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口导向型到大国经济——试论我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贸易战略选择
自年1997年7月以来,一场金融风波在泰国发生,迅速波及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并进一步冲击到了香港特区、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引发了东亚的一次经济大地震。危机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本文拟从贸易战略的角度对危机的成因作一简要的分析,进而讨论我国作为本地区的一个发展大国,面对这次风波应作出的贸易战略选择。
自年1997年7月以来,一场金融风波在泰国发生,迅速波及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并进一步冲击到了香港特区、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引发了东亚的一次经济大地震。危机已经开始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本文拟从贸易战略的角度对危机的成因作一简要的分析,进而讨论我国作为本地区的一个发展大国,面对这次风波应作出的贸易战略选择。
一、东亚模式的贸易战略
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东亚及东南亚各国家和地区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的坚决执行者。自80年代以来,这种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受到了发展经济学家们的一致推崇,并得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所谓“东亚奇迹”的验证。克鲁格曼的批评也仅是针对亚洲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粗放倾向,而并非对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本身的质疑。事实上,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暴露了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上存在的弊病。出口导向型战略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要对危机的形成负一定的责任。
1.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成功的背景 本世纪60年代,以日本为首的东亚国家相继实行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东亚各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十年的高速增长,相继实现了现代化。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作为一种重要的贸易经济发展理论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其倡导者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对外贸易总是在一定的国际经济关系中进行的,离开国际经济关系背景孤立地谈贸易的作用,就不可能正确解释实行外向型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真正原因。
东亚国家实行这一战略所取得的成功是有其深刻的国际经济关系背景的。从50年代起,美国出于政治目的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利益为代价的。美国一直相对保持其国内市场的开放状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市场一直处于开放状态。而东亚各国是这种基于比较优势的自由贸易政策的最大受益者。随着日本由战后初期的劳动导向型出口阶段步入更高层次的工业化阶段(规模导向、生产线导向和知识导向),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始是“四小龙”,接着是东盟和我国也开始进入美国市场,从而出现了比较优势再循环的现象。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1950~1974年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是日本跻身经济超级大国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及东亚其他国家通过迅速的结构优化而创造的经济奇迹与美国所倡导的贸易秩序不无关系,美国的进口市场对东亚出口导向型国家发挥了巨大的向心作用。东亚国家实行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取得了成功,应该说是离不开这种特定的国际经济关系背景的。
2.危机中暴露出的贸易战略弱点 这次金融风波表面上看是由于以泰国为首的东南亚各国存在泡沫经济、短期游资过多、短期外债过高、贸易赤字、汇率制度不合理、外汇储备不足等原因造成的。经济学家们的分析也多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危机全面暴露了东亚各国长期推动的以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政策的弊端。
进入90年代后,东亚国家推动的出口导向型战略赖以成功的国际经济关系背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由于东亚国家持续高速增长的出口基本上已完全占据了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市场,其市场容量不可能进一步扩大,而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也使欧洲市场更加排斥亚洲产品,于是出口导向型战略遇到了市场容量的客观限制。其次,由于东亚各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挤占了美国和西欧大量的就业机会,欧、美各国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政府迫于民众的压力不得不限制这些东亚产品的进口,从而保护国内就业。冷战结束后,美国也无意再为安全利益而牺牲经济利益来扶持东亚国家;相反,东亚各国的迅速崛起使美国感到了不安和警惕。美国决不允许别国动摇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因而开始对东亚实施适度遏制政策。最近,马来西来总理马哈蒂尔指责美国政府怂勇并暗中支持索罗斯等大投机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联系到近年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这样的指责恐怕有点空穴来风,未必无源吧。
