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30年变迁:从推销库存商品到应对世界贸易风暴
30年过去了。2008年10月,仍然是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广交会,已经没有“任务”了。外贸人头疼的,是如何面对次贷危机冲击下险象环生的全球市场。
30年间激荡起伏,广交会无疑是中国外贸产业在改革开放政策下成就辉煌的最佳写照。
1978年广交会:推销全国库存商品
1978年10月,当第44届广交会开幕时,人们已经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已经退休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史美泗回忆说,那是一届“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广交会,一次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广交会”。
这届交易会上创下了许多新中国的第一:
新成立的、我国第一家实行工贸结合新体制的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正式登台亮相,吸引了全球贸易人士的关注。
大会首次将“以销定产”作为外贸的方针。一些外商说,以前你们生产什么,我们就得买什么;现在我们要什么,你们生产什么,这样生意就好做了。
首次开展了补偿贸易记录,洽谈的项目有66个,当场签订协议的有3个。交易会的东墙上,也首次挂出了“欢迎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的大标语。
传统工艺品结束了“左”的干扰,重放异彩,外国客商争相购买。
史美泗回忆说,也就在本届交易会上,多年滞销的真丝印花绸缎,因为将图案从拖拉机、锄头镰刀,改成了牡丹、荷花,而大受国际市场欢迎……
那是一届非常成功的广交会。然而,在勉力转身的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外贸仿佛一架老旧而疲惫的机器,已经不堪重负了:
和43届一样,交易会的“关键任务”依然是推销全国的库存商品,价值10.8亿美元,占所有交易团带来的货单总值的近一半。
在这两届交易会上,时任外贸部部长李强反复强调的,是要求“外贸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他列举说,今天卖一大批,明天一点也不卖,外国人最怕中国人这一条。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广交会上,中国外贸界再次举起了“出口创汇”大旗。30年间,这一举措影响深远——现在的中国,外汇储备额居世界首位。
2008年广交会:中国外贸直面次贷危机
从那时起,30年过去了。2008年10月召开的第104届广交会,是一届全新的交易会。
这是因为它首次整体搬迁到琶洲新馆举行。
这也是因为它首次调整为三期举行:展品从5大类细分为15大类,专业展区从34个细化为50个,其中27个展区展览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均达到国际大中型专业展览的水平。
这还因为展览总面积将首次超过100万平方米,展位总数将从上届的4.2万个增加到5.4万个,参展企业将从1.8万家增加到2.1万家,
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中国外贸产业,是推动广交会改革的最大动力。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介绍说,中国的外贸企业已经从2001年的4.4万家增加到2007年的37万家。
参加广交会只是个开始。今年以来,由于次贷危机冲击全球市场,外贸环境整体态势恶化趋势明显,加上人民币升值和国内产业政策的调整,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与三十年前不同,中国政府不再需要告诉企业什么是“市场规律”了,在广交会上,商务主管部门把重点放在鼓励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上,要为更多注重质量安全、附加值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基础、节能环保和高技术产品的企业提供参展机会。
现在的广交会,也已经从以往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变成“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的目标,是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
改革创新:中国外贸仍然充满希望
一位“老广交”感慨说,人们之所以把广交会称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一方面是因为它曾在全国的出口工作中举足轻重,但更多是因为广交会作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重要场所,30年来一直积极推进外贸体制改革。
他表示,30年间,各种各样的变化,广交会都发生过,面临的困难也五花八门,有时候压力大得无法想像。但是中国外贸都挺过来了。一句话,只要坚持改革,不断创新,大胆地去尝试和探索,总能找到办法。
人们也在用新的角度审视广交会。现在,“一家独大”的情形早已不在,各地的国际展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国际上的展览巨头也积极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蓬勃兴起,网络令“永不落幕的交易会”变成现实,这也令现实中规模不断扩大的广交会倍感压力。
未来的30年,人们还将看到怎样的广交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