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下互金或将大洗牌,从业者信心还剩几何?
现在互联网金融圈子里,无论是销售还是公司高层,不少人已经有前途未卜的深深的恐慌感。
现在互联网金融圈子里,无论是销售还是公司高层,不少人已经有前途未卜的深深的恐慌感。科幻爱好者圣经《银河系漫游指南》的封面上印着一行友善的“Don‘t Panic(不要恐慌)”,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解释说,这是为了减少星际穿越者的恐惧感。现在互联网金融圈子里,无论是销售还是公司高层,不少人已经有前途未卜的深深的恐慌感。互联网金融行业一边光速蓬勃发展一边合规。自从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加强监管后,不到两周时间内就出现了陆金所“挤兑”, 红岭创投清盘的里程碑事件。这是投资人不理性的恐慌,还是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启了转型的开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很微妙。一方面要及时跟进市场动态,看到正在发生的金融创新,并且给予一定成长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监管到位,保证市场不崩盘,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7月份的金融工作会议,语义简洁。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事实上肯定了普惠金融和金融创新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和行业从业者最担心的都是金融风险。监管方担心的是社会影响、平台是否合规。
如借贷宝的裸条事件,平台本质上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得不面对蜂拥而至的高利贷放贷者和涉世未深的女学生所带来的社会巨大舆论压力。
而行业从业者即使有一路高歌猛进的交易量,却要为不良资产的逾期率兜底。“南方网贷教父”周世平宣布红岭创投清盘,主要原因除了符合监管以外,更重要的是大额借款业务暴露的巨大资金风险。
周世平在新闻发布会坦言:“平台有2700多亿元的交易量,不仅没赚钱,还有8个亿的坏账。整体还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但长期垫付下去,漏洞也会越来越大,总有一天平台会爆掉。所以我们3年内让投资人安全上岸。”
P2P本质是什么?消费金融本质是什么?现金贷的风险在哪里?事实上,绝大多数投资者,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模式和投资风险并无太多概念。经济学的本质其实是信心。没有能兑换成等价物的信心,连美元不过都是废纸一张。多数投资人只是盲目的从众心理,在“e租宝”、“泛亚”等平台打着金融旗号实则行骗的渲染下,变得如同惊弓之鸟极易恐慌。
一张模糊的截图,就能让业内背景数一数二的陆金所“债权转让”项目一天内激增1.5万笔,平安股价暴跌。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人民日报发文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风控。金融公司懂专业、善风控、守规则,由其主导的互联网创新极少出现问题。
相比于多事之秋的P2P,毕竟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消费金融显得更加合规和平稳。但是近几天一份未经官方证实的《关于联合贷款模式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业内流传,又引起了行业内的恐慌。
《通知》称,“贷款人应将联合贷款的合作机构限定于经银监会批准设立,持有金融牌照并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金融、互联网小贷的商业模式大多是“助贷”,即联合放贷。
助贷模式是指,由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小贷等持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收取固定收益,助贷服务机构设计贷款产品,并为持牌金融机构提供包括获客、面签、审批、贷后管理等全流程服务,资金则由持牌金融机构直接给到客户,助贷服务机构不能触碰资金。无论真假与否,业内共识是助贷模式将收到监管,需要谋求牌照才能合法合规上岸。
而算上尚未直接审批的网络小贷公司,拥有消费金融牌照和小贷牌照,有资质的联合放贷机构不超过206家。市场上绝大多数都在“无证驾驶”。
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监管的高压下将进行一次大洗牌。行业高速发展期已过,越早转型谋求合规发展,融资积累资本金获得牌照,应是目前互金企业迫在眉睫的需求。
无论是市场还是监管,对于新金融模式的兴起都在逐渐的学习认知中。不理性的狂热投机分子和恐惧终究会褪去,迎来理性规范的行业发展。
市场终究会拨云见日,巴菲特早已说过,退潮之后才能看出谁在裸泳,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