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动力正由外转内
编者按: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至今已走过4个年头,这期间贸易结算成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先生。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启以来,范围逐步放宽,手续流程不断优化,结算量不断取得突破。
(人民币国际化动力正由外转内 吴比较/制图)
编者按: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至今已走过4个年头,这期间贸易结算成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先生。如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动力正在发生转变,进入依靠国内金融改革继续推动的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动力正由外转内。
证券时报记者 蔡恺
人民币国际化一直是国内外金融业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则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据央行数据,2013年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有望达到4万亿元,而2011年还仅有2万亿水平。引人关注的是,“向外走”的人民币接下来将更依靠内因的推动,进入依靠国内金融改革才能继续推动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大贸易货币之辩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近日提到,从2009年开始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最快领域。与张光平的见解相呼应,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前不久发布报告称,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常用国际贸易融资货币,国际贸易采用人民币计价及结算的比率,已由2012年1月的不到2%增至今年10月的8.66%。
SWIFT的报告发布后,国际上普遍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超乎预期。知名国际自由投资者Simon Black在其博客上表示,人民币贸易结算份额的攀升速度令人吃惊,他说:“随着各贸易国对世界上负债最重国家的货币——美元信心的逐渐消退,全球银行和商人正在寻求替代品。”
渣打银行的分析师则在最新一期渣打环球人民币指数报告中质疑“人民币成为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表述的准确性,认为SWIFT的统计数据并不全面。
渣打认为,全球支付数据更能准确反映人民币国际化动态,据SWIFT数据,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市场占有率仅0.84%,排名在第12位,相比美元38.1%和欧元34.7%的市占率,人民币与其他国际化货币的差距仍很遥远。
渣打认为SWIFT的部分数据存有瑕疵,却并不否认人民币贸易融资的快速增长,并预期至2020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占中国所有跨境贸易的比例将由今年二季度的14%翻一番,同时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上升到第4位。
来自央行的统计显示,2013年前10月,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55万亿元人民币,占海关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已由2012年同期的8.4%上升至10.9%,预计2013年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将突破4万亿元新高。除了贸易结算方面,人民币在直接投资结算上的增长也十分显著。
人民币结算助中外企双赢
谈及人民币贸易融资增长迅猛的直接原因,花旗集团环球人民币产品经理谈世铭在香港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有两个原因不可忽视:一是手续流程日益简化,很多银行已能提供无纸化操作;二是境内外人民币融资利差导致境外人民币信用证业务增多。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启以来,范围逐步放宽,手续流程不断优化,结算量不断取得突破。而使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中国商家得以规避汇率风险,贸易伙伴也能获得较好的合同价格,这一双赢局面成为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内在原因。
汇丰全球工商金融服务部人民币国际化业务高级经理宋誉安上月末在伦敦对记者表示,汇丰一项调查显示,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的中国企业中,约有四分之三都是出于降低外汇风险、减少兑汇手续的目的。他预期,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令汇率波动幅度增大,愿意采用本币结算从而对冲汇率风险的中国企业将会越来越多。
而推动外商使用人民币支付货款的动力则在于议价空间。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今年6月在纽约演讲时举例,一家中国的建筑设备制造商,在与外商客户洽谈中东地区的长期合约时一直以美元报价,这家企业向外商客户表示,如果合约以人民币计价可获5%折扣。
“使用人民币结算,外国进口商虽将承担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但如果外商预见升值幅度低于折扣幅度,他们仍然乐意接受,或者利用衍生工具对冲。”一位不愿具名的外资行国际业务高管对记者说道。
不过,这位高管也认为,目前部分中国进出口企业对人民币结算仍有一些顾虑:一是他们已习惯外币结算流程,不愿耗费行政成本进行货币转换;二是他们用外币报价更具隐蔽性,商品成本不易被外商察觉。中国相关政府部门以及银行有义务针对中国企业用人民币结算进行更多教育和引导。
“我们会建议客户每月以人民币结算一两单外贸订单,逐渐引导。”渣打中国华南区行政总裁方洁玲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