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年度动力煤谈判开锣 煤企游说取消关税
在日澳动力煤年度合同谈判新近落幕之后,中日年度动力煤谈判开锣。在黄腾看来,今年煤炭出口量难以跨越800万吨大关,连出口额度的一半都用不完,在如此小的量下,中日年度动力煤谈判最终可能无疾而终。
在日澳动力煤年度合同谈判新近落幕之后,中日年度动力煤谈判开锣。
日澳谈判的主体为瑞士嘉能可、以斯特拉塔集团为首的澳大利亚煤炭出口企业及以东电公司为首的日本电力企业。受到第三季度国际动力煤现货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本次签署的纽卡斯尔港6322大卡动力煤的合同价(平仓价)下调至85.8美元/吨,合同有效期为今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
10月22日,作为此前多年参与中日动力煤长协谈判的中方代表,北京长贸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腾告诉记者,中日年度动力煤谈判亦已开始,双方初步有人员接触,“但尚不知最终是否可以达成协议”。
沿袭以往传统,此次中日动力煤长协谈判由中煤集团和神华集团两家牵头负责,而兖矿集团和同煤集团等主要出口煤炭供货方也会派代表参与,但没有签约权。
事实上,日澳动力煤谈判最终签约价格,已是连续第三年下降。此前2012年年度日澳动力煤谈判的价格为95美元,对应6000大卡/煤种。
黄腾告诉记者,中国对日出口主要为5800大卡煤种,由于运距方面的优势,一般比同等卡数的澳大利亚煤多5-10美元/吨。“但是目前谈判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甚至有可能今年也谈不成功,而是按照现货走。”
据海关统计显示,1-9月全国出口煤炭591万吨,同比减少20.7%,出口额845064千美元,同比减少34.9%。作为比较,国家发改委此前发放的2013年度第一批煤炭出口配额为1900万吨。
在黄腾看来,今年煤炭出口量难以跨越800万吨大关,连出口额度的一半都用不完,在如此小的量下,中日年度动力煤谈判最终可能无疾而终。
这并非没有先例,2012、2013年中日动力煤谈判亦由于价格方面的分歧,而最终未能达成一致,输日动力煤按照市场现货价走。
“按照现货价走很正常,包括日澳的谈判,也是一年有四次,签一年合同,按季度定价。”兖煤集团一位负责人解释,譬如日澳谈成一年的供应量为8000万吨,则会将量打到四个季度执行,同时每季度商谈新的价格,合同则是年度合同执行。
“由此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季度到日本港口的不同煤,身上可能背的是不同的四个季度定价。”该高管说。
与煤炭出口量下降相对应,进口煤数量仍在增长,海关数据显示,1-9月份中国累计进口煤炭2.39亿吨,同比增长17.6%。
有消息同时称,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取消中国煤炭出口的税率,拟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目前,我国对煤炭出口仍执行暂定税率,对烟煤、褐煤、泥煤征收10%的出口关税。
上述兖煤高管承认,包括神华、中煤等煤企在内,均在游说相关部门取消出口关税。
在2004年中国出台煤炭出口配额制的相关政策之后,中国煤炭出口迅速下降。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煤炭出口量逼近1亿吨,而2013年如若出口量为800万吨,则意味着有92%的降幅。
黄腾认为,纵使配额制及出口关税取消,目前煤企大规模重返国际市场仍然艰难。“在全球煤炭产能过剩的前提下,国际煤价均比国内便宜,使得空间已大为缩小。”
“更为重要的是,煤炭出口萎缩的10年,出口人才或已退休,或多转行,出口人才匮乏,无论是与国际市场的对接、设施管理,还是出口煤品质的把握上,与10年前不能同日而语。”黄腾说,在价格竞争力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两方面,出口市场短期难有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