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鲍曼的金融“漂流”
老一代人的退出,给了“吉斯”们更多的机会,整个伦敦的金融业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吉斯·鲍曼是一个普通的伦敦金融人,却也正是千千万万个吉斯,已经并将继续书写伦敦金融城变迁的轨迹。
吉斯·鲍曼(Keith Bowman)是英国金融投资顾问公司Hargreaves Lansdown伦敦办公室的一名资深股票分析师,他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真正的一天开始于6点10分那是他在开往伦敦的火车上翻开当天的英国《金融时报》的时候。每天早上7点吉斯在办公桌前坐下,开始梳理隔夜发生
的宏观新闻和公司消息,筛选出对英国个股有影响的内容,等待8点英国股市的开盘。
吉斯穿的西服总是大了两号,好像一个巨壳套在他的身上,空空落落,领带的结也打得有些松垮,这都与伦敦金融城紧身精致的着装风格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然而吉斯无论如何也是地道的伦敦金融人,高高瘦瘦的他操着一口浓重的伦敦腔,就像电影《两杆大烟枪》中的角色那样抑扬顿挫,和同事之间以“mate”互相称呼着。
吉斯1986年踏入伦敦金融业,26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银行被写进了他的履历表,不过,他从来没有离开过伦敦一步。其间,他经历、见证着伦敦金融业自1986年“大爆炸”以来的变迁,也成为其中最基础的一分子。
“大爆炸”带来机遇
1979年,英国放松外汇管制。1986年,伦敦证券交易所就交易方式等进行了重大改革,这就是伦敦金融业历史上著名的“大爆炸”。“大爆炸”全面摧垮了英国本土及英联邦国家金融分业经营的体制,英国的商业银行纷纷收购和兼并证券经纪商,逐渐涌现出一批超级金融机构。与此同时,以美国金融机构为首的大量国际资本也涌入伦敦,大力搅动着伦敦金融业的传统格局。最终,美国的银行统领了伦敦的批发银行业务。即便是那些没有被美国金融机构拿下的业务,也开始采用美国人那种着眼于交易的业务风格。
1986年,吉斯18岁,中学毕业的他面临着抉择:继续上大学还是开始工作。吉斯并不是一个全A学生,需要很努力才能通过各科考试,于是他倾向于直接参加工作。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就业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大爆炸”之后的伦敦金融业正大量招收新人,原本就对金融业感兴趣的吉斯在学校经济学老师威廉的推荐下,获得了一个面试机会。
“大爆炸”以前,影响人们行为的种种不成文的惯例深植于英国的阶级制度中,而这种阶级制度控制着人员的招聘。改革之后,伦敦金融城出现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不仅仅是交易部门的岗位,很多执行部门也急需人手新引进的电脑交易系统需要新人来操作。厚重的金融城大门瞬间向所有人敞开了,这其中也包括普通的中学生,吉斯就是其中的一个。经过面试之后,吉斯进入了有着百年历史的英国私人投资银行佳活宾信(Kleinwort Benson)。为了顺应潮流,佳活宾信刚刚完成了对证券经纪公司Grieveson Grant的收购,急需招聘大量员工。
英国的投资银行一度被称为商人银行(Merchant bank),它们一直在金融体系中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地位。可是在“大爆炸”前后,更为专业和雄心勃勃的美国银行“入侵”金融城,使得这些商人银行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像佳活宾信这样出身高贵的老字号,穷则思变之后得以幸存。
加入佳活宾信的清算部门后,吉斯·鲍曼迅速发挥了其年轻人的特长,很快便能在工作中熟练地用上了电脑这一新生事物,从早上7:30到晚上7:30的工作时间对他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利适应“大爆炸”所带来的改变。过去的英国银行业被形容为“绅士俱乐部”,每天仅七小时的工作时间中,还有着近两小时的午餐时间,每逢午餐必然有葡萄美酒相伴。吉斯·鲍曼清算部门的经理菲利普一个刚到60岁的英国老先生无法接受美国人带进来的疯狂的作息时间,也不习惯从交易大厅到电脑屏幕的骤然转变,选择了提前退休。菲利普是一个在办公室里也永远不脱下西装外套和解下领带的传统英国老绅士。吉斯说:“电脑的应用使得菲利普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他的时代了。”
同样选择在当时退出金融业的,还有把吉斯带入这个行业的中学老师威廉,上世纪80年代初,金融改革刚现苗头时,威廉便感觉自己无法接受随之而来的人与人之间交际方式的变化,默然选择了教书和写作。
