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分账核算体系落地 中外资行憧憬更多干货
昨日,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分账核算系统以及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正式落地实施。上述银行高层人士所说的“车”,就是在“账户体系设好”、“区内区外的隔离和渗透措施做好”的情况下,“各个监管机构能够推的创新产品和措施”。
昨日,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分账核算系统以及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正式落地实施。上证报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分账核算体系”被诸位金融机构人士认为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的核心,而该举措的推出,使得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形成了一种“高速公路已建好、只待车来”的局面。
“高速公路建好”待“车”来
“分账账户是载体、是高速公路,这相当于把路修好了,但是开什么车、怎么开,还要看银监、证监等监管部门怎么规定。”一位参与相关会议的银行高层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银行高层人士所说的“车”,就是在“账户体系设好”、“区内区外的隔离和渗透措施做好”的情况下,“各个监管机构能够推的创新产品和措施”。
“而至于‘车’开得有多快,比如,一些以前提到过的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跨境融资等,这些都要看接下来监管推的速度、尺度了。”上述银行高层称。
事实上,央行[微博]上海总部此前已陆续发布了5项金融细则,包括扩大人民币(6.2348, 0.0013, 0.02%)跨境使用、放开小额外币存款上限、外汇管理支持自贸区建设等。
有银行资深人士也表示,在分账核算系统之后,市场期待更多的创新举措包括此前金融30条意见框架中提到的“区内个人进行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境外个人进行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内投资”、“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进入上海证券和期货交易所交易,区内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可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在区内开展国际金融资产交易”等。
银行短期实现业务“抢跑”不易
尽管如此,由于中外资行在分账账户系统筹备上的差异、以及预期中创新举措的推出时间差异等,银行也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业务“抢跑”。
首先,各行筹备情况不同。某外资银行上海自贸区支行行长曾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对于分账核算系统的建立“仍在探讨”,主要原因“成本投入太大”、“连接过程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且“大部分外资行处于同样的起点”。
这一观点得到印证。另外一家外资行高层希望“边走边看”、认为“会有一些过渡的办法”,且在初期业务量不多的情况下,“现有系统就可以满足需要、且其他运营准备已就绪”。 而另据了解,一些中资行、尤其是大型银行曾多次参与央行的分账核算系统测试,已做好了相应准备。
此外,市场对于银监、证监系统推出相应创新举措的预期也会形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