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增持中银香港带来什么

李岚 | 2009-04-02 13:44 306

中国银行3月31日的“罕见之举”,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尽管中行明确表示,将视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股价表现拟增持其股份,但受此利好刺激,4月1日,中银香港股价开市即疾速攀升,尔后持续走强。至下午收盘,中银香港股价涨幅达9.71%,期间最高每股8.77港元,总成交金额为7.317亿港元,成为盘中表现最好的蓝筹股。

    与此相对应的是,3月31日,中行收报2.57元,升4.05%,而中银香港则收报7.93元,跌2.82%。去年,中银香港股价曾一度处于每股20港元的高位,但9月之后出现较大幅度下挫,并始终徘徊于每股10港元左右价位。

    3月31日收市后,中行对外发布公告称,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并经中行董事会批准,拟在未来12个月内持续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中银香港的股份。

    据了解,此前,中资银行从未有过类似增持行动,亦未发布过类似公告。因而,中行上述行动被业内视为“罕见”之举。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从银行经营角度来看,中行增持使中银香港资本金增加,从而令其未来经营更加稳健。另一方面,增持中银香港股票作为一种投资,未来很有可能为中行带来不错的回报。

    根据公告,目前中行持有中银香港约65.77%的已发行总股本。按照香港上市公司规则,公众持股比例不少于25%被认为是不影响上市公司地位的标准。

    而在预期中行增持中银香港股份最高不超过75%,即中行最多还可增持中银香港9.23%的股份的前提下,国际投行纷纷作出积极评价。花旗认为,增持消息对中银香港股价影响正面,市场出现乐意买家,显示中行对中银香港长远增长信心,固维持中银香港“持有”评级,目标价8.5港元。

    虽然摩根大通并不预期中行会在中银香港升势中积极收集,但由于相信未来12个月下跌空间有限,股价可望升越目标价,因而亦随即将中银香港评级由“中性”调高至“增持”,目标价10.5港元。

    “中银香港是香港股票中的一支蓝筹股,增持对于稳定香港股市,增强投资者信心非常有必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本轮金融危机中,由于香港股市与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更高,因而在欧美股市出现大跌情况下,香港股市也出现一些非理性的下跌。此时增持中银香港,无疑有利于增强港股投资者对未来股市发展的信心。

    摩根士丹利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香港银行业在一级资本比率、贷款损失准备金及核心盈利三个方面,均较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差,因此从不良贷款方面看,即使不利情况只及亚洲金融风暴的一半,但香港银行业仍受影响。

    由于中银香港证券业务投资减值压力使其市场表现受到挑战,加之香港银行业在此轮金融危机中亦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投资者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挫,中银香港也未能独善其身。根据中银香港刚刚披露的年报,中银香港2008年盈利大幅下滑,去年全年股东应占利润较2007年下降78.4%至33.43亿港元。

    显然,此时来自母公司在投资和业务两个层面的双重支持,对中银香港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具有重大意义。中行表示,对中银香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将从中银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出发,继续加强与中银香港的战略合作与业务联动,支持中银香港内地业务的发展,并充分发挥中银香港在中银集团亚太地区业务拓展中的优势地位。

    事实上,虽然在金融危机中,亚洲国家,特别是亚太区域也受到不小冲击,但随着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不断见效,中国经济乃至大中华区域经济将可能在全球率先复苏。而对于中银香港这样由中资银行控股的上市公司而言,其未来业务增长空间仍然较大。

    不过,郭田勇表示:“涨势当然与增持有关,但要使涨势具有可持续性,还要靠中银香港的业绩来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此前市场关于中银香港或将被私有化的猜测,中行3月31日再次重申,在可预见的未来无任何私有化中银香港的计划,并将长期持有中银香港的股份。

    去年6月和12月,中行曾分别两次向中银香港提供6.6亿欧元和25亿美元的“后偿贷款”用于补充中银香港的资本金。随后,中行管理层亦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鉴于中银香港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发钞行,并为了巩固其在香港的市场地位,中行没有对中银香港进行私有化的计划。

    尽管如此,一些市场分析仍然认为,中行增持中银香港,增加了中资大型上市银行对其海外“旗舰”私有化的可能性。本周三摩根大通发布报告,即因预测中国工商银行可能对工银亚洲实行私有化,而将工银亚洲的评级调升至“跑赢大市”。

    不过,相对于将子公司私有化,业内人士判断,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行增持其控股子公司股份的做法更有可能被其他中资银行效仿。

    郭田勇分析,因为对于一些暂时经营遇到困难,但未来经营基本面仍然不错的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其资本金,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种有效方法——毕竟国内银行的业绩相对较好,资本充足率高,有足够的实力。而这样做并不会对母公司的盈利产生太大影响。

    据花旗预计,若中行增持中银香港9.23%股权至75%,即需要透过二级市场购买9.76亿股,30日每日平均300万股,或一年潜在成交量12%,预计成本为77亿港元,仅占中行2008年账面值的1.7%,对资本影响甚微。

    而作为2009年新的投资,增持中银香港股份还将使中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发生变化,并为其贡献盈利。一方面,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法来衡量,增资后中行所持有的这部分股份价格如果上涨,则反映为中行投资收益的增加;另一方面,若中银香港业绩好,中行所持股份未来将可获得分红。

    “不过,无论从公允价值上衡量投资后股票价格的上升还是带来收益,其前提都是中国经济能够率先在金融危机中复苏。”郭田勇说。

0
标签: 中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澳元走势强劲 中行适时推出挂钩理财产品

2009-09-10 13:44

中行:支持美"开平案"判决

2009-05-08 09:55

ICC CHINA UCP600研讨会(中行版)

2008-10-22 12:08
1918

中行浙江分行叙做首笔适用URDG758保函业务

2010-07-06 10:20

中行增持中银香港带来什么

2009-04-02 13:44

中行外部监事:扶持小贷公司,纳入银监会监管

2013-03-12 13:05
807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