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策层4月初已达成升值共识
《纽约时报》5月18日撰文称,欧元区危机正在四处弥漫,欧元的下跌不仅使中国企业在欧洲市场失去竞争优势,也让中国在人民币与美国“脱钩”的问题上变得更加复杂。
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在例行发布会上重申,中国将根据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状况,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马朝旭还表示,中美关系已有所改善,希望5月24日和2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能够延续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12日在华盛顿会晤后两国关系出现的改善势头。
未能免疫欧债危机
据《纽约时报》报道,早在4月初就有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决策者已就人民币升值一事达成一致,决定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给3月份有关人民币的争论画上了句号。但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中国官方将此事搁置,包括美国财长盖特纳的访华、青海地震以及欧盟爆发的债务危机。
报道注意到,3月份,中国商务部高官曾一再警示人民币升值后带来的危险性,“但就在官方达成一致后,商务部就停止了此类言论”。
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点是,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17日表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对欧元稳定产生了影响,今年以来人民币对欧元已累计升值14.5%,这给中国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也会对贸易政策的调整产生影响”。
《纽约时报》认为,这番言论说明即使是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也不能“免疫”迅速扩散的欧洲债务危机。此外,报道还指出,如果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欧元兑人民币将进一步贬值,届时将产生更多的问题。
欧洲签约客户毁约
一些经济学家此前已警告中国可能面临更多问题。这些经济学家指出,今年年初中国出口大幅下滑的原因并非工业化国家市场需求弱化,而是由于中国和外国的银行临时限制了“交易信贷”。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陶冬说,“交易信贷”问题很容易再次引发问题。
《纽约时报》的报道举了信用证的例子。报告指出,中国出口企业很依赖于银行开出的信用证,而信用证与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关系密切,目前由于担心欧洲债务危机造成隔夜拆借利率大幅波动,不少银行大幅减少了信用证的发放。
广东中山一出口企业销售经理Elvin Xu称,已经接到了多个欧洲签约客户的电话,要求取消订单,因为欧元的贬值已经侵蚀了后者的利润空间。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出口形势严峻,美国同样受此问题困扰。不少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就是欧洲产品,而在欧元贬值后,《纽约时报》认为美国公司已经处于不利地位。奥巴马政府此前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出口计划,争取到2015年,美国出口总额能翻一番。
但美方坚称短期汇率的波动并没有影响上述目标。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17日到访香港时表示:“下个月,甚至半年或者一年后,欧元会怎样谁都不知道。”
随骆家辉来访的BPL Global首席营销官Steve Jennings则说,欧元的走弱将让欧洲产品在全球出口市场上比美国产品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