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酝酿涨价 钢铁产业将有惊无险

2010-01-06 09:44 647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在成本上涨预期强烈的情况下, 上涨能否顺利传导至下游,是对钢铁业未来基本面定性的最核心问题。对此,业内人士持较为乐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在成本上涨预期强烈的情况下, 上涨能否顺利传导至下游,是对钢铁业未来基本面定性的最核心问题。对此,业内人士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理由有三:一是今年钢铁需求增量远大于供给增量,相比去年供需矛盾大幅缓和,钢企利润空间有增厚基础。二是下游行业能够承受钢价传导幅度。对于大部分机械制造类下游行业而言,钢材成本上涨,完全可承受;而土建成本占地产成本的比例更小,基建项目属财政支付,对成本不敏感,长板材均无成本传导障碍。三是今年通胀预期明确,钢价亦会受通胀影响上涨。

  在2010财年的铁矿石长协谈判到来之时,铁矿石现货行情也应声启动。

  “最近一直在涨。不过我在103美元/吨的时候抓住时机补了一次货,107美元的时候又补了一次,所以目前还能支撑。”一家山东民营钢厂负责人在去年12月中旬如此告诉记者。当时,品位为63.5%的印度现货矿价格已经超过了115美元/吨。作为一家90%依靠进口现货矿的钢厂,他对自己的“出手及时”颇为庆幸。

  但他很快发现,持续上涨的矿价正在迅速吞噬之前“逢低”买入的成果。115美元/吨的价格很快被超越,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调高了出口税率的印度现货矿出现价格井喷,一举达到125美元/吨,攀上年内最高点。而这一势头在刚刚开始的2010年还在持续。矿价开年大涨,印度矿港口现货价位目前已经达到了125美元/吨,剔除海运费后折算的现货矿离岸价与去年6月确定的长协价相比,上涨近一倍。

  比现货上涨更厉害的是进口矿期货价格。在强烈的看涨预期下,部分贸易商已经开始豪赌今年一季度行情,大量采购期货,矿山资源短时间内正在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进口矿期货价格也因此出大涨。

  一度在2008年下半年狂跌的铁矿石,正趁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大潮,来势凶猛。

  钢企复苏加速矿价升温

  “不管我们的愿望如何,铁矿石价格上涨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五矿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子平这么对记者说。五矿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独立进口及分销商之一,一年的铁矿石进口量约为2000万吨。

  姚子平的观点几乎是业内的一致看法。进入2010年,“涨”与“不涨”已不是讨论命题,关键在于“涨多少”。从目前的情况看,谨慎派认为国外的钢铁企业普遍未走出财务困境,并没有力量消化过多的上涨成本,因此预测上涨空间在10%左右。而乐观派则将这一幅度调高到了30%。

  虽然幅度预期不同,但论证涨价的逻辑却非常一致,即全球钢铁市场的需求回暖和三大矿山的资源垄断。

  自2003年以来,中国对铁矿石的进口一直保持了旺盛需求,从2003年的不到1.5亿吨增加到了2009年的6亿吨,6年翻了4倍。在日韩的需求相对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中国占据了全球铁矿石需求市场的70%。

  但2008年得金融危机让钢铁行业遭到巨大打击,全球钢产量一度被悲观地预测为将减少20%。日韩和欧盟产量急剧萎缩,铁矿石的需求急速下降,中国增速也明显放缓。由于国内钢厂大幅削减产量,2009年上半年,各港口的铁矿石积压一度达到极限。当时,南通港的库存压力达到了要钢厂出去一船,才能放进来一船的地步。

  作为回应,三大矿山——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纷纷主动调低年度生产计划。其中,淡水河谷计划减产3000万吨,力拓计划减产2000万吨,必和必拓计划减产1400万吨。产量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海运量占70%的三大矿,借助其垄断地位,主动收缩产能,达到缩量保价的目的。

  然而,转圜出现在2009年下半年。中国政府强而有效的4万亿刺激计划起到了出人意料的结果,中国钢铁行业率先复苏,对全球铁矿石的需求和价格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全球钢铁产量的下滑也得到了遏制。欧洲粗钢产量的同比负增长幅度连续收窄,环比增长则于2009年9月转正,且增速高达21%。日本韩国虽不及欧洲,但自2009年3月起,环比也开始保持平稳复苏。

