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外贸增长新动力
人民币的国际化从贸易结算起步,到直接投资、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随着人民币贸易融资品种和范围的扩大,将成为推动我国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为了尽快恢复和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当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仅为35.8亿元。
人民币的国际化从贸易结算起步,到直接投资、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随着人民币贸易融资品种和范围的扩大,将成为推动我国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贸易额只有300亿美元左右,贸易依存度为15%。随着各项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利用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对外贸易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贸易依存度大幅上升,2006年达到65%的历史高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贸易依存度逐年下降,2013年为45%,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则不断上升。2009年我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出口第一大国。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如果说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那么金融就是贸易的助推器。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除了抓住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实施鼓励出口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外,金融在支持对外贸易增长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贸易融资正当时
从欧美经济发展史来看,贸易和金融形成了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并出现了贸易金融(TradeFinance)的概念。国际贸易商从早期开展易货贸易到开始用货币作媒介进行贸易,缩短了交易链条、节约了交易时间、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国别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为了规避相关风险,银行信用开始介入国际贸易中的各个环节,贸易商利用银行的汇款、托收、信用证三大支付工具收付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为贸易双方降低了国家和企业的信用风险,提高了资金效率和安全性,国际结算也随之成为国际性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另外,银行还针对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为进出口商提供资金融通与便利,特别是贸易商利用银行杠杆可以以小博大,促进了国际贸易规模的迅速发展。由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具有资本占用少、信用风险较低等特征,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业务领域,而且在该领域的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快,已经从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传统贸易融资产品,发展到保理、福费庭,再到结构性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创新产品,满足了客户的需要,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目前,全球贸易融资的规模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据估算,全球90%以上的贸易活动需要贸易融资、担保或保险等贸易金融服务的支持。然而,自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贸易大幅萎缩,2009年全球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比上年下降了22.2%和22.9%,中国也同比下降了16%和11.2%,除了各国需求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贸易融资停滞也是造成贸易大幅下跌的重要因素。
人民币国际地位显著上升
全球80%以上的贸易融资是通过美元进行的,雷曼兄弟破产后,金融市场美元流动性大幅度紧缩,贸易融资利率大幅上升,企业难以承受,同时,金融机构之间因缺乏互信而收缩信用,减少对企业贸易融资的支持。据世界银行估计,自2008年11月以来全球贸易的流动性缺口已由250亿美元增至近3000亿美元,这在历次金融危机中是较为罕见的。
为了尽快恢复和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当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仅为35.8亿元。2013年,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5.16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7%,人民币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使用的第二大结算货币。
从人民币的境外使用地域来看,截至2013年年末,与中国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超过222个。从产品覆盖上看,由最初的跨境贸易结算逐步拓展至存款、贷款、担保、清算、资金交易、理财、现金管理、债券承销等各类银行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产品门类更加齐全,品种更为丰富。
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带动了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国际清算银行(BIS)报告显示,人民币已跃居全球外汇市场交易最活跃的十大货币之列,交易地位从2010年的全球第17位跃升至第9位,日均成交额增长2.5倍。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在国际支付中,人民币所占比重为1.13%,较年初的0.63%增长近1倍,排名也从年初的13位上升到第8位。与此同时,中国和有关国家、地区的货币合作不断深化,已经与2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超过2.5万亿元。此外,东南亚、东欧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在考虑将人民币作为官方的储备货币。
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应该说,在金融危机导致美元流动性短缺的背景下,跨境结算使用人民币以及我国金融机构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有力地支持了国际贸易的恢复和发展。2010年,全球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了21.7%和21.5%,中国分别增长了31.3%和38.8%,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高增长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复苏。而且,由于中国进口增速超过出口,2006年~2008年中国贸易顺差占发展中国家贸易顺差的44%,2010年~2012年下降到38.1%,中国为全球国际收支平衡作出了贡献。
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进展较快。2013年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856.10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8倍;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4481.3亿元,较上年增长了0.8倍。
人民币的国际化从贸易结算起步,到直接投资、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随着人民币贸易融资品种和范围的扩大,将成为推动我国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并在以下两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是服务贸易。目前,国际上服务贸易占货物贸易的比重平均在20%左右,而我国则为10%左右,且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使用人民币结算或提供融资的潜在空间巨大。
二是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合作。一些国家发展较快,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与我国有着较强的互补性,探讨使用人民币进行双边贸易和投资有助于规避美元流动性风险和货币错配的汇率风险。
总之,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开放型新经济体制”战略指引下,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放开的进程将稳步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将更加便利。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创新政策试验区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新领域,人民币国际化产品创新将加速推进。国家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打造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等战略举措将大大提升人民币在中亚和东盟地区的使用规模。
(作者系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