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京召开
今日,2014年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保理委员会主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冀光恒发表主题为“长存青云志,逆境显风流--新常态下中国保理业的发展面貌和未来趋势”演讲。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3日讯 今日,2014年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胡哲一,委员会主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冀光恒在会上发表讲话,中国银监会监管一部处长巴劲松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亮、冯红,中国银行业协会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院总监郭三野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贸易与现金管理部副总经理杨悦蓉主持。
为进一步总结行业经验,宣传行业成果,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连续两年向社会公众发布保理行业报告。年会上详细解读并成功发布《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13)》。近年来,中国保理业务突飞猛进。报告中显示,2013年中国大陆保理业务量已达5,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与同期我国外贸和GDP增速7.6-7.7%相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国内保理4,078亿美元,占比78 %;国际保理1,141 亿美元,占比22%。
会议对我国首批银行业保理业务培训专家名单库名单进行公示,并对11位培训专家颁发聘书。具有专业化、规范化的保理业务培训专家队伍的成功筹建,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保理行业培训体系的建设,引导中国保理业务合规、有序、健康地发展。会议还审议相关工作议案,表决通过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加入保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会上指出,今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之年,无论实体经济还是金融业都在积极思考“新常态”下的发展思路与实现路径。保理业务在业务规模上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为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更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内涵:一是规范、合规性显著提升;二是与互联网的融合性创新;三是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效应。“新常态”对中国的保理产业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继续发挥以自律、维权、协调、服务为己任,充分发挥委员会平台应有的作用,继续为中国保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保理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胡哲一在会上提到,伴随着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贸往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中赊销业务量的扩大,国际保理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建设银行作为保理委员会的成员单位之一,将继续积极参与了各项工作,为推动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发展做出努力。
保理委员会主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冀光恒发表主题为“长存青云志,逆境显风流--新常态下中国保理业的发展面貌和未来趋势”演讲。提出随着保理业务近年来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一些系统性的新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制约着业务发展的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保理业的发展亟需法律体系的完善;二是中国保理商自身的专业经营能力须进一步提升;三是缺乏企业赊销交易信息交换共享机制,社会征信体系有待加强。新常态下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在不断涌现,中国保理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紧跟指导、规范经营,同舟共济、共谋发展,强化优势、勇于创新。
中国银监会监管一部处长巴劲松在会上提到,作为新兴经济体和引领世界经济企稳回升的核心力量,中国的实体经济和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银行保理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保理业务的发展中,提出相关建议:一是要遵循保理业务本身业务规则和风险管理的规则,在规范中发展。二是要以保理业为契机,促进银行转型,做好金融创新转型。对于保理业务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充分调动银行的人才和技术的优势,以风险管理的专业精神去发展保理业务,以保理业务为载体,推动立法部门、司法部门体系的发展。
年会的顺利召开,对树立和宣传行业形象,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发挥行业平台作用,在制定标准规范、加强同业交流、推动产业合作、普及专业知识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以自律、维权、服务、协调为己任,积极促进中国保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助力中国经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