除此之外,出口导向型战略本身在理论基础和经济结构上就有其脆弱性。这一战略过于乐观地看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与经济资源转换的前景,忽视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困难程度。各国基于比较优势发展的出口产品大体都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鞋帽、纺织、旅游产品及电子元件等;许多国家出口结构单一,颇有一点类似西非和中美洲的热带作物经济。这样,一方面因各国厂商竞相压价竞争而使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另一方面,出口市场脆弱,一旦某一产品市场略有风吹草动,马上就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出口。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泰国、韩国等国的贸易逆差,而他们的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便是由于1995年以来国际电子、半导体元件市场价格暴跌造成的。
二、我国的现实
自80年代以来,我国也加入了东亚出口导向战略的行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特别是80年代末以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增。我国成了鞋帽、纺织、箱包、旅游产品的世界头号生产与出口大国。自1984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长迅速。世界银行有关研究报告揭示,在1995年引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需求因素中,投资因素占31.5%,消费因素占50.8%,净出口则占17.4%,净出口劳务约占1.5%。应该说,近十余年我国采取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是正确的,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自1978年到1997年, 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 多亿美元猛增至3000多亿美元,增长了13倍,同期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跃至第10位。这一变化的贸易经济学含义是由小国贸易向大国贸易的转折,对我国来说,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外贸环境的形成和随之而产生的新问题。
90年代中期,我国外贸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大国贸易通常所具备的一些特征:①贸易规模大型化,挤入贸易大国行列。199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约为3400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成为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②市场容量与出口供给能力空前增大,引进全球贸易大国普遍的关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进口额超过除新加坡外的东盟6 国进口总和或东欧转型经济国家之和,亦大于墨西哥和巴西的总和。另一方面,我国已成为国际市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性供给者,纺织、鞋帽、箱包等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③进出口意向开始左右或影响某些重要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国贸易不同于小国贸易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大国的供求能左右国际市场价格,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贸易条件。如近几年我国的进口举动曾不止一次地引起某些初级原材料和农产品国际价格的波动。在出口供给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国,左右全球此类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在我国外贸具有大国规模以后,开始遇到一些大国贸易所特有的难题。首先,出口扩张难度增加,我国出口已突破1800亿美元大关,基数已经很大,继续保持较高增速,难度越来越大。其次,保护国内市场的余地缩小。在达到大国规模后,我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市场,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在压我国开放市场,保护色彩较浓的传统贸易政策难以为继,国内产业受到的保护将会越来越少。再者,对外贸易摩擦长期化。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频频发生,范围越来越大。可以预料,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这种摩擦可能更为频繁并将长期化。最后,贸易条件趋于恶化。由于我国进口量庞大,经常引进大宗进口原料价格上扬,同时由于国际上劳动密集产品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我国此类产品生产规模增长过快,引起此类商品价格逐年下降,这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我国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统计研究也表明,1993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数量指数一直高于价格指数,而进口的数量指数则低于价格指数。
我国步入大国贸易阶段后,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陷入发展经济学文献经常提到的“贫困化增长”的陷阱。在大国贸易条件下,如果经济增长趋于扩大一国的贸易量,那么其贸易条件则趋于恶化。这种现象在出口商品层次结构单一的时期,几乎是铁的规律。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2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持续以近10%的速度增长,总经济规模已跨入了大国的行列。1997年GDP已超过80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而且将继续上升。若以购买力平价论,按世界银行的计算,我国的经济规模已达美国的40%。国内经济行业齐全,市场庞大,国内各地区已具有相当强的经济互补性,国内消费需求已成为促使GDP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其贡献率达50.8%。在经济发展中,大国有别于小国的背景主要就是在其国内市场容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我国的大国经济规模已初具雏形,这就是我国的现实国情,任何贸易战略都不能忽视这一基本事实。
三、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大国经济战略
