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科建设的拓荒者
——记2015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本刊记者张林编者按:始于2011年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旨在表彰为拓展金融理论研究、推动金融学科建设、培养优秀金融人才作出卓越贡献的金融前辈。2015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俞天一教授、王佩真
——记2015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本刊记者 张 林
编者按:始于2011年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旨在表彰为拓展金融理论研究、推动金融学科建设、培养优秀金融人才作出卓越贡献的金融前辈。2015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俞天一教授、王佩真教授和吴念鲁研究员共同获此殊荣。本刊特发表通讯文章以示祝贺。
崇学尚用的金融教育家俞天一
俞天一,1927年出生,浙江上虞人,中国著名金融学家、金融教育家。1942年进入上海宝康银行工作,1950~1952年在东北银行总行信贷处任职,1953~1958年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1959年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任教,1987~1997年任中国金融学院副院长兼金融系主任,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等职。1992年起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俞天一教授在金融教育教学、金融学科建设、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货币信用理论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课堂教学与业务实践相结合
1942~1958年,俞天一教授一直在银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事金融教育工作后,俞天一教授特别重视书本知识与金融实际相结合,及时将金融业的最新变化引入课堂教学。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为破解金融教学唯苏联式的本本主义,俞天一教授经常深入银行了解情况,发掘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解决方案。改革开放以后,俞天一教授积极参与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和讨论,其研究成果不仅受到决策部门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而且及时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获知金融体制改革的最新动态和理论发展成果。
俞天一教授认为,学生除课堂学习外,还应该通过实习、调查研究等方式亲身体验和参与金融实践活动,学以致用。上世纪60年代,为了配合工商信贷和结算课程,俞天一教授率领本科生到人民银行进行为时3个月的专业实习,他和学生们一起,跟随信贷员站柜台、跑工厂,亲身体验基层信贷工作。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不仅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专业素养,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塑造和人生观形成。上世纪80年代,俞天一教授担任中财金融系主任后,继续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亲自安排和带领学生深入各地银行调查研究问题,使学生受益匪浅。
现代金融学科建设的奠基者
改革开放后,俞天一教授敏锐地意识到基于计划体制的封闭型金融教育必须进行改革。1983年他任中财金融系副主任时,率先开设了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课程。1984年他大胆开设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讲座,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1994年俞天一教授率团到台湾参加第一届海峡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完成了两岸金融学术交流的破冰之旅。为了解决金融实务领域人才匮乏和从业人员知识结构陈旧的难题,俞天一教授组织和参与了大量的金融系统干部培训活动,在全国各地举办过数百场金融讲座,赢得了金融界的高度评价。
1987年9月,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金融学院正式成立,首任院长刘鸿儒教授亲自点将,请俞天一教授担任副院长并兼任金融系主任。为落实陈云同志“办好中国金融学院,培养新一代银行家”的指示精神,俞天一教授在金融学科构建和课程设置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的领导下,中国金融学院的学科建设坚持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引进与特色三方面的关系,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金融人才。
金融改革的推动者
上世纪的最后20多年当中,俞天一教授密切关注改革的进程,积极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量政策建议,为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早在1979年,俞天一教授就呼吁要关注企业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强调贷款效益,并提出了推动银行经营机制从计划向市场化转轨的新办法——销售资金率贷款法。该办法被中国人民银行采纳并逐步在全国银行系统推广,成为推动银行经营机制转轨的最早措施之一。俞天一教授是国内最早主张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的学者之一。1980年他在《财贸战线》上撰文,明确提出要给银行以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同时银行也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制度和管理办法。1986年,他在国内率先提出建立政策性和经营性的双轨制银行体系,将政策性业务从专业银行分离出去,将专业银行改组成独立经营、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这些观点在当时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后来大多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采用。
俞天一教授从改革之初就倡导改革利率管理体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利率水平,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解决存贷款利率倒挂问题。1983年,他在一个课题报告中有针对性地提出,要通过实行差别利率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1984年,俞天一教授提出了“企业内部积累奖息制”,主张用利率等经济杠杆激励企业进行内部资金积累,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这些主张有利于克服企业短期化行为,加强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
货币信用和宏观调控理论的探索者
俞天一教授是国内著名货币经济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俞天一教授大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理论束缚,实事求是地探索我国转轨时期的货币信用理论,澄清了转轨过程中对货币理论的一些认识错误,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宏观调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系统论述市场经济中货币运行的基本原理,俞天一教授曾在《金融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货币信用的文章,其中包括“如何发挥银行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1983)、“论银行信贷资金的数量规律”(1987)等,这些文章在学界、业界和决策部门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我国货币金融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俞天一教授对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金融宏观调控问题的研究一直走在改革的前沿。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就对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提出了超前的观点,相继发表了“发挥银行经济调节作用的设想”(1980)、“论金融宏观控制和微观自动调节”(1985)、“我国的通货膨胀与体制、政策、理论”(1989)等20多篇论文。在这些文章中,俞天一教授主张发挥银行体系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强调利率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了货币政策的目标、手段和条件,剖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特点和对策。特别是1983年他主持的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委托课题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必须要重视存款货币及其派生问题,强调在银行信贷是社会唯一融资方式的情况下,控制信贷对控制货币量的重要性,具体从八个方面提出了中央银行如何通过控制贷款来实现对货币流通总量和现金流通量控制的方案,被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作为内部报告印发。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大大推动了我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沿着市场化改革方向前行。
