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召回:日系占比超六成 造假丑闻持续发酵
近期不断发酵的日本造假丑闻似乎并未“影响”中国市场,日系车企对于中国市场售出的车型也都自信满满。不过,随着造假丑闻的继续深入,日系车企能否在中国市场“独善其身”也令人质疑,对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将会持续跟进报道。
今年11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共13个品牌发布16次召回公告,累计召回汽车816366辆,环比上月增长61.72%,同比增长78.40%。同环双比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和上个月召回市场的超低基数之上,但相比前期因高田问题气囊而爆发的大规模召回,11月召回市场仍是在低位运行。
近期不断发酵的日本造假丑闻似乎并未“影响”中国市场,日系车企对于中国市场售出的车型也都自信满满。不过,随着造假丑闻的继续深入,日系车企能否在中国市场“独善其身”也令人质疑,对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将会持续跟进报道。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11月份发布的召回公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经过汇总、统计,整理出“11月国内乘用车召回榜单”。1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共有13个品牌发布16次召回公告,累计召回汽车816366辆,环比上月增长61.72%,同比增长78.40%。同环双比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和上个月召回市场的超低基数之上,但相比前期因高田问题气囊而爆发的大规模召回事件,11月召回市场仍是在低位运行。
分国别来看,11月发布召回公告的13个品牌中,日系占据3席,并以545451辆的召回数量占总召回量的66.81%,召回数量最大;其次,美系2品牌共召回汽车210398辆,占总量的25.77%;接下来,自主2品牌共召回汽车29405辆,占比3.60%;瑞典1品牌召回汽车15629辆,占比1.91%;德国、意大利各有2品牌,分别召回汽车9831辆和5623辆,占比1.20%和0.69%;韩国也发布有1起涉及29辆车的召回公告。
其中,本田以2批次335357辆的召回数量成为召回最多的品牌,而召回原因都是由于车辆后视镜开关内部可动触点表面处理不当,操作开关的过程中可动触点磨损,磨损粉末堆积、氧化后接触电阻增加,可能导致车辆行驶或停车过程中左右外后视镜同时自动折叠,影响驾驶员的后方局部视野,存在安全隐患。本田的高档车品牌讴歌也因为相同问题,而在11月宣布召回汽车3524辆。
同时,本田不仅在中国市场展开了大规模的召回,在国际市场更是麻烦不断。据外媒报道,本田于11月18日表示,正在全球、尤其北美市场召回90万辆奥德赛多功能休旅车,原因则是其第二排座位在调整后如果没有正确锁住,可能会向前倾斜。截至目前,本田已因此收到46份轻微受伤事件报告。
此外,最近国内召回市场影响持续扩大的高田问题气囊事件,在本月暂告一段落,11月并无一起直接由高田问题气囊引起的召回。不过日系品牌仍以545451辆的召回数量占总召回量的66.81%,份额最大。这也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近期频繁、大面积爆发的日本造假丑闻。从早在今年10月初日本神户制钢所造假丑闻曝光伊始,日产汽车、斯巴鲁汽车、神户牛肉、日本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商工中金)、三菱材料,直到最近曝出的东丽数据造假,相继被曝出的日系造假丑闻,在把“日本制造”拉下神坛的同时,也让日系企业造假的劣根性暴露无遗。
日本东丽集团高层为造假丑闻道歉
而聚焦到中国市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查阅大量数据后统计,自2005年起至今,我国进口车数量已突破千万辆大关,达到1010万辆。其中,日系进口车数量累计达到253.4万辆,占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对于中国市场如此庞大的保有量,将会受到多大波及也是每一位车主最担心的事情。如在一些网站的论坛中,不少日系进口车车主表达了对自己车辆安全性的质疑,甚至一些已经预定了日系进口车的消费者已经选择退车;而以往要加价购买的车型,出现较大的松动。
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对于这波几乎波及到日本所有汽车企业的造假丑闻,日系车企几乎众口一词地发布“不影响中国市场”一类的说法。
如10月19日,因“车辆出厂检验违规操作被曝光后仍未停止”,日产汽车决定日本国内6家整车厂全面停止发货和新车登记手续。但在回应一家中国媒体的采访时,日产中国相关负责人却表示,“该事件只出现于日产汽车的日本工厂,所涉及的车辆仅在日本国内市场销售,不影响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其他区域市场”。再比如,有媒体报道,在10月27日的发布会上,斯巴鲁社长吉永泰之表示,由于此次涉及造假的质检标准是由日本相关质检机构设定的,并没有应用到出口车辆当中,暂时出口车不受影响。
对此,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日系车企在中国有不负责任的先例,尤其在没有强制性措施的迫使下,日系车企对于中国市场很有可能将继续采取消极的应对态度”。
不过,随着日本造假丑闻的不断发酵,已在本土展开召回工作的日本车企,能否在中国市场“独善其身”也令人质疑。对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将会持续跟进报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