  2009年,中国的粗钢产量连续维持在高位,达到了5.7亿吨,全年的钢材产量预计达到6.7亿吨。随着中国政府对内需市场的持续拉动以及加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行业内人士预计,2010年钢铁产能会进一步释放,对铁矿石需求仍然维持在高位。“我的钢铁网”矿石分析师高波预计,2010年,中国对铁矿石需求量(折纯后)将增加4800万吨左右,而进口矿增量的主要来源仍为澳矿和巴西矿。

  面对一片融融暖意,最欣慰的无疑是三大矿山。数据显示,力拓和FMG由于受到中国需求的提振,其年产量预计将同比增加8%和145%。淡水河谷虽然受欧洲需求疲软影响,产量将同比减少23%,但也已经率先宣布了2010年的提产计划。该公司CEO Roger Agnelli表示,公司将在今年满负荷运转,使产量达到3亿吨。他还屡屡对媒体表示,“铁矿石市场正在升温”。

  矿业巨头“三变二”加强垄断

  需求恢复的同时,“两拓”的“连横”也让提价预期再上一个台阶。

  力拓与必和必拓一直计划将双方在西澳大利亚州的全部铁矿石生产业务合并。这一计划涉及的资产达到了1160亿美元,一旦成功,其铁矿石供给量将超过全球总供给量的百分之五十,产量将超过四亿吨。力拓集团董事长杜立石表示,“该合资企业将建立无可匹敌的铁矿石业务。”

  此举遭到了钢铁业的强烈反弹。包括欧洲钢铁工业联盟、日本钢铁联盟等在内的行业组织都对“两拓”合资表示了强烈反对。对于钢铁企业而言,两大铁矿石巨头一旦合资,意味着作为生产上游的铁矿石供应渠道加剧垄断,矿山在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无疑更加进一步累加。原本就处于弱势的钢企更加被动。

  但抗议挡不住“两拓”的合并步伐。2009年12月5日,“两拓”签订了成立铁矿石生产合资公司的约束性协议,并宣布正在陆续提交相关审查材料,希望于2010年下半年完成组建工作。

  此次有资格对两拓合资进行审查的政府部门也包括中国商务部。中钢协对此发表了措辞强烈的反对声明,呼吁政府和企业运用《反垄断法》对合资进行遏制。这是中国第一次有机会利用相关法律在矿业巨头的垄断道路上设置障碍。

  但是,记者却获悉,“两拓”虽然程序上必须通过中国商务部的审核,也已经向中国商务部进行了申报前商谈,但由于“两拓”在华资产寥寥可数,因此即使商务部否决此计划,具体的执行力度仍不容乐观。“限制”和“反对”,可能成为一纸空文。

  “其实对企业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一位熟悉《反垄断法》的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对“两拓”的合并有较大话语权的,在于欧盟委员会。而程序上,欧盟成员国以外的钢铁企业或行业协会也仍然有资格参与相关的调查审核程序。也就是说,中钢协除了向中国商务部表达中国钢企的反对声浪外,同样可以向欧盟委员会提供相应材料,帮助审查。

  但是,据知情人士透露,中钢协对于介入国外的司法程序并不积极,只对中国钢企以企业身份自行参与 “表示欢迎”。

  “我们没有铁矿石进口资质,也不熟悉相关法律,再说有钢协在,官司实在轮不到我们这样的企业去打。”一位年产量约在300万吨的河北钢企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大多数钢铁企业看来,在目前受中钢协领导的机制下,“出头打官司”,还是打到外国去,不可能是备选项。这与去年来钢铁行业虽然屡屡遭遇反倾销制裁,但应诉企业寥寥无几的情况如出一辙。但事实上,积极应诉的企业被加征的关税往往大大低于未应诉企业。

  此外,欧盟委员会的权力也并非没有漏洞。该法律界人士还介绍,由于此次“两拓”的合资计划剥离了销售业务,仅限于铁矿石生产,故而已由欧盟委员会相关规定中的“强制性申报”转变为“自愿性申报”。这一变化意味着,“两拓”可能得以在申报相关材料的同时,继续推进其合资公司的组建进度。若出现审核不被认可的情况,再由相关部门重新进行是否损害相关的市场竞争、是否构成价格垄断等方面的调查。“这一调查一旦开展,没有几年是完成不了的,中间就能留下巨大的博弈空间。”他表示。

  中国的钢铁业面对“两拓”的铜墙铁壁,似乎一筹莫展。业内目前已经开始将“三大矿山”改口为“两大”。

  钢铁业未来 涨价还是洗牌?

