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二级市场业务展望
福费廷二级市场业务通常是指两家银行以约定的交易价格,买卖因商品、服务或资产交易产生的未到期债权的交易。通常该债权已由商业银行承兑/承付/保付。
文/沈华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贸易金融部
来源:贸易金融公众号
福费廷二级市场业务通常是指两家银行以约定的交易价格,买卖因商品、服务或资产交易产生的未到期债权的交易。通常该债权已由商业银行承兑/承付/保付。
从2013年起,伴随着经济下行,资产荒逐渐显现,国内信用证二级市场业务就已经风生水起。
到2016年5月份,有的银行国内证二级市场买入余额,竟达到全行贸易融资余额的80%以上。8月份,田老汉一篇微文,在贸金朋友圈里广泛流传:谁卖国内证福费廷,谁就是大爷!
想买入国内证福费廷,光靠价格是不够的,还要快,当天入账是普遍要求。
此项业务已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一国内证福费廷二级市场业务火爆的原因
对卖出行而言:
卖出行一般都是中小股份制银行,较大行而言,业绩考核压力更大,业务开拓更加进取。到2016年9月,有家股份制银行,当年累计开出国内信用证已达1000多亿元。
这么大规模的开证量,让该行的经济资本捉襟见肘,迫切需要在自开自贴之后卖出,以腾出宝贵的经济资本。
同时,今年9、10月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很多商业银行嗅到了商机,他们希望,把国内证资产卖出之后,回笼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回报更加丰厚的行业中去。
对买入行而言:
在资产荒泛滥的时节,国有大行们的经济资本相对充足,却也有找资产的难处。于是不约而同,纷纷把目光投向风险相对较小,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内证福费廷市场。今年以来,农行、中行、邮储银行一直是买入行中的主力,建行最近也加入了。
买入福费廷资产,可以快速做大信贷规模。前期在市场上流转着一份8亿人民币的巨额福费廷业务,不少银行纷纷询价。要知道,8个亿,要做多少笔贸易融资业务,才会达到这个规模啊。
贸易融资规模做大了,有什么用?
贸易融资的余额,是一个池,池大池小,跟利息收益有关,跟中间业务收入有关,也跟不良率有关。一句话,跟考核的关键指标基本都有关系。
还有,你买入8亿福费廷,哪怕你收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就是80万。手续并不比你审一套几万美元的出口信用证复杂多少。
如果风险可控的话,真应了那句话:买到就是赚到。所以,卖福费廷的银行,就成了大爷。
还有一家买入行,他们买入的原因是:学习业务。不由让人心生敬佩。
如果一家银行,新开福费廷业务,抑或福费廷业务经验不足,要请人来培训,成本是很高的。如果到二级市场去买入一笔福费廷,开证行的信用证、承兑电,一手买入行的债权转让协议,增值税发票的副本,等等卷宗,全部呈现在眼前。
买入多了,信用证也知道怎么开了,承兑电也知道怎么发了,债权转让的格式也知道了。赚钱的过程,同时也是锻炼队伍的过程,该行的领导确实是高。
二国内证福费廷二级市场业务的风险分析
1、银行承兑汇票案件会发生在福费廷二级市场上吗?
买入多了,手上动辄有几百亿的国内证福费廷买入业务,半夜醒来,一定会问,这里面到底会不会有问题?想到好端端几十亿的银行承兑汇票,在某大行的保险柜里,突然摇身变成了一堆报纸,更让人心惊胆战。
福费廷的买卖,跟纸质银承的背书转让,道理不是一样的吗?
确实是不一样的。
因为纸质银承的转让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福费廷的转卖被封闭在银行体系之内。
一张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大致可以理解为一张钞票。你看渣打银行发行的港币,上面就有一句话:凭票即付。银行承兑汇票也是凭票就可以贴现的。
这么说来,银承的保管转让,银行就会有一套制度,包括票据实物清点、交接登记、出入库等等,与现钞的相关制度类似。
既然如此,就不难理解农业银行的票据会被掉包了,原来跟现钞被掉包的道理一样的。只要银行的内控制度出了问题,或者员工涉及道德风险,纸质票据就会出现问题。
福费廷转卖业务,可以理解为买卖银行之间的一种安排,由一系列的协议组成。协议包括福费廷合同、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确认书、信用证、承兑电文等,除了这些协议,双方没有任何有价票证的往来与交接。
所以,福费廷的转卖业务与银票的转让不一样。我们可以理解为,银票的转让是有形的票据的转让,通过票据背书、人工传递实现,可以游离在银行体系之外。福费廷的转卖是一种无形的债权的转让,通过一系列的协议和电报来实现,它被封闭在银行体系之内。
因此,纸质票据的出路,一种是电票,另一种就是转成国内证,进而在福费廷二级市场流通。
2、开证行承兑后拒付,买入行风险在哪里?
