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寻底有利中国出口
中国证券报: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经济对国内股市影响是否仍旧负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外部经济是否已经企稳,从而带动中国贸易走出低谷?
陈晓升:我们的判断是美国市场,包括美国经济基本见底了,所以我们的出口也差不多快要见底了。国外投资者最担心的是发达国家负债过多,政府、金融机构等,包括家庭部门的负债都很高,这是造成他们危机的一个根本原因,价格下跌,资产减计,形成恶性循环。但是在美国国内经济周期下行情况下,决策层不断救市,奥巴马新政府系列政策向危机中的经济连续注入三剂强心针。2009年美国经济的主题将是寻找拐点。原因一是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政策的部分资金已经在向实体经济注入强心针,财政部全方位的救市计划向市场发出坚决明确的态度;二是联储打破货币当局常规干预方式,强力刺激经济;三是金融稳定计划披露,政府承担风险,鼓励私人投资加盟,短期内金融体系动荡将告结束。当然,政府减税等政策一般3-6个月会见到效果,所以美国3月份可能与我们去年的11月份情况相同,处于低点。我们认为美国经济跌幅将减缓。美国一季度会是最差的,之后环比会逐步回升,同比2季度会是底,但是三季度会好于二季度。这段时间美国的经济数据也在企稳。对我们的出口来说就不会更坏了。
李迅雷:我们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确进入寻底过程,宏观数据有好转的迹象,但并非就此复苏。只是大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金融系统的问题平息之后,就是经济如何复苏,去杠杆化后的美国经济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消费零售,制造业都有些影响。我们试图通过一些领先指标观察经济波动的特点,找到经济触底反弹的时间。
首先,本次危机源于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只有房地产市场启稳,经济才会触底。而房地产去库存时间是很好的经济领先指标,依照这一指标来判断,新房去库存化时间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之中,直至2009年2月份环比减少0.7个月,而同比仍上升2.5个月;如果这一指标从现在见顶,经济将于2010年初见底。其次,新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是较失业率更加敏感的经济领先指标,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指出,按过去经验,新申领失业救济通常会在经济到底前4星期见顶,而这一数据自2008年以来不断攀升,2009年3月27日达到652人,同比上涨68%,上涨趋势仍未得到抑制。消费占美国GDP比重达70%以上,个人消费支出增速与GDP增速高度吻合,美国经济能否见底与消费息息相关,只有消费需求触底反弹,才能带动美国经济见底。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基于消费者调查问卷做出的对未来消费状况的预期,能较好的反映未来消费支出的变化。目前看不到这一指标有企稳的态势,如果这一指标连续数月反弹,则表明经济见底可能性大增。所以我们认为,美国经济最早将在2009年末2010年初见底。
可以肯定的是,次贷危机一定会终结,美国经济一定会企稳,经济领先指标也表明,美国经济正在寻底的过程之中,去杠杆化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但稳定并不等于增长,预计美国经济见底企稳后将维持一段时期的每年1%-2%的低速增长。
张岚:从我们跟踪的美国主要经济指标看,美国经济似乎已经经历了各项指标全面恶化的阶段。譬如3月份ISM制造业指数为36.3,比2月份的35.8有提高。3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1.2,也比2月份的33.1有提高。此外,美国商务部近期公布,2月份工厂订单上升1.8%,而1月份的数据经修正后为下降3.5%。欧洲数据也有好转迹象。英国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较2月份的记录低点显著上升,3月份制造业PMI升至39.1。欧元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33.9,欧元区3月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2月份的36.2升至38.3,创下2003年10月份以来的最大月度升幅。不过,美国非农就业人数还在进一步下降。3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下降66.3万人,自2007年12月经济衰退开始以来,美国就业人数总共减少了513万人,这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建筑业。此外,截至3月28日当周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12000人,至669000人,创下1982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截至3月21日当周的持续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161000人,至5728000人。
我们判断美国和欧洲经济在未来还将出现反复,最恐慌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外部经济带动中国贸易走出困境的过程会比较漫长。
汪异明:当前,全球经济仍在进一步的探底过程中。美国2008年四季度GDP环比下降6.3%,一季度经济进一步下滑的趋势仍没有停止。最新的数据显示,2月份工业产出环比继续下降,同比下降11.8%。劳动和资本的闲置进一步上升, 2月份失业率快速攀升至8.1%,比上月高0.5个百分点,2月份设备使用率下跌至70.3%,延续了2007年12月份以来14个月的跌势。虽然3月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和PMI指数有低位企稳的迹象,但是,在美国房地产止跌、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被查清以前,美国经济复苏可望不可求。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欧洲,欧元区1月份工业产出环比下降3%,同比下降17.1%,失业率也开始攀升,2月份失业率达8.5%。作为欧元区的经济发动机德国,最新的数据表明,1月份出口下降4.4%,工业产出下降7.5%。在英国,GDP继去年第四季度下滑1.6%后,今年第一季度据测算将再次下滑1.5%,经济现状堪比1979年经济衰退时期,2月份英国失业人数增加幅度创1971年2月以来最大,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41,为4年来最低水平。
在发达经济体中,日本的情况也许是最差的。在去年四季度GDP大幅下降12.1%以后,2月份日本工业产出环比下降9.4%,同比下降38.4%,失业率攀升至4.4%。
我们认为,从现有的经济指标表现和经济刺激政策来看,除中国之外,美国经济有可能先走出低谷,如果一个可行的金融机构有毒资产处理方案变得更加清晰,或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企稳,中国的外部经济企稳将变得更加现实。
但是,从外部经济企稳到中国贸易走出低谷,仍然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首先,就业、收入和消费是经济滞后指标,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主要满足其消费需求,因此,中国的出口增长将存在时滞;第二,从企稳到经济复苏,经济首先经历的是产能增加和投资增加,其中中国的出口厂商机会不大;第三,即便发达经济体实现了收入增加和消费增加,但金融危机的后遗症——过度消费的状况将不复存在,中国曾经的出口繁荣在2010年之前很难再现。
因此,至少在2010年以前,中国外贸形势将不容乐观,中国经济增长的希望在于内需。
闻岳春:贸易出口阶段性反弹将取决于美欧库存的回补,持续性回升则要依赖于外围经济的走稳回升。美国2月份房屋销售、营建支出、耐用消费品订单均超预期大幅反弹,使得美国经济在经历去库存化之后,面临库存回补过程,从而增加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同样的是,欧洲、日本也将在自身库存消化、美国需求增加的拉动下,提高进口需求。因此,中国贸易出口的阶段性复苏正在走近。由于全球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外部经济形势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乐观的预期,外围经济有望在二季度走稳,从而带动中国出口的持续性恢复。外需的复苏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财政刺激以外的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