  根据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提供的数据,在热轧钢材制造成本中,铁矿石占了成本的34.8%。而其他研究报告中,这一数据也通常在40%以内。2009年,中国钢铁业虽然率先复苏,但整体处于盈亏基本平衡乃至微利状态。矿石的上涨,最受损害的是哪一类钢企?钢铁行业格局会否增加变数?

  “目前看来,更多依靠现货矿的小企业比拥有长协的大企业损失更大。”国泰君安钢铁行业分析师余辰俊表示。他提及,虽然由于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上半年的现货矿价格一度比长协价更低,让大量购买现货矿的小企业显示出了成本优势,但在矿价的上涨阶段中,由于多数大型钢企拥有一定比例的长协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锁定价格波动风险。而众多依靠购买现货矿的小企业,只能忍受成本不断上涨的现状。

  目前的铁矿石现货价格就正在经历一轮迅猛上涨行情,且矿价涨速远胜于钢价涨幅。众多依靠现货矿的小企业压力倍增, 2010年的钢价走势就成为最受关注的对象。

  “我们现在已经没法关心铁矿石价格了,我们更关心今年的钢材价格到底能不能支撑这样的矿价上涨?”河北一家年产量约在300万吨的钢厂负责人鄂先生告诉记者,目前钢材市场正在演绎的是不断攀升的成本推动的上涨行情,而这样的局面在高库存的形势下,已经岌岌可危。“如果钢价能涨到6000元/吨,那我们还怕什么矿石涨。可我实在担心,现在的钢价在这样的库存下可能根本支撑不下去,年后必有一跌。”在他的预期中,下跌的钢价最终会压低现货矿石价格,“到时候又出现一次现货比长协价低的局面也不是不可能。”

  事实上,业内已经纷纷开始对具体的成本增加量和钢价涨幅做出预测。“我的钢铁网”首席分析师贾良群向记者表示,今年主流钢材的成本预计会增加300元/吨。而“钢之家”网站总经理吴文章则认为,今年的主流钢价基数会比去年上涨300元/吨。总体而言,行业内对2010年的市场需求普遍有良好预期,再基于目前钢材期货价格的攀升走势,业内对2010年的钢材价格也普遍看涨。

  而在小企业担忧钢价无法支撑成本的同时,有长协矿“防身”的大型钢企则对今年可能出现的资源紧缺忧心忡忡。姚子平表示,“很多大钢厂都很担心可能出现资源紧缺的时点,在做前期准备。”

  据悉,钢厂所担忧的“资源紧缺的时点”,指的是在长协谈判过程中,如果进度受阻,三大矿可能发起贸易战,通过减产来抬高现货价格,达到掌握谈判主动权的目的。“对于那些对外矿依赖度到80%左右的企业来说,届时其生产安全将受到非常大的威胁。”姚子平说。

  而除了减产保价,在去年的谈判期间,两拓还曾凭借在航运领域的控制权,在市场上租下大量矿船,炒高BDI指数。据悉,两拓拿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签订一个较为长期的租赁合同,例如1年期或者3年期,另一种则是在现货市场上拿船,租金按日收取。

  对于这种矿山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众多依赖外矿的企业不得不防。而部分贸易商在去年年底已经开始豪赌2010年一季度行情,大量采购期货,矿山资源短时间内正在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进口矿期货价格也因此出现了上涨。

  在成本上涨预期强烈的情况下, 而上涨能否顺利传导至下游,是对钢铁未来基本面定性的最核心问题。对此,长城证券分析师乔培涛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理由有三:一是钢铁今年的需求增量远大于供给增量,相比去年供需矛盾大幅缓和,钢企利润空间有增厚基础。二是下游行业能够承受钢价传导幅度。对于大部分机械制造类下游行业而言,钢材成本占其总成本的30%以内,钢价上涨20%,则其成本上涨6%,完全可承受;而土建成本占地产成本的比例更小,基建项目属财政支付,对成本不敏感,长板材均无成本传导障碍。三是今年通胀预期明确,钢价亦会受通胀影响上涨。(记者 朱宇琛)
 

0
标签: 钢铁业 铁矿石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