老一代人的退出,给了“吉斯”们更多的机会,整个伦敦的金融业进行了一次大换血。
金融业变迁见证人
在佳活宾信工作了三年后,公司把吉斯换到了前台,专门面向高端机构客户。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吉斯感觉自己并不能完全胜任,因而萌生了去意,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巴克莱银行,继续为后台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巴克莱银行决定把吉斯所在的部门整个地搬到苏格兰的格拉斯哥。“银行从来都是想尽各种办法要省钱的,”吉斯回忆道,“而进入电脑时代之后,很多工作都可以远程完成了,当然要搬到更便宜的地方去。”从小生长在伦敦的吉斯不愿意离开他的家乡,于是他辞去了在巴克莱的工作,几个月后加入了英国著名的国民西敏寺银行(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简称NatWest),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投资顾问,为个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
在国民西敏寺银行期间,吉斯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高潮。20世纪90年代末,技术爆炸时代来临,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计算机系统建设中,以缓解人们对可能发生的“千年虫”问题的担忧,与此同时,在金融市场,科技类股票也成为人们的新宠。
“那时候,我每天7:30到办公室坐下,至少有50个人试图打通我的电话,问我有关科技股的信息。”吉斯兴奋地描绘起当年的场景,连续的句子像是在吟诵一首长诗,“那是对科技类股票疯狂崇拜的年代,每天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进入新世纪,如何进入IT时代。世界将会改变,我们将不再回首。那段时期激起了每一个人的想象。”在每天几乎没有休息的工作中,年轻的吉斯得到了满足。
很快,新世纪到来,互联网泡沫破裂,吉斯的公司又面临着巨变。
在“大爆炸”之后,传统的英国银行被逼上了改革的前沿,紧接着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银行业掀起了整合的浪潮。在这样的背景下,2000年,当时还只是偏安于苏格兰一隅的苏格兰皇家银行顺应潮流,斥资210亿英镑,敌意收购了资产规模是自身3倍的国民西敏寺银行,这是英国银行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公司大量的整合及裁员,为了节省成本,当时吉斯·鲍曼所在的国民西敏寺银行后台运营部门被外包给了伦敦以外的公司。再次处于抉择期的吉斯在继续为国民西敏寺银行工作了不到半年后,选择了离开。在辗转几番后加入了1981年才成立的,并正在迅速发展中的Hargreaves Lansdown。
就这样,一次次在机缘巧合中变换工作的吉斯,现在每天为位于布里斯托的Hargreaves Lansdown总部输送个股信息,再由总部综合各方信息之后给他们的个人客户及机构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在信贷危机之后的金融业大裁员中,吉斯的工作稳如泰山,他也丝毫不担心会在债务危机引发的又一轮裁员中失去工作:“我是一个普通的金融工作者,我的工资并不算很高,这使得我很适合雇佣(employable)。”
在削减投行部门的大潮中,那些工资最高的金融机构中高层,或是投行部门昂贵的交易员,他们的职位首当其冲地被一一砍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最精英的人群现在的岗位岌岌可危。吉斯感叹说:“谁能想到呢,我那些发展得特别好的旧同事,会一夜之间没了工作。”
吉斯·鲍曼是一个普通的英国人,他没有大学文凭,这对于现在想加入金融行业的年轻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伦敦金融业的“大爆炸”,或许吉斯永远也不会进入这个行业。吉斯现在住在伦敦北部一个叫罗伊登的小镇上,每天坐近半小时的火车前往伦敦上班,就像众多习惯了每天进城出城的英国当地人一样他们在下班时间更愿意远离城市的喧嚣。
几乎所有吉斯工作过的金融机构都是英国公司,这些英国公司在时代变迁的起伏浪潮中走向了不同的命运。吉斯就像是这其中的乘客,每当他身处十字路口时,行业中的新生、消亡或是转折便会把他带去一个新的地方。吉斯自己也说:“如果你退一步,换一个角度来看我所经历过的这些,是挺有意思的。”
吉斯·鲍曼是一个普通的伦敦金融人,却也正是千千万万个吉斯,已经并将继续书写伦敦金融城变迁的轨迹。
作者:卜怡佳来源《陆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