金融学科建设的巾帼翘楚王佩真
王佩真,中国著名金融教育家、金融学家。1927年出生于内蒙古清水河。195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历,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196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任教;1963年3月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任金融系副主任;1971~1978年在辽宁财经学院任金融系副主任;1978年回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先后担任金融系副主任和名誉主任。王佩真教授曾任中国金融学会分会副会长、北京市投资学会理事等职,1993年起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金融学科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变化,金融学科总是面临如何适应中国国情和外国经验的取舍问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王佩真教授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主讲货币银行学时,不仅讲解马克思主义和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金融理论,而且冒着政治风险大胆结合中国实际探讨金融理论的真谛和实务发展的路径。改革开放初期,面对新形势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王佩真教授提出:金融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既注重基本理论和原理的阐述,更要切合中国改革发展的特点;对待国外的东西既不能盲目排斥,也不能全盘取代;开设双语课程和引进国外教材有利于培养优秀金融人才。
王佩真教授认为,金融是特殊产业,有鲜明的宏观特征。金融业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难以用微观理论解释,如果金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只重视微观层面将会出现偏差。在研究方法上,王佩真教授一直倡导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认为过去的金融专业教育注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不够。这些理念和方法成为王佩真教授对我国金融学科建设的重要贡献。
自1963年起,王佩真教授长期担任教学主管工作。她极为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常是先给学生开设业务课,然后再上理论课,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在业务课教学中,她亲自带领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做调查、到基层银行做实习。她的学生理论功底扎实,业务知识丰富,毕业后很快就能在业务中独当一面,许多人后来成为学术界、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中坚力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王佩真教授提出,应针对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实际需求、采取多元化方式培养金融人才。从上世纪50年代初起,王佩真教授在学校承担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多层次的教学工作,主编过20余本教材,并积极探索包括电大、函授在内的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金融学科基础理论的大胆创新者
王佩真教授长期从事金融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她不仅注重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而且强调教研相长、良性互促。改革开放初期,王佩真教授是最早呼吁改革社会主义资金管理体制的学者之一。早在1980年,她就提出国企资金应从计划体制下的“财政资金供给制”向市场化的信贷方式转变。她主张通过信贷方式运用资金,强调利用利息杠杆搞活国有企业、发挥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
1981年,王佩真教授提出货币政策首要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同时澄清了计划经济下的通货膨胀问题,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流通、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1983年,她又深入分析了转轨时期货币政策二元目标的合理性,提出“促进生产、繁荣经济和保持货币流通的基本稳定,是货币流通战略目标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1989年,在讨论“金融宏观调控模式及方法的选择”时,她主张我国货币政策应采取既控制货币总量又控制信贷总量的双轨制,这一观点时隔20多年仍然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依据。
王佩真教授是对我国货币需求进行数量研究的最早学者之一。1985年,她从货币数量论的角度运用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计划经济下的货币需求函数,成为测算我国货币需求量“系数法”的代表人物,她提出的“货币容纳量弹性机制”成为实现物价稳定的操作原理。
王佩真教授1989年出版的专著《货币经济学》集中体现了她在上个世纪80年代对经济与货币信用问题的深入思考。在该书中,她系统地论证了经济与货币的关系,从货币运行的角度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规律、机制和调控。该书内容不仅涉及货币经济的性质、规律、货币供给与需求,还深入探讨了货币与资金、货币与财政、货币与信用、货币与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1997~2001年,王佩真教授集中对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下的货币金融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涉及香港银行业监管、两地经济金融合作与发展、两种货币制度的共存和发展、两地的利率和汇率等领域。其研究专著《一国两制下的货币金融比较研究》荣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7年,80岁高龄的王佩真教授出版了专著《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本问题研究》。该书总结了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思考,从资本运行角度系统研究了经济发展规律。她通过对资本流动规律、经济金融体制改革、货币积累和劳动价值创造、企业资本积累、虚拟经济与虚拟资本、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开放经济下的资本流动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对新时期的经济与金融运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
金融体制改革的积极推动者
作为中国货币经济学的著名学者,王佩真教授积极参与转轨时期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探索。1993年,王佩真教授主编出版了《经济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该书以大胆创新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各个领域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以及对货币稳定的影响进行探讨,书中提出的不少建议措施对于加强宏观控制、抑制通货膨胀、深化经济改革发挥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货币流通体制改革上,王佩真教授强调合理的发行制度对保持货币平稳流通的重要性。在信用体制建设上,她强调银行和信用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并率先提出发展多种信用形式和非银行信用机构。在金融机构体制改革上,她较早提出了以信用合作社为基础成立地方银行的设想。在农村金融体制建设上,她强调多层次多种类金融机构并存的重要性,提出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组建农业合作银行的设想。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上,她强调不同金融行业监管协作的必要性,提出应注重协调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历程一再证实,王佩真教授提出的诸多金融改革设想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她的科研成果对完善金融学科的理论体系、推动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际金融研究的开拓者吴念鲁
