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环境下的全球竞争力
报告也肯定了中国内地的宏观经济环境,认为中国内地的财政赤字较为适度,主权债务评级明显好于其他金砖国家和发达经济体。排名十强的几个非欧元区国家中,除了瑞士保持了原有排名外,瑞典、英国排名均有下降。
田野
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复苏放缓的世界经济,不确定的商业环境……哪一个经济体能够保持稳固的竞争能力?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下称“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在全球144个经济体中稳居竞争力排名榜首,前三阵营中,还有新加坡与芬兰。北欧国家优势明显,南欧国家则深陷泥淖。
中国在竞争力排名中较之前一年下降三位,名列第二十九位,但在金砖五国(BRICS)中,仍遥遥领先。
美国竞争力排名连续第四年下滑,排名第七位,继续面临公众对政客的信任度较低、政府效率明显低下的压力。
中国:八年来排名首降
排名显示,金砖五国在过去一年间表现一般。除了巴西排名由去年的第五十三位上升至第四十八位之外,其他四个经济体的排名均出现下降:作为金砖五国竞争力的领军者,中国排名八年来首次出现下降,由去年的第二十六位下降至第二十九位(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排在第九位和第十三位);南非跌出前五十名,位列第五十二位;印度从第五十六位下降至五十九位;俄罗斯略有下降,从第六十六位下降至六十七位。
从中国所在的区域来看,亚洲国家在榜单上的表现差异巨大,这也体现了其发展趋势的巨大差异。
马来西亚排名最为靠前,为第二十四位;菲律宾和柬埔寨排名均有大幅上升,一向被认为是世界工厂转移的重要目的地的越南,则排名下降十位,排在第七十五位。
此外,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则排名在百位之外。
报告称,过去两年间,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强劲的竞争力增长趋势正在放缓,以往被高增长掩盖的很多弊病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实际上,对亚洲大部分国家而言,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不足、腐败普遍存在并且根深蒂固、官僚作风和技术利用率低等问题,一直是挥之不去的阴霾。
在五年的稳步增长之后,中国的国家竞争力排名回落到2009年的水平,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准备、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市场效率等项目的排名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中国内地的竞争力排名。
此外,全球竞争力指数包括基础条件、效率提升、创新与成熟度三大类共12个项目,其中基础条件包括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稳定性、健康与初等教育;效率提升包括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市场效率、金融市场成熟性、技术准备、市场规模;创新与成熟度包括商务成熟性和创新。
去年,世界经济论坛引入了可持续发展因素,将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指数作为重要衡量标准,这也使得中国内地的排名受到了影响,比如中国的碳排放水平较高;此外,社会可持续发展因素相关数据缺失,比如青年失业、卫生状况、社会公平等。
当然,报告也肯定了中国内地的宏观经济环境,认为中国内地的财政赤字较为适度,主权债务评级明显好于其他金砖国家和发达经济体。
从企业的发展来看,承担了大量就业的中小企业,仍然不及国企拥有的融资优惠;而外资企业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障碍。
欧洲:学习瑞士好榜样
这份报告显示,欧洲各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南欧和北欧的竞争力分化状态加大。国家竞争力强劲的国家则集中在北欧和西欧。
尽管从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持续不断,经济陷入衰退,但以瑞士为代表的北欧国家一直在国家竞争力排行榜的前列,而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等南欧国家的表现则一再令人感到失望。
年初,欧盟委员会预测欧盟27国今年上半年将陷入温和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欧元区17国经济今年或萎缩0.5%。而且,欧洲当前解决债务危机的措施主要集中在财政紧缩上,也不利于经济增长。
此外,从欧元区国家和非欧元区国家的表现,也可以看到,欧元区的整合前景不容乐观。
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未加入欧元区的欧洲国家实力强劲。在竞争力二十强名单中,排名第一位的瑞士就不是欧元区国家,此外,排名第四位的瑞典,排名第八位的英国、排名第十二位的丹麦,排名第十五位的挪威,也都没有成为欧元区成员国家。
不过,排名十强的几个非欧元区国家中,除了瑞士保持了原有排名外,瑞典、英国排名均有下降。
此外,欧元区竞争力最强和最弱的国家差距拉大,芬兰排名第三位,希腊则比去年再退后六位,排名第九十六位,成为整个欧盟排名最后的国家。
报告称,欧元区遭遇困难,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几个国家的竞争力不足。这导致了这些国家难以维持高水平的繁荣。
宏观经济失衡、融资渠道不畅、失业率增高,再加上创新不足,欧洲向何处去?
驱动生产力的商业创新能力,是促进发展的关键因素,排名第一的瑞士,有着世界领先的科研机构,企业愿意投资于研发,也能够很好地将研发转化为生产力。
这实际上就是欧洲的主要出路之一。
事实上,早在年初,欧盟就已经意识到,欧洲仍然不能放松对科研的投资,对创新的追求,这才是其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欧盟委员会负责科研与创新的委员梅尔·盖根-奎因说:“各国政府都会重点支持和投资可以提升欧洲竞争力并创造增长和工作机会的领域,这正是欧洲现在所需要的。我相信欧盟国家会在科研和创新方面继续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