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周边化:从边民互市到自由贸易区
中国国家领导人在9、10月份密集出访开展了今年第二轮“经济外交”之后,一个新的词汇“马歇尔人民币”开始出现在国内的网络空间里。中国还与巴基斯坦、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盟4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
本报记者 佟文立报道
中国国家领导人在9、10月份密集出访开展了今年第二轮“经济外交”之后,一个新的词汇“马歇尔人民币”开始出现在国内的网络空间里。
如果说9月底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已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时期,那么在10月初的中欧货币互换协议签订后,人民币的国际化“忽然”给了国内一个新的视野——先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地域范围,再以开放倒逼国内的汇率制度改革。
“其实金融学界多年前在讨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时,早就提出过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开发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一观点,只不过公开说的少而已。”多位学者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透露道。
目前,在国家层面,我国与陆地周边国家已经形成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关系,包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发起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之间的合作、中国与朝鲜两国在2012年8月决定在边境地区共同开发和共同管理的罗先经济贸易区和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此外,我国与韩国和日本已经启动了中日韩三国和中韩两国自由贸易区谈判。
截止到目前,中国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老挝、越南等8个陆地接壤的周边国家签订了双边边贸本币支付结算协定,人民币甚至已经成为上述部分国家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
此外,中国还与巴基斯坦、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盟4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
其实,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绝大多数陆地边境和部分沿海是少数民族地区。从我国与陆地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来看,“沿边”开放于20世纪80年代的民族地区工作就开始酝酿。
我国有20多个少数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大多信仰同一宗教,历史上就有经济文化联系。还有几十万少数民族人口侨居国外。就生活水平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高于境外的同族。这也是人民币在朝鲜、蒙古、尼泊尔和老挝、越南等中南半岛国家,已经获得“美元”地位的根源。
可以说,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正式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当时已经有振兴南、北丝绸之路的设想雏形。从那时起,人民币就已经小规模地走出了国境。
据记者了解,沿边省区在推动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方面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沿边八省(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几乎涵盖了我国全部陆上边境线,与14个国家接壤,各省也都在积极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