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牌照再少4张!强监管下行业挤出效应愈加明显
2018年开年不久,第三方支付牌照再减4张。在没有增量的情况下,存量已经越来越少!
2018年开年不久,第三方支付牌照再减4张。在没有增量的情况下,存量已经越来越少!
不过,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副总裴强(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种趋势仍会持续,“尽管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潜在空间仍在不断扩大,但其实这一行业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参与者。”
牌照越来越少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了第五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在全部25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中,有4家机构不予续展,21家则顺利续期,新一轮有效期将从2018年1月6日至2023年1月5日。至此,市场存量有效支付牌照降至243张。
从央行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总共注销了28张支付牌照。其中,仅2017年一年就注销了20张,2018年注销了4张。
监管之严,从罚单数量也可窥见一二。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17年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共开出109张罚单,累计金额共计28198337.36元。而且,不少机构在2017年领到的罚单不止一张。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两大巨头——支付宝和财付通也不例外,均因业务违规在2017年首次遭到了央行的公开处罚。
2018年,从严之势未减。1月3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易生支付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下称“易生支付”)因违反反洗钱相关法律规定被罚25万元罚款。同时,1名高级管理人员被罚2万元。
“从2016年7月1日,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比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需要按照《办法》规定完成实名验证,同时还对第三方支付的余额支付方式给予了最高20万/年的限额,这被视为央行收紧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开始。而到现在网联的产生,这一行业的优胜劣汰正在加剧,某些机构的确无法在合规化的大潮下生存。”裴强表示。
生存越来越难
“生存越来越难。”这是绝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感叹,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2018年首要的压力就是来自于备付金缴存比例的上调。2017年12月29日,央行下发《关于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自2018年起,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现行的20%左右提高至50%左右。这是自去年年初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建立以来,央行首次调整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比例。
“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盈利方式无非就是手续费、服务费、广告费以及沉淀资金的利息收入,而很多中小型机构在相当程度上是靠沉淀资金的利息来‘吃饭’的,手续费、服务费等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很小。因此,央行将备付金缴存比例上调至50%,将直接导致不少机构‘无饭可吃’的境地。”裴强表示。
而此前央行连续发文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明确条码支付规范等,更是令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灰色地带”被直接清除。
(国际金融报记者 付碧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