这次危机虽然给我国外贸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为我国重新规划、调整贸易战略及发展政策提供了一次契机。如上所述,我国已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赖以成功的国际经济关系背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鉴于此,我国应放弃单纯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转向大国经济战略。这里的大国经济战略有别于传统的发展中大国采取的进口替代战略。我国应采取的是一种基于大国规模背景的、开放式的平衡贸易战略,具体措施如下:
1.放弃普遍的出口鼓励政策 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普遍对各类产品出口(除少数特殊资源产品)采取鼓励政策,给予出口产业大量的优惠政策,其中作用最大的便是出口退税政策及给予两头在外的出口企业进口设备免税优惠。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大量沿海地区的企业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出口。许多企业(包括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利用退税优惠,在国际市场上竞相压价,将退税当成正常的利润,以致很多企业耗费大量资源却反靠出口退税来维持生计,大家没有赚到外国的钱反而都变相地吃国家。这也是导致近年来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于1996年将退税削减一半后,这些企业颇感难受。这类企业的软预算约束可以说都是由国家基于出口导向型战略之上的出口退税政策造成的,为了促使国内产业升级,国家应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的优惠,使其真正靠廉价劳动力及高效率的优势在国际上竞争,也可遏制其恶性竞争的程度;同时应继续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实行退税优惠,扶持其出口,加速国内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我国在近年的贸易摩擦中受指责最多的便是出口退税政策的普遍性导致的倾销行为。改普遍的退税优惠为有选择的优惠。不仅可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还可以减轻对外贸易摩擦。
2.促使外贸出口由创汇型向效益型转变 近十余年来,我国执行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鼓励企业多出口创汇。国家每年向各外贸企业下达出口创汇指标,并以此作为对企业领导人乃至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政绩的指标。在这样一套激励机制的作用下,许多企业哪怕不赚钱也要多出口创汇,各地政府不顾地区比较优势,拼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以至各地区、各企业对外竞相压价,互相倾轧。在这种背景下,大量宝贵的经济资源就浪费在毫无效益的出口创汇上。
在我国经济已逐步市场化的今天,企业行为应日趋理性化。企业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企业来说,外贸出口和内销一样,都只不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是否出口应以利润为取舍标准。外贸出口由创汇型向效益型转变是我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半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的必由之路,我国要从出口数量大国进步到出口效益大国。
3.进一步开放进口 长期以来,东亚国家政府在对待进出口问题上存在着一种强烈的重商主义倾向,在对待进出口差额时,全力倾向于扩大顺差,极力避免出现逆差。我国在实施大国经济战略时,必须彻底放弃这种重商主义情结。在我国成为全球最大新兴市场及国内产业结构迫切需要升级之时,过分强调出口的政策显然难以为继,强调双向贸易显然是时候了,要充分认识到进口的重要性。首先,进口技术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渠道之一;其次,进口贸易具有重要的“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s)效应和“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效应;最后,进口贸易可为促进国内企业加速技术进步和管理制度创新提供强大的刺激与动力。
对于发展中大国来说,进口的作用甚至比出口更重要,进口应该是发展中大国贸易的基本目的和出发点——发展中大国贸易活动的基本目的就是引进国外的先进经济结构,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强调进口的作用是国内市场较为广阔的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也是发展中大国开放型贸易战略同发展中小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的根本区别。
我国在步入贸易大国行列之后,应充分利用大国优势影响贸易条件,使其向有利的方向发生变化,并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待进口,取消许多过时的限制,以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4.加速统一国内市场,扩大内需 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高达40%,在同等经济规模的大国中比例最高。这是非常危险的脆弱结构。经济最开放的美国的外贸依存度也仅为15%。随着经济的继续高速增长,放慢外贸数量的增长,适度降低外贸依存度,应是今后的明智之举。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国内市场。目前,我国虽有较大的经济规模,但还不能说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国内市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干扰,条块分割现象较为严重,大大削弱了我国作为大国所拥有的国内市场容量大这一优势,无法充分实现规模经济,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对GDP增长贡献率已达50.8%。因此,今后努力统一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将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时,我国应抓住这一契机,及时调整贸易战略,变压力为动力,必须认清我国已成为贸易和经济大国的基本事实,放弃单一的出口导向型战略,转而实行以平衡贸易为特征的外向型大国经济战略。通过扩大进口,适度降低外贸依存度,扩大内需,充分利用大国优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避免向贫困化增长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