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套利催生经常项目收付逆差
据路透北京4月25日报道,中国3月银行代客结售汇与涉外收付愈显背离,这源于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内外汇存贷业务的积极推动,更凸显出境内外利差温床之下,人民币跨境套利发展的“另类”影响。
人民币跨境使用进而使得银行售汇减少,以及远期结售汇等交易工具,都在造成结售汇顺差“被扩大”。这意味着人民币成为跨境资金流动中的重要变量,因此,投资者需要重视结售汇以外的涉外收付等更宽口径数据变化。
今年3月的背离,不仅表现在经常项目中的银行代客净结汇2,535亿元人民币与涉外收付逆差701亿元,两者对比鲜明;同期,资本与金融项目净售汇15亿元与涉外净收入976亿元两者同样也在背道而驰。
当然,银行代客结售汇与涉外收付不一致,有统计口径差异。按照外管局定义,银行代客结售汇是指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结汇和售汇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履约数据,不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数据。
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则采用资金收付制原则,是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非居民发生的收付款,不包括现钞收付和银行自身涉外收付款。
有鉴于涉外收付和结售汇数据计算原则差异,我们根据末远期结售汇累计未到期额数据和签约额数据调整后的3月净结汇规模依然与涉外净收入存在4倍差距。
因此,有必要对涉外收付和结售汇对比分析,而账户关系有助于理清两者差异。考虑到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既包括境内居民的跨境交易,也包括境内居民与非居民的境内交易,但不包括境内非居民的跨境交易。
由于境内居民与非居民的境内交易及人民币涉外收付款,对境内非银行部门外汇资金来源与运用规模不构成影响,但境内非居民的跨境交易会构成其外汇资金来源与运用。因此,计算境内非银行部门外汇资金流入流出时,需要相应调整。
据有关推算公式,代客净收入与净结汇差额=跨境人民币净流出+境内非居民收支净额+非银行部门外汇贷款增加-非银行部门外汇存款增量+限额内涉外收入。
上述公式中显示出,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及人民币涉外净支付规模大幅上升,使得涉外收付与代客结售汇之间存在背离。这也有数据佐证。
数据显示,人民币在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总额占比从2010年1.7%上升至2013年15.8%,今年一季度更升至23.2%。其中,人民币在涉外支出总额占比份额还更大,今年3月达到近31%,较1月上升5个百分点;而美元占比从今年1月近64%相应下降5个百分点至58%。
计算显示,今年3月人民币净支出达到1,446亿元人民币,贡献了当月经常项目涉外净支出总额的两倍;而3月美元则折合人民币为净收入2,483亿元。
人民币跨境净流出规模不断扩大,源于跨境贸易中境外对人民币有支付结算等方面的需求,表现最为替代购汇,而境内外套利空间存在使得外贸部门更热衷这一操作。
人民币跨境套利模式存在几种情况,比如,境内企业与境外关联企业通过签订进口或对外直接投资合同,支付人民币;若再签订出口合同,形成出口收汇,进口支付人民币,进行循环套利。
正因为此,人民币净支付往往通过经常项目来进行,这就使得中国经常项目净收入出现小于净支出情况。这进一步带来银行售汇减少,反过来也会造成结售汇顺差“被扩大”。
今年3月,非银行部门结售汇顺差2,521亿元人民币,为跨境收付顺差的7.67倍。而2013年非银行部门结售汇顺差3,897亿美元,为跨境收付顺差的1.8倍.
而人民币跨境套利之所以能开展的如火如荼,在于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中,人民币存在汇差和利差。如今,人民币被推动改变单边升值态势,CNH和CNY汇差收窄,但境内外市场的利差依然存在不小,这仍为人民币跨境套利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