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香港大额保险转移资产、避税

2014-10-21 16:001757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继赴港置业移民热潮之后,内地富豪正掀起一波赴港抢保热,而他们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图个保障,或是追逐蝇头小 利。保险法第2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 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继赴港置业移民热潮之后,内地富豪正掀起一波赴港抢保热,而他们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图个保障,或是追逐蝇头小 利。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富豪们赴港买保险(放心保),多是垂涎避税、避债、避险的 资产转移功能。有知情人士爆料,一些濒临破 产的中小业主,居然把实业抵押给内地银行套取现金,转手到香港购买保险,将巨额资产暗渡陈仓至境外,期望在内地保险权大于债权的法律框架下,即使是公司被清盘,手中保单都不会打水漂。

  民企爆煲前借钱投保

  更有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主,通过赴港买保险的方式避债。知情人士说,内地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很多中小企债务缠身、危机四伏,一旦企业做不下去了,有企业主就想尽一切办法融资,或者抵押工厂借款,拿到钱就去香港买保险。由于保险受益权大于债权,就算企业被清盘,他们的人寿保险还是不受影响。范伟勇透露,2011年温州债务纠纷发生后,很多企业主都以这种方式转移资金到境外,而目前正有一个上海籍老板正在与他洽谈上述业务。

  近一两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一些富豪担心财富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缩水,由此对境外保险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野村证券香港私人银 行部董事总经理何乐生曾表示,一度遇到过内地富人想买价值达1亿美元的寿险,保单价值高到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愿独自承担,要分到几家以分散风险。

  1,000万美元保单最常见

  有香港保险经纪称,内地高净值人士更常见的保单金额是1,000万美元,按照全球其他国家的标准也是很高的金额。这些人都很有生意头 脑,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他们最在意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资产不贬值。

  转移财产离婚免分身家

  内地暴增的离婚纠纷案也催热了境外保险。一位不愿具名的内地律师说他曾接到过这样的案子:一对夫妻闹离婚,正当男方起诉离婚时, 女方发现有从香港保险公司寄来的缴款通知单,投保人是男方,受益人却并非家庭成员,很多想要离婚的人,都会在起诉离婚前考虑转 移财产,到境外买保险也是选择之一。

  据悉,由于内地豪客众多,香港保险公司均十分注重内地市场。一位香港资深保险经纪人表示,几乎每家保险公司都设立了专门办公室接 待内地客,通常是通过代理人和保险中介公司去认识客户,再由中介安排客户到港验证并签单付款,一些保险公司甚至可用内地的信用卡 刷卡扣款。

  内险纠纷多港企理赔快

  近期联合进行保险业公众形象调查显示, 71.82%被访者认为当前内地保险行业急需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78.84%认为保险公司服务不 到位;保险公司急需改进的两个方面是合理收费和提高效率,分别对应保险市场中退保损失巨大、扣费高以及理赔难、理赔慢问题。

  内地:随意拒赔延期赔付

  在内地保险市场,经常发生因保险公司以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为由拒赔的纠纷。以人身险为例,一些投保寿险的消费者,在自身突遭重大疾病时,却被保险公司以自身已知道患病才投 保,故意隐瞒病史。如实告知已成部分保险公司的挡箭牌,进而发展成随意拒赔或突然解除合同,侵犯消费者权益。

  延期赔付也是内地保险业的大问题,为此最高人民法院5月还特别发布《保险法》解释,规定三十日理赔核定期间,起算点为自保险人初次 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索赔请求及有关证明或者资料之日起算。

  香港:完成理赔2周内到款

  反观香港,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明显较快。前述某香港保险公司内地负责人Jack表示,香港业界互相扯皮的事情较少,受益人有香港银行 账号的就直接汇款,如没有也可通过开支票等 形式,受益人甚至无需来港。一般购买了健康险,在受伤、生病后的5至10个工作日内完成理赔,款项2周内就能到账。

  在香港购买保险手续亦较简便。有业内资深人士介绍,例如一家港资保险公司的人寿险在60万美元保额以下都不需要体检和提供财务证 明,为子女投保也没有10万美元的人寿保额限制,内地通常在数十万元就需要体检和提交非常详细的财务证明文件。另外,香港的金融市 场非常发达,财务顾问通常会整合私人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融资方案,协助客户妥善地安排资产。