吴念鲁,1936年生,重庆市人,196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国外局(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从事国际金融研究工作。1981年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处长兼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86年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国银行体改办主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金融研究》主编。1992年任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总经理,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经济学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
外汇体制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早在1968年,吴念鲁先生就曾参与广交会实施人民币对外计价结算的调查。改革开放后,他多次参与国务院相关部门和中国银行组织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方案研究,撰写了数十篇文章和内部报告,部分成果发表在《红旗》《中国金融》《金融研究》等刊物上。1985年8月,他主持召开了外汇体制改革研讨会,提出“一个弹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大势所趋”。
吴念鲁先生与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的陈全庚研究员一起利用多年时间,把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化以及我国汇率政策的演进做了系统整理和分析,编写出了《人民币汇率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后来经过反复补充修订,此书形成了一个全面、科学研究人民币汇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包含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可兑换与国际化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针对当时的外汇收支平衡表不能全面反映我国利用外资情况这一局限,在1981年全国首届利用外资研讨会上,吴念鲁先生提交了《利用外资与国际收支平衡》一文,此后又向国家计委建议编制新国际收支平衡表。这一建议得到了重视,国家统计局与外汇管理局为此召开专门会议,后来由外管局编制了新的《国际收支平衡表》。1984年吴念鲁先生撰写的《中国对外金融发展战略》一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战略方针、战略重点和具体措施,对我国制定汇率政策、外贸政策和利用外资政策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1988年,吴念鲁先生作为课题主持人承担了“七五”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西方主要资本市场与我国对外筹资选择”,该课题充分论证了我国“八五”时期对外筹资的规模、方式和市场选择,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吴念鲁先生是最早提出加强外汇储备管理的专家之一。他认为,国家外汇资金流动的结果将主要引起两个存量——外汇储备和对外债权债务——的变化。因此,应科学辩证地看待我国外汇储备的多与少,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较高水平是符合改革开放需要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在深入分析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原因和承担的风险以后,他提出了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使用方向。
国际金融研究的拓荒者
吴念鲁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重点对西方金融市场,特别对新出现的欧洲美元进行了专题研究,于1981年出版了《欧洲美元与欧洲货币市场》一书。上世纪90年代,他在欧洲工作期间,密切关注欧元的发展动向,撰写了“欧元启动前的三大问题”等文章在《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上发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吴念鲁先生就多次以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参加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及其属下资金委员会的活动。1990年,他在资金委员会上用“依存、合作、竞争、发展”八个字概括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受到与会代表高度认同。在此基础上,吴念鲁先生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策略与思考,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针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吴念鲁先生认为其主要根源在于以美元信用本位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痼疾所致,因此必须对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
吴念鲁先生长期从事经济金融研究工作,牵头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国际金融领域展现了独立、客观思考的洞察分析能力和深厚的学术素养,在我国金融业内享有良好声誉。作为一名资深的银行从业人员,吴念鲁先生结合本人丰富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和发展战略。1996年吴念鲁先生参与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一书的编写和总纂工作,并担任副主编,此书成为银行系统重要的职工培训教材和业务参考书。吴念鲁先生于1981年在联邦德国商业银行实习半年,加之在海外的工作经历,他于2006年在《金融研究》发表了“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战略的思考”,就我国银行业如何选择发展模式、如何实现海外本土化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对于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吴念鲁先生认为,股改成功与否,不能以上市作为评价基础,而应看股改后的银行存款占有率是否上升、不良贷款率是否下降、职工凝聚力是否增强、竞争力排名是否上升。他的观点和主张,得到了海内外理论界、实务界的普遍重视。在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问题上,他着重强调应避免利益冲突。
国际金融学科建设的开创者
作为一名金融教育家,吴念鲁先生长期在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从事国际金融教学工作,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十余所学院的兼职教授。自1981年以来,他共指导研究生80多名,其中博士研究生60多名。他讲课和指导论文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深受学生的好评与爱戴。
吴念鲁先生一直致力于国际金融学科建设的开创,他积极参与高等院校国际金融学科教材的编写、审阅工作。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本《国际金融概论》试用教材的编写工作中,他参与了该书提纲的拟定、各章节的讨论与书稿审阅工作。该书于1982年出版并被评为全国金融学科优秀教材。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从事教育司组织编写《国际金融学概论》,由吴念鲁先生和周祥生先生共同担任主编,吴念鲁先生执笔撰写了全书11章中的5章。该书于1993年出版,系当时高校金融类专业第一本国际金融学科的统编教材。
在主持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工作期间,吴念鲁先生经常组织全国的科研教学与实务工作者就国际金融领域重大问题进行广泛研究与交流。通过这个平台,他不仅对中国国际金融学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金融教学、研究工作、金融实务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吴念鲁先生还参与创办了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的会刊《国际金融研究》,并担任了8年的主编。为了把刊物办成国际金融学科知名学术期刊,吴念鲁先生带领团队精心挑选各个时期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约请广大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者撰稿,提升了我国国际金融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
(责任编辑:H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