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部分信贷存银行谋利差 未注入实体经济
审计署报告认为,某些新增投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仅48%。
审计署报告认为,某些新增投资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仅48%
审计署昨日发布了第3号审计结果公告。公告指出了票据“空转”现象:一季度由于一些基层银行审核把关不严,一些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部分贴现资金被存入银行谋取利差,而未注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
还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09年3月底,审计抽查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5个新增投资项目,中央投资资金平均到位率为94%,其中有的项目按工程进度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仅为48%。
1/5票据融资未入实体经济
对于票据“空转”,审计署提示了危害:这不仅影响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虚增了银行存贷规模,也加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审计署还表示,有关部门和银行正在研究制定改进办法。
有权威人士透露,银监会和央行对票据融资的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在1季度新增的1.48万亿票据融资中,存在“空转”的现象,未流入实体经济的占比大约为20%。
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由于中小银行在与大型国有银行的贷款项目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为了追求资金的运用效率,偏爱票据业务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一季度票据融资占中小银行新增贷款的50%以上。
审计署建议,金融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建立应对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有效监控、预 警和应急机制,防范和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特别要加强对票据业务贸易背景的真实性、票据业务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假票据等方面的现场检查。
据权威人士透露,银监会已对票据贴现等业务加强了筛查,严查违规现象,一切没有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都将不被允许。银行要将票据当成信贷一样管理,此外,银行柜台人员不得与票据中介机构接触。
地方财力影响配套资金到位率
审计署通报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首先,就是上述有些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的问题。而且,从投资完成情况看,由于配套资金未 到位、部分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等原因,有些项目不能按计划及时开工,有的已开工项目进展缓慢,一些项目已到位资金闲置,还有个别地方虚报到位配套资金和工 程进度,个别项目用新增投资偿还以前年度拖欠的工程款,没有形成新的实物工作量。
审计中发现上述问题后,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地方配套投资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地方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加快资金落实和项目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
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一般项目资金中,中央配套资金占到20%-25%,其余均为地方筹措。而今年受地方财政来自土地方面的收入下降影响,地方财政比较困难,因此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是可预见的。
审计署建议,地方各级政府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明确新增投资资金配套主体和责任,加快资金落实,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工程质 量;有关部门和地方应进一步做好中央财政代发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工作。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应加强对新增投资项目的跟踪检查,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和相 关部门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等宏观调控政策,做好项目选择和前期准备工作,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
审计情况表明,截至今年一季度,2008年底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计划和预算已全部下达,2009年初新增1300亿元中央投资计划和预算基本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