.6%,信托交易额占比14.6%,持牌机构融资交易额占比48.1%。
具体来看,2017年4月,趣店与某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提供最高20亿元资金。趣店CEO罗敏公开表示,“我们借出去的钱90%是别人的钱,其中40%是各家银行的钱。”这意味着,趣店与银行合作放贷的模式已经占到了40%。另外,2016年9月趣店与消费金融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借款人贷款。记者从支付宝入口进入趣店的“来分期”现金贷业务并借款,所显示协议的出借方即为苏宁消费金融。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趣店通过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融资28.15亿元,趣店承担的融资担保责任为960万元。此外,趣店还通过信托融资。截至2017年6月末,信托渠道助贷的交易金额为137.63亿元。另外,趣店于2016年5月成立抚州高新区趣分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信贷额度30亿元;于2016年12月成立赣州快乐生活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信贷额度27亿元。这也成为趣店资金来源的重要部分。
更早时间,趣店还曾通过债券转让的方式与其他P2P平台合作,但由于此类资金成本较高,而且监管不确定性比较强,今年4月,趣店终止了这类合作。
除了与P2P合作之外,其他方式基本都由趣店来承担所有风险损失,所以对于资金方来说,表面上成了“只赚不赔”的好生意。
在市场波动明显,舆论压力之下,现金贷的资金端开始有收紧趋势。一位东部城商行行长对记者说,不会考虑与现金贷公司合作。“当然有些银行可能依旧会看好这个领域的某些龙头机构,相对风险小一些,而且利润可期。大家会想,监管落地可能对行业带来变化,但也不会是摧毁性打击。”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此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在与现金贷撇清关系。
监管何时加码?
争论不仅局限于机构本身,征信、监管,一直也都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而发酵。
有媒体报道指出,监管目前正在针对现金贷,包括对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记者就相关内容询问多省银监局与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他们均表示,监管层还未进行统一部署,相关政策目前在研究中。
早在今年4月,银监会就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及现金贷,明确要求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同月,《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下发,拉开了全国各省市开展“现金贷”业务清理整顿工作的大幕。其中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禁止欺诈、虚假宣传,并且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事实上,包括现金贷在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一直以来都多多少少触发了监管的“神经”。“肯定要照顾到行业和社会的情绪。不可否认很多P2P机构做得比较好,而且对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渠道。但另一方面,一些机构的确走在灰色地带。”一位监管人士指出,新兴行业的确会比传统行业存在更多潜在风险,所以更需要监管的审慎和反应速度。“e租宝以及沸沸扬扬的校园贷,就是意料之内痛点的突然爆发。”他强调。业界认为,对现金贷的管理有可能会以是否持牌为准入门槛,不过目前还未得到定论。广州市金融工作局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现金贷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从监管角度出发,如果现金贷不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可从有利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合理引导。
薛洪言也认为,校园贷是现金贷在特定领域的产品表现形式,二者表现出来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在很多层面都是相似的,比如高利率、暴力催收、多头借贷等等,所以,在监管思路上,现金贷的确可以借鉴校园贷的做法。不过,相比现金贷这个大类,校园贷的对象是大学生,风险承受能力更低且市场空间有限,所以在监管层面上更倾向于保护为主,采取了非持牌机构进入校园贷市场等“一刀切”的做法,但就现金贷而言,鉴于其在推动普惠金融方面的作用,所以监管应该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上述监管人士指出,现金贷暴露的问题也反映了当前我们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成熟金融市场的授信和用信都很理性,失信的成本很高,能遏制人的金融消费冲动;又如,银行服务的精细化程度相对较高,能覆盖到很多需要金融服务的群体,而我们目前还缺乏这样的市场环境和服务基础。“所以,这还亟须外部的很多条件才能促使其逐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