  内地保险市场化的时间只有20年左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在产品创新和服务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无法满足先富起来的 中产阶层和高净值人群的全部理财需求,这部分人群自然而然地就会将投资转移到境外。上述保险业资深人士说。

  话你知:买港保险须亲赴港

  业内人士指,目前香港保险公司都会要求内地客户必须亲自赴港,在香港签署相关的协议、合同,且在香港的银行开户,并将钱款过数到 银行。香港公司则会有严格的电话回访,保单也是直接寄给客户。若所购买的产品需定期存钱,则可由其他人代劳,无需亲自去做外汇转 账。如果有理赔服务往来,内地人士一般都是联系中介服务机构或代理人,或者直接把资料寄送给保险公司来完成理赔。但若不满意保险 公司的赔偿而要进行法律诉讼时,内地人士可能需要亲临香港办理。而一些申诉、聆讯、审理或裁决也有可能要求当事人亲临香港法院提 出诉讼才能受理。

  新闻背后:保险权大于债权阿爸破产无影响

  促使内地富豪钟情以买保险来避债避险避税,源起内地两条法律的规定,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3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 法》第23条,该两条法律的字面理解是债权大于继承权,但保险权大于债权。换言之,若是继承老爸遗产的,除要交税外,还要清还老爸 的欠债;但老爸的资产若是为儿女买保险的, 则老爸就算欠债破产,都不会影响儿女的保险利益。

  传征遗产税富豪纷走资

  继承法第33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 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保险法第2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 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根据上述两条法律的规定,内地部分保险 界及部分法律专家理解为可以避债避险避税,由于本月初央视报道深圳将出台遗产税试点方 案,部分富豪可能出于提早避税,信诚人寿北京分公司签下一张2亿元人民币保额的保单,这也是目前中国寿险业最大的一张个人终身寿险保单,加上近日内地频繁出现巨额个人保单,令大额投保避债避险避税话题再度被热议。

  吸引力高:分红高保费低富豪白领青睐

  除了监管胜内地,香港保险选择多、分红高、保费低,也成为倍受青睐的理由。购买香港保险的不仅仅是内地富豪,也有一些收入普通的 内地白领,他们购买香港保险更看重收益与服务。据某香港保险公司的内地负责人Jack介绍,香港保险业务竞争非常激烈,全球保险公 司在港均有设点,因此他们可供选择的产品相对内地同业更完备、价格上也有优势。

  寿险回报率高内地达5倍

  一位香港保险代理李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在上海卖得最好的是寿险、储蓄分红险及大病医疗险,香港保险产品中的投资型保险分红 多在4%至5%以上,高者甚至可达8%至10%。范伟勇也表示,同样保费的寿险,香港保险的回报率比内地高3至5倍;同样保费的健康险, 香港现售的险种回报率甚至有比内地高出10倍。

  此外,低保费也是吸引上海人去香港买保险的重要原因。以同样一份投保100万港元、限期20年的寿险为例,香港某款保险公司的设计 是,每年只需缴纳保费1,167港元,缴纳满期保费总共为23,340港元,即可获得100万港元保 额。而内地保险公司的设计是,单独投保80万元人民币(约100万港元)保额,年交保费 1,600元人民币,投保20年,则共计缴保费3.2万元人民币(约4万港元),费用比香港的定期寿险高出近五至六成。

  不过,意外险是个例外。据称,内地的意外险基本性价比会优于香港的意外险产品,主要原因是这类消费型保险比较简单,客户基数大,令风险成本被摊薄。

  近年来,A股持续低迷,银行理财产品回报率被利息追平,楼市调控未见放松,内地手握闲钱的富人或白领慨叹投资无门。据业内人士透 露,现在赴港专门购买投连险的人士,都是内地的高净值人群,分布区域以北上广为主。

0
标签:大额 香港 资产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银香港资产管理推出“债券通”基金产品

2017-08-18 14:39
4271

香港资产管理规模超18万亿 内地军团高速增长

2017-07-25 14:09
2805

沪港通开通在即 私募抢拿香港资产管理牌照

2014-10-15 15:24
938

中银香港资产管理: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全球业务机会

2014-03-04 16:28
7892

重庆: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开发针对性融资产品,创新动产融资业务

2024-11-22 10:42
4993

上海: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与信用链融合,开发特色融资产品,提供精准融资服务

2024-11-20 11:02
1818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