此类案件,目前尚无发生记录。特模拟案例一个,推理如下。
今年3月,我行买入二级市场福费廷业务一笔,金额5000万人民币,期限半年,承兑到期日9月20日。二级市场融资到期日9月30日。
9月20日,承兑到期,开证行拒绝付款,理由是申请人没有收到货物。
我行要求卖出行致电开证行,指出银行处理的只是单据不是货物,既然已经承兑就应无条件到期付款,并申明该债权已转让,要求开证行立即将款项付给买入行。
9月25日,开证行电报通知卖出行,申请人已于9月21日拿到法院止付令。
卖出行回电指出,因有善意第三方存在,法院签发止付令并不合适,请开证行申请撤销止付令,马上履行付款责任,以维护其声誉。同时要求传真止付令给卖出行。
9月30日,受益人向法院询问了该证下止付事宜,被告知此止付令并不存在。原来是开证行无理拒付。
我行采取三个措施。
一是与开证行交涉,要求其立马履约付款。
二是与卖出行联系,申明根据买卖双方的福费廷总协议,如果开证行无理拒付,我行可以向卖出行追索。
三是让其根据与受益人签订的福费廷协议,要求受益人存入足额保证金。
最终开证行同意付款,并赔付迟付利息。
因此,开证行承兑后拒付,不管是否有法院止付令存在,买入行均可以向卖出行追索。
3、买入自开自贴信用证,风险在哪里?
自开自贴,意思是一家银行,既是开证行,又是福费廷的一级市场买入行。
假如开证行左手承兑,右手叙做了福费廷,然后发现贸易背景虚假。此时,申请人可以申请法院止付令。
于是,开证行左手因为止付令无法付款,右手得不到偿付。此时开证行的右手,假如是善意第三方,开证行的左手就应该忽视法院止付令照旧付款,从而在开证项下形成垫款。
假如右手不是善意第三方,开证行的左手就可以不付款,从而在右手形成福费廷项下垫款。
因此,贸易背景虚假情况下,开证申请人申请了法院止付令,对于一手托两家的开证行来说,有没有善意第三方的地位并不重要,因为无论如何,都要垫款的,只是垫款科目有区别罢了。
但是,对于在二级市场上买入福费廷的银行来说,是不一样的。开证行那只右手,如果是善意第三方,获得偿付是有保障的;如果不是,就有可能收不到开证行的偿付,当然也将无法偿付给买入行。
此时,买入行只能根据与卖出行的福费廷协议,来向卖出行追索。
在福费廷协议里面,一般会有以下条款:
卖出银行同意,如果由于某某原因买入银行未能收到债务人的付款,则卖出银行应根据买入银行的要求回购债权,立即将款项支付买入银行,并承担买入银行可能由此造成的损失。
这个某某原因,包括法院止付令,也包括卖出银行出售给买入银行的不是源于正当交易的合法有效债权,当然还有其他情形。
因此一手托两家的福费廷业务,不管是否有法院止付令,买入行均可以依据福费廷协议,向卖出行追索。
三国内证福费廷二级市场展望
1、业务量还有望大幅增长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在福费廷二级市场上,国内证占比日渐上涨,国际证占比日渐下降。
同时,一年期国内证业务量不断上升,到10月份,一年期国内证已经超越半年期,居于主流地位。
同时,服务贸易国内证业务量不断上升。
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参加到福费廷二级市场上来。大银行比如建设银行,小银行比如金华银行、民泰银行等。
由此可见,国内证福费廷二级市场来年还会有火爆行情。当市场资金宽松时,会涌现出大量买单,福费廷价格趋降。当市场资金趋紧,又会涌现出大量卖单,福费廷价格趋高。
2、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
日前有家国有大行分享了一个国内证案例。一家地方性小银行委托该大行代理开立一份国内信用证,大行为验证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要求小行提供开证申请人的销售合同。
小行同意了。大行比对申请人的购买合同与销售合同,发现价格不符常理,买的比卖的高。于是拒绝为其代理开证。
另有一家外资银行也分享了一个案例。该行一家大客户,申请开立国内信用证,金额1亿人民币,期限一年。
客户告诉银行,增值税发票就不要全部审核了,只有面上的几张是真的。开这份信用证是为了替换原先的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这个要求让该行目瞪口呆。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在国内证业务爆发性增长的形势下,部分客户与部分银行,或因经验不足,或因考核压力,或因收益诱惑,都有可能在申请开立信用证时,放松对贸易背景的审核,或者故意虚构贸易背景。
一旦此类信用证进入福费廷二级市场,同时开证申请人面临现金流枯竭,将有可能引发银行间的官司。
3、有可能出现交易平台
当越来越多的公司客户,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入国内证市场,交易量日趋庞大,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出现将是必然。
目前,国内证福费廷二级市场业务尚未形成统一的市场,业务开展主要通过线下买卖双方之间进行。福费廷合同一般在总行之间签订,交易的各家分支行通过电话自行询价。这样,即使在同一家银行系统内,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易价格可能会不同。
交易信息不够透明,交易效率不高,是制约福费廷二级市场的发展的一个障碍。
统一的交易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福费廷交易市场。与新近成立的票交所一样,此种平台将有助于消除区域因素和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从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这对银行和企业来说,是双赢的。
目前,已有银行有志于建立福费廷二级市场交易平台,有些企业也搭建了类似的平台。至于统一的平台最终由谁来筹建,让我们拭目以待。
4、福费廷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临近年底,交通银行河南分行成功叙做了一笔2.9亿人民币的国内信用证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此项业务得到了人行郑州支行的大力支持。
不难理解,在“控流出”的背景下,鼓励人民币从境外回流,是各地人行一条现实的思路。国内证福费廷资产,风险相对较低,单笔金额相对较大,又有成熟的国际惯例可以参照,可以很方便地转让到境外去吸引人民币回流。
现在的问题是境内人民币利率比境外低,业务的窗口缺失。一旦窗口开启,这项业务的潜力巨大。
国内证福费廷二级市场业务,驾着国内证新办法的东风,迎合着企业和银行共同的需求,展现出一股生猛之气,同时也带着缺陷与不足。相信在2017年,商业银行们会驾驭好这股潮流,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的资金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