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温和上升利于经济转型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3.2%,创去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超出市场预期。从长期看,目前的物价上升,反映了由于工资、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相对要素价格调整。
本报记者 倪铭娅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3.2%,创去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超出市场预期。需要指出的是,住房、消费品与服务项目价格的走高,对2月物价上涨形成支撑。
从长期看,目前的物价上升,反映了由于工资、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相对要素价格调整。这种温和的通胀,主要是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后的成本推动型价格调整,而非全面的市场供不应求。可以预见,价格长期温和上涨会逐步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运行常态。
经济周期的调整,要由价格的变化来完成对过剩产能的调整。一般而言,生产资料价格下跌幅度要远高于消费品价格下跌的幅度。而在经济复苏阶段,消费品价格上升后,生产资料价格才会跟随上涨。阻止物价下跌,将会使价格扭曲和市场预期混乱,造成商品滞销,并带来更多和更长时间的过剩,从而影响经济复苏。物价温和上升则有利于消除原来人为增加的对出口、投资的激励,化解过度投资和贸易顺差过大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从经济结构上看,我国需要通过物价温和上升来度过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一般而言,下游消费品的需求变化决定上游商品价格,当经济处于下滑周期时,物价因需求减少而普遍下跌是一个重要特征。从我国情况来看,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消费品(也属于投资领域)是住宅。如果住宅不对周期做出价格反应,上游商品价格也处于保护状态,那将出现终端消费品和上游行业均对周期做出价格抗争,这也会导致消费者减少消费。另一方面,国际商品价格优势会冲击国内上游行业的价格保护,在市场需求低迷和成本竞争劣势的双重夹击下,将很难恢复产能需求的增长。
在此局面下,我国需要加快推动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目前正在进行的要素价格改革,是由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向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转变过程。要素成本的上升和内在变化,意味着短期内必然压低企业盈利,进而使经济增长的速度回归正常。只有当资源要素价格上涨成为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速的“自动减速器”时,市场机制才有可能真正得到确立。考虑到环境因素,对资源品价格进行改革,将促使过去被人为扭曲低估的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逐步得以修正。
此外,资源要素价格的结构性调整,将有利于改善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状况。特别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推进,对构建上下游企业顺畅的价格调整机制,有着很强的互动作用。也就是说,上游商品价格一定要向下游传递。否则,因资源要素价格的扭曲而根本无法传导经济过热的影响,造成日用消费品价格不涨、表面没有出现通胀的假象,而实质上是挤压了下游企业的利润,导致下游企业亏损面扩大,进而使投资消费关系更趋恶化。
从结构上认清问题的本质,抛弃简单地围绕投资和通胀而进行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调控模式,有利于更好地稳增长、稳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