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告急 欧元危急

2011-07-18 15:03 184

澳大利亚对碳排放制定了价格,这是现在限制碳排放的最佳方式,同时还以出售碳排放作为转移税收而非增加新税的方式。上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同意了一项关于可再生能源的欧洲计划,要求英国在2020年末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使用的15%,这几乎是原来的八倍之多。

  《经济学家》7月14日社论

  意大利告急!欧元危急!

  随着债务危机席卷意大利,欧元危机进入了一个危险的新阶段。一年多来,欧元区的“债务舞台”不断上演着束手无策的剧情。首先登场的是希腊、爱尔兰,接着是葡萄牙,后来是希腊。这周,金融市场的麻烦以可怕的速度袭向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在两个交易日内,十年期意大利债券收益跳升了一个百分点:7月12日,首破欧元被创以来的最高值——6%,米兰股市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

  推荐阅读

  意大利是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主权债务市场。它有1.9万亿欧元的主权债务,占到其GDP的120%,这相当于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总和的三倍,也远多于欧洲金融稳定机制的2500亿欧元。一旦意大利发生违约,将对欧元和世界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尽管更可能的直接后果是盘旋在意大利债券市场的持续紧张气氛,这肯定会促使投资者远离欧洲资产,令欧洲经济恢复难上加难。

  意大利债务负担虽然较高但比较稳定,它有需要削减支出、提高税收的成功记录。高私人存款意味着大量主权借贷受资于本国。理论上,成熟的政府能应对这种情况,但实践中无流动性和无偿付力往往没有清晰界限。如果罗马政府用于借款的成本升高,债务将最终难以掌控。

  现在应做的首先是从近乎破产的希腊开始,全力缩减债务,对面临债务重组困境的银行进行二次资本化,以有偿付能力的国家为核心,在其四周建立防火墙。意大利需要迅速通过预算,推进改革。主要目标不仅是财政缩减,还有经济增长。对于欧元区来说,短期的帮助则来自欧洲中央银行买进意大利债券。

  《朝日新闻》7月13日社论

  日本能在零核电下生存吗?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让世人看到了核电的危险:核力量并不容易控制。日本列岛处于地震带上,而且现在是地震活跃期。目前日本电力的三成依赖核电。如果立刻全部废止核电,会引起电力不足,生活和经济活动会受到打击。据《朝日新闻》的舆论调查,77%的日本国民赞成逐步废止核电。

  那么,日本如何逐步脱离对核电的依赖,构建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呢?

  第一,开发替代能源。一般认为核电的寿命为40年,因此,如果不建设新的反应堆,那么40年后可做到零核电。在此期间必须开发风力、太阳能等自然能源作为替代能源。自然能源分布于各个地区,必须打破电力公司的地区垄断,通过自由化引入新的企业。

  第二,倡导节电。为了节电,必须根据需求设定动态变化的电力价格。但动态电力价格制度是有风险的,如果过快引入,会推高目前的电价。必须在减少核电的危险和增加电价之间寻求平衡。

  第三,加强天然气等火力发电。自然能源形成规模尚需时日,当前不得不加强天然气等火力发电。虽然排出二氧化碳对防止地球变暖不利,但这是开发自然能源并最终脱离核电不得已的举措。与减排一样,这也是日本的国际责任。

  目前,日本的54座核电站,有35座已停止运行。8月底之前还将有5座因检查而停业。如果依靠每个人的节电能度过炎热夏天的考验,这将证明没有核电我们依然能生活下去。通过上述几步努力,大约20、30年后可以达到零核电的目标。

  《经济学家》7月14日社论

  英国碳政策有原则性缺陷

  尽管澳大利亚降低碳排放的政策不周全,但至少是受欢迎的,而英国的碳政策则有着原则性的缺陷。这两个相反的例子对其他国家实行对碳排放定价很有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对碳排放制定了价格,这是现在限制碳排放的最佳方式,同时还以出售碳排放作为转移税收而非增加新税的方式。该方案并非雄心勃勃,而是循序渐进。它所进行的大部分减排,尤其是在早期,主要是利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创造的用碳许可,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其他计划实施碳定价的政府,比如韩国和中国的部分省份对澳大利亚的先行做法也都充满兴趣地观察着。

  同时,他们也可以观察英国的做法,但只是作为吸取教训的案例。这周英国政府提出要改革电力市场。这一想法一方面要保障电力供应,另一方面要削减碳排放,英国规定的减排量将远远高出欧盟排放贸易方案规定的碳价所预期的排放量。不幸的是,这一事业会因政府在可再生能源方面过于激进的承诺而畸形发展。由于非碳资源对石油价格的上升有免疫力,可再生能源的确非常有价值,值得研究和应用,其经费来源于政府鼓励和碳定价的收益。但这在英国有点本末倒置了。

  上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同意了一项关于可再生能源的欧洲计划,要求英国在2020年末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使用的15%,这几乎是原来的八倍之多。很难想象目标将被达成,但却可以想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将要付出的巨额成本。政府会为海上风能提供难以计数的补贴,这最终会实现规模效应而使能源变得便宜,但需要时间。英国要实现无碳目标是可行的,但须经过从煤炭发电到天然气发电的转变。所以,通过运用大量昂贵的可再生能源来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是毫无意义的。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沈建光(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日本经济复苏下,日元为何持续贬值?

2023-10-16 12:58
6546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优化中国资产负债表的政策思考

2023-10-16 12:57
6335

王军(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国际ESG投资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2023-10-16 12:56
6399

邢自强(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确保经济回升,资本市场则活跃

2023-10-16 12:55
6445

郭磊(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宏观面“剪刀差”

2023-10-16 12:54
6617

汪涛(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预计9月增长动能企稳,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4%

2023-10-16 12:54
652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